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锦衣不必夜行 ...

  •   直到走出县衙,林兴贤仍是神思恍惚。他走了,将两个战战兢兢的同僚留给那个可怕的锦衣卫。

      正午的日光轻飘飘地落在他身上,街上的血腥味依旧厚重,哀嚎之声不绝,这样严重的钝器之伤得不到救治,人就会在日夜不休的剧痛中煎熬至死,倒也不知道比起比当场乱棍打死更仁慈了,不过昌江城百姓听在耳中只有解恨。

      林兴贤等人据城守坚之时,这些倭寇用汉话在城下叫嚣,威吓众人他们已经屠了多少村庄,现在就敞开城门或许还能留下一条性命,也有几人因此心生动摇,是林兴贤将其中一人硬推到女墙前,作势要将其推下去才算守住了士气。

      作为一个孤儿出身的武夫,林兴贤能成为成为昌江城的大捕头,历经三任知县而地位稳固,自然有些出众于常人的胆色与才干,但即便是这位敢徒手搏狼的林捕头,面对的是锦衣卫这样的天人之才也不敢大声喘气,而公堂那一番对答,更是把大捕头的脑袋搅成了一团浆糊。他也不知自己是如何用一套官话安抚了剩下那些衙役,让他们去指引百姓各回各家,与家人团聚,安抚惊魂,这些也曾无赖惫懒,如今却承担起昌江城守防之任的差人才放下职责,大多回了巡捕房休息。林兴贤看这些过命兄弟回房前还行动自如,言谈清楚,待到一挨床铺,人便头一歪,眼一闭,人事不省,睡得简直像死了过去。

      林兴贤却还不能睡,那位名叫封深的少年锦衣卫一直与他同行,将这昌江城从城头至城尾走了一遍,然后少年将他留下,独自一人出了城,他不必林兴贤相陪,林兴贤也想不出有什么豺狼虎豹能伤到这位天生神力的少年,便回到只有一名老嫂等候的家中,同样睡死了过去。

      一场大梦光怪陆离,做得人焦虑不堪,他从梦中挣出,猛然睁眼,爬起来看向窗外,发现自己竟一觉睡到了次日,他惊恐万分,顾不上腹中饿到打鼓,急急赶往衙门,公堂无人,他转入二堂三堂,不仅众兄弟俱在,师爷和文书看起来也安然无恙,还能将他招呼过去同用早饭。

      林兴贤遮遮掩掩地问众人那两位锦衣卫如今所在,他们却告诉他两位大人命他们在衙门等候,待他们回来再行安排。

      林兴贤也只能坐下,虽然有些心不在焉,仍是狼吞虎咽过了这一道饿关。就像算好了时刻,厨娘才来收走朝食的家伙什,对常人来说是惊才绝艳,对林兴贤等三人来说却是惊心动魄的两道身影便从外走了进来。

      “免礼。”明明那名青年的容貌最是容易被自诩阳刚的粗实汉子鄙薄,但他淡淡开口时,这一院子的差役竟无一人敢斜视妄动,他让他们不必行礼,众人僵硬片刻,慢慢直起腰来,只是仍低着头。

      “昨日俘虏的‘倭寇’已经死了三个,”他说,“不用再等了,今天就行刑吧。”

      提心吊胆的众人却松下来一口气。

      常理来说,斩立决应上呈到刑部审批,未竟法审即杀人自然是一点都不合规矩,哪怕他们是一群满手血腥的倭寇。可是昌江城的知县已经跑了,来了两个锦衣卫——锦衣卫面前,只有皇帝才是规矩。他们要杀,还有谁会拦着?

      至少对如今的昌江城而言,将这些罪大恶极的倭寇就地正法才是应有之义。

      虽然昨日已粗略安抚过了城中人心,但知县老爷在最危难时弃城而逃的消息也随着众人归家,一夜之间人尽皆知。即便知县任上三年,似乎不曾做过一件能令昌江百姓感念恩情的好事,可要说他如何不称职,昌江城似乎也同他到任之前并无太大不同。百姓还不知已经有了两位分量更重的大神坐镇山城,对此就好似那位知县的妾夫人一般万分震惊,惊慌失措,昌江城遭此大难,竟连个官都没有在这里……那该如何是好!

      再不愿相信也是人去房空,只余秋风。

      一想到昨日被那位妾夫人死死抱住,险些赶不回城门,林兴贤心中就一阵后怕气恼,如今要说这位昌江城的三朝元老对那位眼高于顶又屁事不顶的文大人的情分,纵有十分也已变成了一分,但哪怕半分情分也不剩,一想起锦衣卫大人的话语,他仍是寒毛直竖。

      竟要他一个贱籍的捕快去追杀一个堂堂二甲出身的知县!

      还必须要昌江城出身的人亲手捅进致命一刀!

      这是什么样的以下犯上,大逆不道!

      林兴贤活到这把年纪,只有一些同三教九流混迹的微末见识,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无法无天,锦衣卫确实如传言所说横行无忌,除了天老大便是他们老二,恐怕连真正的皇亲国戚也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说出这样悖逆之言。

      林兴贤知道如果他真的做了,那他日后恐怕会不得好死。他想起那双多美丽就有多可怕的眼睛,可是倘若他不做,怕是活不到日后。

      即使身上冒出了层层的寒栗,林兴贤却奇异地没有多少愤怒。想到这一点,他又从心底发出一个寒战。

      这寒战有多少是因为被驱使去坐大逆不道之事的恐惧,还是因为心中从未敢对任何人言的隐秘愿望即将得到实现的欢喜?

      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林兴贤缓缓呼出一口气,抬起头,看向前方。

      他正站在昌江城唯一一条南北达大道的街心,各家店铺大门紧闭,人群围拢成一圈城墙,只在两边让出两个入口,差役半拖半拉,将那些被放置了一夜的倭寇从人墙之外带入场中。

      他们恶狠狠地将这些恶贯满盈之徒搡倒在地,激起一阵痛嚎哀告,接着又将他们个个分开,看得出他们是想将这些罪人摆出面向百姓低头认罪的模样,但这十几人的骨头已经断得彻底,人似烂泥,摆弄一阵无果后他们放弃了,只将他们的脑袋抬高,垫上枕木,露出脖颈。

      围观百姓一阵骚动,却不是因为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肆虐沿海的倭寇要在他们面前伏诛,而是因为刑场另一侧的土台,那放着一张太师椅,应是知县所专的位置上,有一人在簇拥之中抬步登上,一拂衣摆,施施然坐下。

      他甫才出现,那一身华服及比华服更盛的气度便极为引人注目,在意识到他的举动意味着什么之前,台下众人第一眼见到的便是当那人在日光下坦荡显露的面孔,便是昨日对陆定渊有过惊鸿一瞥的昌江城人,此时也感到一阵猛烈的目眩。

      陆定渊坐下之后,林兴贤便后退两步,带领昌江城县衙诸人一起曲身半跪在地,“下差(草民)见过大人!”

      人群发出一阵参差不齐的惊呼,虽然这些见识短浅的黎民百姓所能接触和想象到的上官,几乎都是年长威严稳重如山的形象,从未见过这般仙人般的模样,可是以林捕头为首的官府中人对其的恭顺绝不作假,再定睛一看,昨日那位神仙少年已换了一身劲装矗立在那位美貌得简直非人的大人身边,敬畏便从人们心中油然而生,纷纷随之拜倒:“见过大人!”

      “起来。”陆定渊的声音不大,却全场可闻,“昌江城令文智渊渎职弃城,其罪当诛。新官到任之前,昌江城事务暂由本官接手,唯以本官之命是从,人人遵纪守法,令行禁止。”

      “有违者,可斩。”他漠然道。

      他环视一周,无人敢与他目光相接。

      此时身处这座闭塞小城的数千人,完全想象不到在距离他们并不是很远的地方,因为能令朝野震动的某人的“死”,这个当世最强大的帝国内部即将掀起一场更改天下之势的猛烈风暴。此时此刻的他们对那位美丽的青年没有丝毫质疑,场上场下无人质疑,在林捕头的带领下,他们有点不安地,却又极为忠诚地应道:“遵大人号令。”

      几乎是毫不费力地获得了一座城池的权力,陆定渊也神情冷淡,他从封深手中的托盘拿起木签,随意往场中一丢。

      “行刑。”他说。

      “行刑——”

      正午的烈阳下,刽子手高高举起鬼头大刀,颈侧青筋暴起,用力向下一斩。

      不过一刻钟,场中便依次滚落了十七颗头颅,鲜血在地上汩汩流淌成小溪,四向攀延,周边的百姓忙不迭小跳着让开。虽然行刑已毕,罪人皆诛,并有专人将尸骨收敛,送往城外焚烧之后掩埋,除了半途就看得吐出来和晕倒过去的少数人,剩下的大多数一时半刻还不肯离去,仍在原地围观议论。

      他们议论这些悍匪的死不足惜,又害怕招来其同伙的凶残报复,纵然林捕头等人英勇顽强,昌江城恐怕也难以仅仅靠这些人来自保,不过既然来了一位不知姓名,也不知其来头,却必定高贵非常的大人,想必援军也不会远,便是援军路上耽搁,那位大人身边的少年简直是神人降世,足可以一当千,只要他在,也可令人心安云云。

      已经没有什么人去关心那位知县大人了。

      人群之中,卢苗小声问母亲:“那这两位大人会一直在这里吗?”

      她的母亲面上露出惊色,左右看了看,同样小声对她说:“不知道。你一个小女娃自己想想就好,可不要乱说。”

      人们的议论随风而散,陆定渊却已起身离去。

      经过封深时,他说:“跟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锦衣不必夜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