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生命的开始 ...

  •   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毕业是崭新生活与生命的开始,从这时起他们要靠父母的或者亲朋好友的又或者狐朋狗友的力量当然也有很没家底儿的谁的力量也靠不上只能凭自己的力量而走进一个全新的生活,面对完完整整的世界。
      如果用这一标准来定义新生命的话,那我们的刘亮亮同志应该说比很多人都早活多活了好几年。因为我们刘亮亮同志是从他的高中毕业来开始他的新人生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刘亮亮同志高中毕业没有上大专当然也没有上大本、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等等就更没有上了!对!我们的刘亮亮同志高中毕业就步入了社会成为了一名社会青年。注:是社会青年而不是社会有为青年。
      刘亮亮的父母都是纯纯扑扑普普通通的农垦职工,每月挣几百块钱的死工资,没有太多的文化也没有太多的钱,好在农垦是国家的正式企业各种福利待遇都还过得去:房子单位给分;生病有医疗保险;孩子上学有义务教育就交点儿学杂费没几块钱儿,人呐又都是正经本分人,吃喝嫖赌样样不沾,所以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的也是温温暖暖其乐融融。
      刘亮亮虽然是他们的独子但对于这个唯一的儿子他们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高标准严要求,自己都是普通人学没上过几天大字就认识几个动脑筋的活从来不在行,还能指望自己的孩子多聪明成为什么人中龙凤?不,他们从来没有这么痴心妄想过,就是希望亮亮起码能拿个高中文凭,当然能上大学更好,上不了也不强求,然后像所有人一样在农场里当个职工,干他几年然后找个心眼好会过日子的老婆将来生个孩子也甭管是男孩儿女孩儿只要健康就行,俩人一起好好过日子,他们做父母的也不老,带孩子什么的都能帮上忙,俩孩子就好好工作,认认真真干个几十年,退休也有退休金,这一辈子安安稳稳的不愁吃不愁穿的就算过去了,挺好!他们的小算盘打的也挺好,没事儿就在心里合计着这孩子还有多久毕业,到时候得给王队送几瓶好酒好烟去让他给帮帮忙给自个孩子安排个轻快儿点儿的活。
      话说今年七月亮亮就光荣毕业了
      艳阳高照的七月盛夏亮亮同学怀揣着一颗凑热闹滥竽充的心和大脑里储备不多的英文单词、数学公式、化学分子式……..兴高采烈的和同届几百个胸怀远大的有志青年一同踏入了神圣的高考考场,亮亮同学及其家长还有更大范围内认识的身边的人对于这场决定许许多多人命运的中华第一考所能给他带来的改变都没有什么期待,所以我们的亮亮同学很轻松的上了战场。从从容容的填写试卷,会的就认真写,不会的就靠点儿谱或者根本不靠谱的瞎答一气,别说所有试题都填满了一个没啦,甭管它对不对吧反正他是都答了,出考场后看着周围有因为没做完题而懊恼悔恨甚至痛哭流涕的同龄人们咱们亮亮小胸脯一挺小嘴儿一咧小白牙一呲,呵!,心里那叫个美,甭提多骄傲多自豪了“老子都答了,比你们强!”
      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底子在那里摆着,实力这种东西是最不能自欺欺人的,在无忧无虑撒了欢儿似的疯玩儿了一阵子后高考成绩出来了,刘亮亮同学理所当然的名落孙山。这是谁都能预料到的结果,所以到这个结果真实的呈现时所有人都能很淡定的像把它当作既定目标一样很平静的接受这个现实的到来。
      未来永远是个懵懂的样子,谁也看不清她无比撩又虚无飘渺的身姿。对于未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这么深奥的问题刘亮亮在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从没有浪费过自己的有限的脑细胞去思考过。这是朴实无华、勤劳又生活平实的乡下人与焦躁的城里人明显的区别,起码是绝大多数城里和乡下人的区别。乡下人知道知识改变命运也听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但在现实面前不会太过于的强求。聪明上进的孩子自然好好的学习,资质平平的孩子自然也没有人对他们过于的强求,毕竟在那辽阔伟大祖国的接近边疆的一个小小农场的唯一一座普通高中的历史里大学生的出产率实在是太低了: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啊。既然别的孩子考不是为什么偏偏就去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出类拔萃那,不切实际的要求还是省省吧。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每个孩子都是聪明可爱的孩子,只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母亲的教育资源分配实在是严重不均和不平等,这里没有优秀的知识渊博的老师教给他们足够的能够步入大学的知识,也没有舒适漂亮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课堂和校园。这不能怪他们,他们其实都是是努力的上进的,他们是我见过的最最可爱的真实的更完美的演绎着纯真青春的孩子们!他们的思想是那么的纯净透明,他们没有杂念,也没有怨念,他们正淋漓紧致的的享受青春的欢乐与天真!刘亮亮同学更是他们当中纯洁头脑的突出代表。
      在父母忙捯着给队领导进进贡套套近乎能给他安排个轻巧活儿的时候,刘亮亮的心早就飘向了远方,飘到了祖国的心脏祖国的首都:北京。你要问这是为什么哈哈,我不告诉你,
      哈哈逗你玩儿那。你一定很疑惑,这从没见过大世面的天真小孩儿怎么突然间向往大城市的花花世界了那?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在刘亮亮毕业的年代国家的高等学历教育还没有开放更没有扩招,进大学对乡下的学生尤其的难上加难,用当时的话“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一点都不为过的。惨烈的程度现在的孩子们是无法想象的,那时的大学生可真的能称之为天之骄子,绝对都都是学生中的精英分子。不过那时候已经有了民办教育,这对边境上的这座小小农场里的人们来说还是相当新鲜的事物。
      高他一届的一个朋友王强上的就是北京的一个民办大学,叫得名字挺响亮“广聚汇才民办高等教育学院”。这个暑假回家他带回来许多该学校的招生简章见着熟人就发两张,今年毕业的学弟学妹家都已经被他发个遍了,有的还发的不只一遍,对于他积极为还想要继续深造又苦于投学无门的莘莘学子们解决实际难题的积极劲儿左邻右舍的都很是赞许,至于为学校招到一个学生能得到400元好处费的事大家不知道,知道了那也是后话了。
      刘亮亮也有幸得到了一份“ 广聚汇才”的招生简章,招生简章做的还挺虎人的,厚厚的一大打子,又是彩页又是各种课程的设置表格,还有关于学校的云山雾罩胡吹呼海虚呼的长篇累牍的介绍,刘亮亮被忽悠晕了,真是从未想过自己能上大学的小脑袋瓜里也开始幻想着自己坐在明亮宽大的阶梯教室里(虽然那时他还不明白阶梯教室到底是一种什么教室)认真的听着老师尊尊授业的场景里。不过实在是无法想象出来自己当个天之骄子是个什么鬼样子。
      北京真实个遥远的地方啊,她从很严很远的从前开始就只是存在于脑海中的虚无的幻象,不过现在这个幻象对我们的亮亮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是的,非常非常!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生命的开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