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凤屏香暖(三) ...
-
原书中,太后在寿宴后不久郁郁而终。
阮棠之所以记得这个情节,是因为这一章下,引得很多人讨论“太后之死”。为何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描写一个原书中的龙套之死?原因只有一个,太后和原书中的阮棠一样,虽是炮灰,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钥匙。
原书里赵倦没有出场,阮棠细想了想,忽然发现一个疑点,他是真的不存在,还是,只是“暂未出场”而已?
太后是因为寿宴后,与人密谈被偷听,引起宫廷动荡,郁郁而终的。至于密谈了什么,作者留了个悬念,并未当时就写出来。
那么,密探的对象是谁?会不会是赵倦?
阮棠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边的赵倦,他穿宽大礼服,戴重冠。盛夏之中,马车里很闷热,他却周身似散发着寒气,脸上一滴汗也没有。
眉头微微蹙着,半闭着眼,显然在想事。
因为想起这些事,阮棠便格外留意赵倦的举动。
寿宴摆在御花园,除了宫中人,还有宗亲与近臣,因此仍旧分男宾区与女宾区。阮棠看不到赵倦,一双眼便不离太后。
女宾区设在荷花池边,饭食由宫女们摇橹划船送来。田田荷叶间,不时钻出一条小船,宗亲们都捧场称赞,说还是官家有雅趣,想出这样的点子。
宫宴过半,太后离座。
阮棠见四周无人注意她,便带着豆蔻也离开。
“大娘娘是回慈明殿了吗?”
“是,念夏说,大娘娘坐久了累,要回去歇一歇。”
虽然四下无人,阮棠还是压低了声音:“王爷呢?”
“方才我远远瞧见,于庭推着王爷去偏殿了。”
“那我们去偏殿。”
赵倦果然在偏殿小憩,于庭替他除了冠,在给他揉太阳穴。看到阮棠进殿来,赵倦掀了掀眉,显然很讶异。
阮棠摘下头上的珠冠,吩咐豆蔻:“也帮我按按,这冠子死沉,压得我头疼。”
豆蔻抿嘴笑着答应了。
偏殿就他们一对夫妻,带着一对心腹。
两人都不说话,一片静默。几子上的香炉静静燃烧,散发出香气浓郁的宣和香。
阮棠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又嫌这香味儿太浓郁,又觉得自己和赵倦像被这香腌制着,腌好就可以下烤炉了,拿到烤箱里,叮上半个时辰出炉,外焦里脆,可当两只脆皮烤鸭。
把自己想馋了,改日同于小乔说一说这脆皮烤鸭,也许她当真能做出来。
赵倦看了她一眼,阮棠从中品出一丝疑惑:你怎么还不走。目光一瞥间,看到桌上的茶具。前段时间于小乔教她做茶百戏,过程很好玩,结局很悲伤。她一对树杈子手,点什么都是四不像。
也亏得赵倦当初能看懂她的装修设计图……
想到这里,阮棠灵光一现。
“王爷,我做一盏茶给你尝尝?我前儿才学会了茶百戏。”阮棠兴致勃勃地看向赵倦。
赵倦狐疑地看她,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半晌后,施恩似的点点头。
豆蔻则在一旁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心道:你那丢人的工夫,也好意思拿出来显摆。颅内吐槽完,她还是尽心尽力地给阮棠打下手,协助阮棠的兴之所至。
半炷香工夫后,茶做好了。
赵倦接过,于庭忍不住好奇,也偷偷瞧了一眼。
结果,四目愕然。
阮棠用的是现代的表情包画法,两个火柴人在左,隔着一道竖线,右边还有一个火柴人。
话不能明说,只能靠茶画意会。至于赵倦能否领悟,能领悟多少,只看天意了。
赵倦很给她面子,看了片刻,含蓄道:“王妃的点茶技艺,还需多加练习。”
这时,殿外有脚步声传来,一个小宫女进殿,向他们二人行礼道:“大娘娘让奴婢来看看,王爷若没事的话,大娘娘叫王爷去慈明殿,陪她说说话。”
赵倦看了阮棠一眼。
阮棠忙道:“王爷去罢,我再略歇歇,便回席了。听说今晚还有一道稀奇点心,我今晚就等着吃这道点心的。”
正合赵倦的意思,赵倦便示意于庭,推着自己去慈明殿了。
—
宫宴结束后,阮棠随赵倦又特意去慈明殿向太后告别。
太后让念夏递给她一个食盒,笑道:“听倦儿说,你喜欢这道‘千朵雪’,虽是御膳房的不传之密,但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我给你多装了些,你带回去慢慢吃。”
阮棠大喜,还有些不好意思,原是于小乔好奇,托她好好尝一尝。现在倒弄得像自己格外的嘴馋,红着脸道谢:“多谢大娘娘。”
“和我还这么客气?倦儿同我说了,那些画儿的事,你的主意很好,”太后略有些羞涩地笑道,“我那些画儿也没什么稀奇,只怕没人买。”
“大娘娘太谦虚了,我瞧着你那些画儿比好些当世名家还好呢!”
这个马屁拍得太后通体舒畅。
赵倦也道:“大娘娘不必妄自菲薄。”
说罢,二人便告辞,出了内廷,上了回府的马车。
阮棠揭开食盒,数了数,一共十二枚,够澄碧堂的女使们分了,多的全送给于小乔研究。还是古人有文化,“千朵雪”,这名儿多雅,听着就齿颊生香。
她这边正美着呢,冷不丁听到赵倦问。
“王妃做的那盏茶,可有名儿?”
“嗯?”阮棠看过去。
只见赵倦微微蹙眉,眼中隐含深意:“若是没名字,我倒是可以帮忙起一个,不如叫‘偷听’,如何?”
阮棠:“……”
不愧是赵卷卷,火柴人都看得懂。阮棠心中长出一口气,赵倦既已看懂茶意,原本的危机,自然也就化解了。那么太后,也就没有危险了罢。
两人没有再说话。
马车出了内城,渐渐灯火没了,人声没了,他们驶入一片黑漆漆的夜里。
阮棠在粼粼车声之中,打起瞌睡。
在这一片寂静中,异变陡生。
马车天旋地转,车外马儿长嘶,马车整个儿往一边倾去。阮棠随着这一倾之力,整个人往外摔去。紧急关头,一只劲瘦有力的手,掐住她胳膊,帮她稳住身体。
豆蔻却没这个好运了,她飞出去,脸朝下砸在马车里。
阮棠连忙扶她起来。
于庭的声音在马车外响起:“王爷,我们遇袭了。”
“几个人?”赵倦沉声问。
“黑漆漆的看不清,目前能看到的有四五个。”
阮棠心中一凉,赵倦出行一向不多带人,也从不摆亲王的仪仗。如果她记得不错,今日除了赶马车的车夫,阮棠身边只有于庭领着四个侍卫骑马随行。如今有赵倦这个大累赘,她和豆蔻两个小累赘,于庭等五人能成功带他们逃脱吗?
耳边听到于庭布阵:“东南西北,你们一人守住一边,护卫马车安全。”
“是。”
话音刚落,砰砰砰几声响,马车震了震。
阮棠想掀帘看,赵倦拦住她,把她拽到身边,又吩咐豆蔻:“将几子搬过去,抵住车门。”
豆蔻连忙答应,把车厢门关好,将几子和多宝格挪动,分别抵住车门,挡住一边车窗,另一边窗没东西挡了。
赵倦:“避开窗和门的位置。”
他们在马车里忙活,外面也交上了手。飞矢破气声、刀剑相击声,阮棠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现代武打剧里出现的打戏,心中不可避免地害怕,但更多的是好奇。
“王爷知道外面是什么人吗?”
赵倦瞥了她一眼:“不知。”
“会不会与之前刺杀过我的黑衣人,是同一波人?”
豆蔻不知她被刺杀过的事,闻言大惊,失声道:“刺杀?娘子遇到过刺杀?”
阮棠恨不得把说出来的话,原样咽回去。
“不是什么大事,那还是成亲前,是王爷救了我。”
“娘子……”豆蔻心跳得厉害,“你到底在做什么啊?怎么会有人刺杀你呢?”
宛新眉托阮棠办的事,就是豆蔻也不知道。这丫头除了担心阮棠的安慰,显然更因自己被当作外人而伤心。她连阮棠与王爷假成亲都知道,却不知她曾经历过刺杀。
“若是国公和小郎君知晓,不知道有多担心。”豆蔻心痛又沮丧。
“这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你可别多嘴,巴巴的又让他们担心。”
“那娘子以后可不要再瞒我,任何事都不行。”豆蔻瞅着阮棠,“娘子保证!”
于是阮棠只能郑重向她保证。
赵倦眉头拧得紧紧,对眼前的一切很无语。这一对主仆,倒是如出一格的心大。小命都快保不住了,还在玩小孩的把戏。
箭矢越来越密,马车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于庭的声音很急:“王爷,他们怕是有十来个人,我们耗不过他们。”
“放信号弹。”
“是。”
阮棠原本心已提到嗓子眼,听到赵倦的命令,奇异地放下心来。
赵倦并非不闻世事的贵胄,毕竟上过战场带过兵,行事也喜欢谋定而后动,走一步想百步,事事都备着后招,这才是赵倦。
只是不知,援兵赶过来要多长时间。车外的兵器交击声越来越大,这代表敌人与他们马车距离在缩短,再加上弓箭手的辅助,于庭他们显然已经左支右绌。
一声惊呼后,于庭的声音:“拦住他。”
马车前方一阵乱响,随即一声闷哼,似乎是守在前方的侍卫被踢飞出去。一个闪着冷光刀尖伸进来,撬开了马车门,抵在门后的多宝格滚落出去。
随即一枚箭矢挟着劲风,破空而来。阮棠见那箭头正对准赵倦,瞬间手脚快过脑子,竟冲过去要拿身体替他挡箭。
赵倦神色莫测,千钧一发间,搂住她侧过上半身,右手伸出去,竟徒手抓住了箭矢。
阮棠才松了一口气,下一刻——
一个黑衣人出现在他们视野里。
蒙面,手里提着一把寒光四溢的大刀,刃开得极薄。他已经跳上马车,目光落在阮棠身上。
阮棠呼吸凝滞,周身发冷,第一次有了直面死亡的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