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得帝女,天下平04 ...

  •   魏帝肆虐,魏朝腐化,朝官敛财无度,地方百姓苦不堪言,官官相护,申诉无门。而魏国取天下之大,却无黎明百姓安居之地。若想打破这个现状,只得让魏朝覆灭,重换天下之主。
      棋局已经备好,只等执棋之人下一步落子。
      晋三、晋六、晋七、晋九四人和齐伯安一众,隔日将辞别江沅,前往桦洲。
      江沅留给一套训军册,内包含枪支基础使用方法,和提升精准度的训练方法。
      若是日后兵器铸成,执手之人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岂不是让人白费功夫。防止此景发生,需提前训练一队人熟悉新武器。待第一批兵器铸好,这一队先锋者带其配枪,训练他人。逐步扩张。
      林洲和桦洲地势多险要,山峦层叠,藏匿其中,很是难以发觉。齐伯安自幼学习兵法,藏匿多年,侦查反侦察有一定见解,却不知如何用。江沅逐一点拨,听者醍醐灌顶。
      两洲之地,崇山峻岭,高低起伏的地势,最适合诱敌深入,布置陷阱,一网打尽。
      魏国势大无比,魏帝狂妄,何况晋国帝女临江沅已到魏国境内。如今魏帝已然视晋国为囊中之物,只等时机一到,魏军于晋国两侧左右同攻,一举拿下晋国。
      江沅让齐伯安他们在林桦两洲训练,此举很是冒险。所以才连夜指导齐伯安侦查与藏匿之术,一是让他们在实战中快速成长,二是提前适应环境。
      齐伯安出发,江沅站在荒洲城门口看着一行人缓缓远去。她也要即可离开了。现如今要牵制魏帝,防止此人提前动手。
      夫子对江沅要离去有疑问,“公主,我们不等海市蜃楼了吗?”
      “不了,荒漠艰苦,我大抵受不住了。”
      闻言夫子生怕江沅抱恙,也不曾有遗憾,打点行囊,准备出发。
      海市蜃楼不过是太阳光遇不同密度空气而出现的折射现象。
      白天沙石受太阳炙烤,沙层表面气温迅速升高,由于空气传热性能差,在无风时,沙漠上空垂直气温差异显著,下热上冷,上层空气密度高,下层空气密度低。当太阳光从密度高的空气层进入密度低的空气层时,光的速度发生改变,经过光的折射,将远处绿洲呈现在人们面前。
      深知其原理的江沅对海市蜃楼并不感兴趣,它确实是一处奇观,可人陷于其中,却不好受。无边无际的荒漠中忽而出现一片绿洲,饥渴难耐的行者以为看到了生还的希望,却不过是一场虚影。
      月余后,江沅已到杉洲。远看杉洲城墙,确是雨洲两字。江沅夜半三更走小道进城,一众人悄无声息安置好住所。隔日晋八出门打探消息。
      此地一年前更名为雨洲,雨洲唤雨不是因其雨丰富,而是全程百姓皆想求一场连绵大雨。这里已有三年滴水未下,大地干涸沟壑遍布,井深不见底,打出半碗沙半碗水。
      极度缺水的雨洲,百姓面色枯槁,骨瘦如柴。知府的仆从各个强壮如斯,力拔山河气盖世。想必一洲知府更甚滋润。
      江沅已有定夺。
      晋四、晋八潜入知府府邸,把打探好的消息一一禀报。
      知府是魏朝将军宠妾的胞弟,宠妾其父如今解甲归田。三年前胞弟在魏都得罪丞相幺女。宠妾为了平息事端,很是出力。府里不愿让他继续打着将军名号惹是生非,将军使计给他寻了一洲知府的官衔。杉洲紧挨荒洲,并不富裕,距魏都又是最远,在朝一直不是好差事。将军要的便是杉洲知府,并无太过越矩。
      与宠妾一家而言,一方洲府,官职并不算低,自然十分满意,还思量着只是小惩一番,不日便可再回帝都。此事一出,宠妾在将军府地位直转而下。一国之将领,想要什么美人不可,如此生祸,一次恩宠足够了。这也是他迟迟不能再回魏都的原因。
      朝堂前人算计来去,苦的却是杉洲的平民百姓。
      胞弟上任,自后杉洲滴雨未下,旱灾持续至今。胞弟只顾享乐,不曾找寻解法。朝廷不作为,任由其发展。整三年,杉洲逃亡数千人,现今留下的,皆是无望濒死之人。
      打探好情况,江沅安排人手,入夜血洗知府,该杀之人一个不留,杜绝后患。
      家仆护卫都无功底,只不过吃穿不缺,养的膘肥体壮,人高马大。这群人最善仗势欺人,强抢良家妇,欺霸城中商户,在城中无法无天。死不足惜。
      半个时辰,知府处理完毕。去往衙门的一行人没有这边行事顺利。晚了一炷香时间。被抢来的善男善女一直不肯归顺,生活并不如意,很好区分。且江沅提前打探好,更不会混淆。这群人并未杀害他们,困于知府内,以防放任外出时出现纰漏。
      清点知府,发现小小知府便挖了十多口井,其中六处已打不上来水,还有七处可用。这七处中,两处需下沉至底才能见水。
      阵风吹散血腥,天亮了。
      江沅派人去城中张贴告示,午刻在知府施粥放粮,雨洲百姓人人有份。放粮日本应在三月后,施粥倒从未听过。这时日能有口粮已经来之不易,百姓不疑有他。未到午时知府门口便聚集百人。
      直至午刻,人已经全部来齐,偌大一个洲,不足三百人。
      以知府的存粮,完全有能力接济城中百姓,大家一起渡过难关。这群贼寇,粮食如此之多,肯定不止未曾接济,反而还克扣百姓伙食。
      城中百姓共二百八十三人,孩童有一百零九,各个骨瘦如柴。还有强撑着一口气走到知府便晕下不省人事。
      晋八把晕倒之人搀扶到一旁,让大夫诊治。江沅带人施粥,让百姓喝完热粥后去帐篷下让郎中诊脉,看是否有恶疾。有病人治病,无病人心安。
      城中百姓全部喝到热粥后,晋四在知府门前大喊道,
      “乡亲们,粮草还未运到城中。大家不必惊慌,粮草到前,知府每日施粥,一日两次,人人有份,不必争抢。”
      这时候分粮,没有水,大家生活依然不好过。
      三日后,一切步入正轨,江沅在雨洲观测,准备再打几处深井。彼时江沅正看沟壑丛生的庄稼,对比各部分土质,做好第一处标记。
      不少井口能看出来,百姓们自己也打过深井。他们没有经验,找的位置不对,挖的再深都没有见水,次数多了,便放弃了。
      第一口井,江沅不执意劝他们帮忙,一来大家长年吃不饱没有精力,二来大家对打井不报希望。江沅把井挖出来,打到水后,百姓心中有了希望,接下来问题迎刃而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