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章 ...

  •   苏屏早上是被齐年的一阵敲门声吵醒的。
      “小苏姑娘,以后要喝酒提前告诉我好吗?”齐年打趣苏屏。
      “为啥?”苏屏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没反应过来。
      “因为我要提前准备一台相机,把你耍酒疯的样子给录下来。”齐年揉了揉她的脸回答,又叮嘱道,“快换一身衣服出门,我们一起去买菜。”
      “好早啊,我还很困。”苏屏扯扯齐年的衣角在和齐年撒娇。
      “是谁昨晚心心念念说想吃小馄饨的?”齐年把苏屏从床上拉起来,给她递了打湿的毛巾擦脸。
      试问有谁会在醉酒之后,对着自己的男朋友叫爸的?
      苏屏一下子就清醒了,赶紧洗漱去。

      苏屏最爱逛菜市场啦。
      虽然现在各类买菜软件非常便捷,但她还是喜欢传统的买菜方式,逛一逛、挑一挑,把看中的蔬果放在手里掂掂重量,学着爸妈的样子和摊主讨价还价,有时候也会突发奇想,搭配这才是买菜的乐趣。
      菜市场永远冒着生活的热气,新鲜可爱,活泼温暖,富有人情味儿。
      翠莹莹的一捆捆芹菜豆苗韭菜花呀,在档位上码得整整齐齐,叶尖尖上还挂着清晨的露珠,水灵灵的怪惹人喜爱,仿佛清炒和凉拌都鲜嫩。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土豆和芋头还带着泥,圆滚滚的红色番茄,要和辣椒比一比看谁更艳丽。一段段粉白的藕掰断后发出脆响,藕丝仍相连、孔洞分明,有小孩拿起来玩,数数是五孔七孔还是九孔,还把手指头戳进孔里。
      早点摊各色炸物小吃散发着油润的香气,暄乎绵软的发糕捏一下还会回弹,回味尽是米香。肉店老板大刀阔斧地剁排骨,豪放又娴熟地从吊钩上拎起一块梅花肉,三下五除二就挥刀切片装袋,瞄一眼称:“一斤八两,我再给您添点凑到两斤”,而卤味店的不同在于,买卤鸭会送两块鸭血。
      苏屏补充说:仙城的卤鹅肉质肥美,不浇卤水,蘸蒜泥醋吃;盐焗鸡的鸡皮好吃,蘸加了鸡汁鸡油的豆酱,乃是一绝;烧鸭皮是脆脆的,适合蘸梅子酱,酸甜解腻。

      一路就逛到水产区了。有通体呈现出半透明的皮皮虾,有外皮红紫、内里柔白的乌贼,有银白色的鲳鱼,又扁又长的带鱼,又滑又软的豆腐鱼。鱼鳍朝上眼睛亮就新鲜,这是阿嫲教给苏爸爸挑鱼的技巧。蛏子、蛤蜊养在塑料水盆里吐沙,时不时探出它们柔软的斧足。海蟹在水里张牙舞爪、横行霸道,河蟹被五花大绑,一个接一个押解在档口上。
      看到螃蟹时,齐年下意识地就往后仰。
      “怎么,我们齐老师害怕螃蟹吗?”苏屏很是生猛地抓起一只螃蟹来,反正有草绳绑着,她不怕这个,拿起来要去逗齐年。
      “屏屏,别再让它过来了,”齐年倒是大大方方地承认,“我是真的怕。”
      “小时候我爸曾钓过一只小螃蟹送给我,”齐年拍拍苏屏的手背示意她赶快放下,“我那时候不知道螃蟹的厉害,居然还敢把螃蟹放在浴盆里,结果右脚的大拇指头被夹了,肿了好几天。”
      眼前的齐年,愿意和苏屏分享自己的恐惧和脆弱:他不是一向高大与英勇的,他有弱点,会害怕,也懦弱、焦灼和无助过,这才是她真实可感的爱人。这种被爱人信任和依赖的感觉,真好啊。
      苏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谁小时候没做过点蠢事啊。”
      “拿着小剪子自己祸祸出了一顶狗啃刘海;因为吃得太急,把舌头粘在绿豆冰棒上;把手插进米桶里练铁砂掌,还把床单披在身上当斗篷;吞了西瓜籽,害怕肚子里长出西瓜而不敢晒太阳;老师要求种豆芽写观察日记,结果把豆芽种死了,羡慕隔壁阿婆家阳台依旧开着红艳艳的花,想摘下来看看,结果发现那居然是盆塑料花!”
      “你猜猜哪一个才是我的糗事?”苏屏抛出了若干个选项。
      “剪头发那个?”
      “不对,我小时候总是露额头的,没有刘海。”
      “练铁砂掌披床单的?”
      “不对,你没听说米缸聚财吗?我小时候是很爱惜大米的。告诉你吧,是害怕肚子里长西瓜的。”苏屏揭晓了答案。
      “这样听来,你小时候也是不太聪明的样子。”齐年一本正经地说,说完笑得眼睛都弯了。
      笑太大声太引人注目,路人纷纷盯着他们看,苏屏和齐年买完了菜,在人群中快步穿梭。
      害怕有路人认出来,苏屏还给齐年戴上了口罩,紧紧握住他的手。
      齐年猛地一下扯下口罩来,凑在苏屏耳边说:“今天我们是偷偷出来历险的。”
      “那我陪你冒险。”苏屏也摘下口罩,踮起脚尖啄了一下齐年的脸颊。
      齐年和苏屏就挤在来来往往的大爷大妈中间,他突然觉得好幸福,从未有过如此真切而平淡的幸福。
      足够相爱的人,才会在此刻还一起没心没肺地逛菜市场吧。抛开纷扰烦恼,不怕岁月蹉跎,接纳你的幸运和困境,慢慢地相携着往前走,不离不弃。

      回到家一起包小馄饨啦。
      苏爸爸告诉齐年:金鱼小馄饨好吃的秘诀,在于每颗馄饨都包着一颗新鲜虾仁。肉馅儿要加点姜末和蛋清,再加一大勺沙茶酱增香。买一沓薄薄的方形馄饨皮,先包入馅料对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拿筷子把三个尖角往中间一夹,一条圆鼓鼓的小金鱼就成了!
      苏屏帮着齐年烧水煮馄饨,两人看着馄饨逐渐熟透漂浮起来的样子笑开了花。
      门铃这时候响了,快递小哥送来了好吃的,午餐又多了齐妈妈寄来的杨梅和枇杷,又大又圆,每一颗果子都饱满。

      晏怀词在医院也听到同事之间的讨论。
      从门诊回来,同事们都去食堂吃饭了,他没什么胃口,于是打开网站浏览了一下,看完便隐忍地握紧了拳头,他很想辩解:不是这样的!他所敬重的先生,光风霁月,豪爽风趣。而齐年也不是这样的。和齐年打架闹别扭,甚至想搞死他,那已经是上辈子的事儿了。这辈子他有爸爸妈妈和俞心,他不想变得阴暗与狭隘,不想再做些糊涂事了。
      温跃来敲他的门,给晏怀词打包了电视台的饭菜。
      “小晏,我来给你送点谢礼。”温跃把一个木匣递给晏怀词,“我代表我们家,谢谢你帮了姨婆。”
      “举手之劳,不必谢我。”晏怀词没有收下木匣,站起身去接了杯水给温跃,“你知道的,医院不得行贿,明令禁止医生收取贿赂。”
      “不是贿赂。”温跃看他一本正经地拒绝自己,连木匣都懒得打开的样子哭笑不得。
      “你是自由的。”晏怀词把眼镜摘下来,认真地看着她说道,“神让你来到我的身边帮助我解开心结。是我该谢谢你,在我懦弱的时候推了我一把。我知道你为什么会去到我的梦里,谁不想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呢?我愿意解掉你我的牵绊,希望你是自由的,不为谁而来,只是为你自己而来,好好观察和体验人间。”
      “你知道……”温跃忽然觉得眼前的晏怀词变得不一样了。
      身为晏怀词的专属点灯人,终于点亮了他的这一盏心灯。
      “好,我知道了。”温跃记得去年盛夏的那场暴雨,是晏怀词在心里嚎啕大哭。
      他寻遍人间,止不住的思念,却至今等不到爱的人出现。
      因为这一句“你是自由的”,所以温跃决定要把选择的权利交到晏怀词手中去:“要不要打开,你自己决定。”
      “砰砰砰”一阵儿敲门,唐福禄和秦小茶来了。
      “哟,你今天这客人有点多啊。”温跃收起感动,起身去开门。
      “对不起,打扰了。”唐福禄见来开门的是温跃,有些尴尬转身想走,被秦小茶一把拉住了。
      “跃跃,实在等不及了。”秦小茶往里面喊,“晏医生,江湖救命,事关屏屏和齐老师。先来后到,跃跃先来的你先说,我们在你后面排队。”
      真是一对活宝!无论多煽情危急的气氛,他们一来一下子就变得搞笑。
      “去年盛夏你的泪水决堤,给笙城引来了连日的暴雨,一道天雷劈开我家园子的一棵古树,树下埋着的这个东西,或许你需要它。”温跃扒了扒晏怀词的眼皮,“多笑笑,笑一笑十年少。”
      唐福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突然举手。
      晏怀词示意:“墩子,请讲。”
      “小晏,这道天雷应该是我引来的。上一次我乱用惊雷咒,我爸爸骂完我,我爷爷却夸了我,我还纳闷儿呢。话剧风波就是因为小齐哥想为昀观先生正名引起的,但还是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
      “重点是,”秦小茶接着往下补充,“糖葫芦他占的字是‘温’,所以跃跃,你就是温溪云先生的后代?”
      “是的。《诗经·大雅·抑》有言:温温恭人,惟德之基。”温跃流露出一副“终于被发现”的神情来。
      “帮,或是不帮,都取决于你。”温跃不由得感叹,“先祖隐姓埋名,一开始当然是为了躲避追捕。但是后来,渐渐没有机会做回自己了,世人只知道‘温溪云’,儿孙皆冠上温姓,谁还记得方昀观呢?再后来,姓甚名谁真的重要吗?或许在先祖心中,更重要的是他能做些什么,他能给世人留下什么。一座书院,百亩良田,道义岁岁相传,英才代代辈出,已经足够。”

      晏怀词最后还是打开了这个木匣:他不愿意让先生蒙冤;他可以堂堂正正和齐年比试,要打便打、不会手软,但绝不是利用阴损的手段折辱他,他也不愿让苏屏难过。
      他终于算是完全放下了,所以把木匣里的东西交出去。
      木匣里是一件圆领袍,基本能断代到晚唐五代时期,和芸笙书院的建立时间相符。
      还有一封亲笔信如下:“因直言触怒权臣获罪,流放遇刺,幸得将军公子搭救,老友葫芦生相助,遂苟活于生城,易吾容貌、改吾名姓为温溪云。愿辟良田、开书院,名谓芸笙,岁月犹摧磨,情志岂堪移?此心不足道,当浮三大白!昀观于乾宁二年五月七日。”
      笙城现存史书载:唐昭宗乾宁三年,方昀观谋逆伏诛。
      而这份史料向世人证实了:方昀观先生于乾宁二年便来到笙城,从此在笙城建立书院,与乾宁三年都城行谋逆之事相悖。
      笙大考古系季教授表示:经过勘测鉴定,证据成立,可推测温溪云即是方昀观,这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陈教授率先转发了这则声明:我相信我的学生。为溪云先生昭雪,是正义之举!
      还有人说:你只能证明方昀观躲进笙城当了温溪云,却不能证明他不是畏罪潜逃、也不能证明他没有谋逆过,只能说明他可能是改过自新。
      “我有证据证明昀观先生是温溪云先生,他修建书院、开垦良田,造福百姓,功在千秋。诸位若有新的证据,请补充便是——”齐年不卑不亢、条理清晰地回复。
      某些人瞬间哑口无言。
      而这则声明,是以“六人小分队”的名义,为齐年、也是为先生发出来的!
      晏怀词和温跃提供一手史料;齐年和苏屏参与断代,负责跟进考古系和研究所的讨论进度;秦小茶和唐福禄编辑长图文。
      按照昀观先生的亲笔信,不难推想出前因后果:镇远将军将先生救出都城,公子卿建了一处桃源名曰生城,由葫芦生先生护送入了生城。
      齐年划到声明的最后一部分,看见了苏屏引用的一段歌词,眼眶湿润了:
      “如果我在角落里遇见他
      碰巧有乌云遮住天空啊”
      我会伸出还温热的手掌
      告诉他明天会有多晴朗”
      苏屏捧着齐年的脸道:“你从来不是孤立无援,我们一起并肩作战。”
      这一仗,打得漂亮!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