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安国初代皇帝陛下安盛鹤,出生在前朝末年的一个功勋之家,当时国家动荡,百姓民不聊生,且上天好像要毁灭这个朝代一般,各种天灾蜂拥而至,南方洪水,西北战乱,西南干旱,再加上外戚昏官之流,想不亡国都很难。安盛一,顺从民意,带领手下官兵起义,收拢人才,救治黎民百姓于水火,并有斩妖蛇的传说,再加上当时传言他为帝星降世,天生王者,天命所归,就这样一路顺畅,收拢并建立了安国,从此之后,安国的发展轨迹就开始飞速发展,并且朝着历史不能遇见的方向,不同于以前的朝代,安国皇帝历代皇帝都很贤明,事业奋斗型,很少享乐,都在苦逼工作,寿命可能是遗传,普遍都长寿,做到60岁,就退位让贤了,当今陛下,安景帝,姓安,名景瑞,正处于壮年,延续老安家的工作习性,兢兢业业,治理安国,贤明果决,内政修明、任贤革新,老安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过昏君哩。
从古至今,女性的地位都远远低于男性,男尊女卑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人。《诗小雅斯干》记载:“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这几句的意思是:如果在梦里遇见粗壮的熊罢,这是你要生公子的好运气;在梦里遇见花蛇细又长,这是生女的吉兆落你头上!
若是宝贝公子生下来,让他睡到檀木雕的大床上,让他捡样地穿那漂亮衣裳,淘来精美的玉圭给他玩耍,你看他的哭声是多么嘹亮,将来定会大红蔽膝穿身上,成为我周室的君主或侯王!
若是千金女儿生下来,让她睡到宫殿屋脚地上边,给她小小的襁褓往身上穿,找来陶制的纺缍让她把玩,但愿她不招是惹非不邪僻,每天围着锅台转安排酒饭,知理知法不给父母添麻烦!
可见儿子是宝贝,未来要给与他一切,女儿则是培养出来,给他家做好媳妇的职责即可。
女子也会收到教育,但受教育的方向和男子相差甚远,女子收到教育的目的不像男子一样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二十为了更好地顺从丈夫、侍奉公婆、治家教子,更多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和家政技能教育。
当今陛下继位后,女学之风吹撒在整个安国,至今已近十年,女学兴盛之后,社会风气进一步开放,女人的社会地位水平又进一步提高。
女子受教育的目的,还加上了明理等内容,虽和男子的目的也有很大差距,但更为自由一些。
全国各县都有女学学堂,女学夫子都出自各县有才学的女子和夫人,除了学习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香、女工外,还要学习君子六艺以及文课(基本的知识)。
这所学堂,是县里的女学,前三年免束脩费用,前三年学习的比较简单,简单的识字等课程,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学到很多,大大降低了安国的文盲率,第四年开始,学习的深度开始加深,需要上交束脩费用,一年10两,读的好,前三名是有奖励的。
县里女学分小院三年,中院三年,大院三年。每院有3个等级苑,小院有香露苑(丙级)、香汀苑(乙级)、香兰苑(甲级),中院有梨花苑(丙级)、杏花苑(乙级)、桃花苑(甲级),大院有四香苑(乙级)、万花苑(甲级)。女学各苑由同一夫子授课,根据学子的学习进度和考核分苑。一年一次考核,每次考核,决定该学子是否能晋级。
虽然女子暂时没有像男子学堂一样盛行,有科举和专科考核,由朝廷专门录取,但也有全国的考试竟赛,每年由京都女子学院委员会,统一出题,让有才学的女子同台比赛,并发放比赛证书,奖励优秀女子。
小院的孩子年纪相对较小,多是8-10岁的女童,小院的课程比较简单,文课、算学、书、体课,着重于培养孩子简单的识字,看书,写字的能力。
中院的孩子年纪相对大一些,10-14岁的孩子,学习的课程相对来说复杂一点,增加了琴课等复杂课程,培养女孩子一言一行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大院的课程更为精巧一些,着重培养女子的
今日第一堂课,是琴课。上课的地方是琴室,学苑里,除读书写字处,其余皆有专门学习之处,琴室内的学子,已跪坐至琴之后的坐垫上。
琴先生顾夫子步履轻盈地走进琴室内,顾夫子的侍女,点燃了一支香,微欠身后,慢慢小步轻声退站,跪坐至夫子侧后旁。女学子们整理自己的仪态,齐声向顾先生行师礼问好。顾夫子回礼、温婉地开口道,“今日第一堂,有一问题先问问诸位,可知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出自于何处?”
“回夫子,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出自《白虎通义》。”前方一位女学子答道。
“好。”顾夫子回道。
“今日,我们就来说一说,它的涵义?”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琴,情也。伯牙子期,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琴乐交流,情之所至,琴音所至。琴也是用来交流抒发情感的乐器。”
“琴者,静也。弹琴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你弹琴的时候,心态安静,你谈的琴也能令人心生安静,反之,也如此。”
“琴者,净也。弹琴能让琴音洗涤心灵。”
“琴者,敬也。弹琴须有对天地和万物的敬意。”
“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故谓之琴。余谓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人知口之吟,不知手之吟;知口之有声,而不知手亦有声也。如风撼树,但见树鸣,谓树不鸣不可也,谓树能鸣亦不可。此可以知手之有声矣。听者指谓琴声,是犹指树鸣也,不亦泥欤!”
“接下来,我弹奏一曲,你们听一听。”
清风徐来,阵阵沉木香随风扑鼻,萦绕在琴音周围,彷佛一座座高山伫立,山间流水流淌在山间,溅起水声。
“此曲名为高山流水,全曲共有9个小段,可分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引子由缓慢的速度以散音奏出......,好了,大家自己先试试弹奏一下。”顾夫子道。
上午第二堂课,由荀夫子讲解算学,荀夫子是全国算学大家荀周道的幼女,于算学一道颇有见解,其夫君是景城县县令,她是县令夫人,随夫君一起到景城县,被女学院长何院长邀请到县学任算学先生。
算学是大课,没有考核过的学生都要参加学习同等级的算学课程。小院算学,就是简单的加减算法等内容,中院算学,开始学习相对复杂的课程。大院则无算学课程。
莱娘认真听荀夫子认真的讲着算学知识,这是一门有点枯燥的课程,中院算学是一门需要点天赋的课程,古人的算学一点都不简单,更注重应用学,早在西周时期,先辈已提出勾股定理和分数,比西方早500多年。
在小院的时候,主要学习了简单的算法,加减法等内容,升到中院,开始学习九章算数,之后就是出了几道算学题,留给学子,作为课后作业,让大家解答,下堂课再当堂讲解。
“夫子再见。”荀夫子的课程结束之后,学习向夫子行礼致谢,夫子走了之后。
莱娘收拾好自己的学具,放置于书盒之内,拿着自己的午食盒,和芳娘两人一起去食堂用餐了。女学食堂,位于学舍后方,需要穿过女学花园,两人拎着自己的食盒,缓步慢行。
女学内有十大禁,是由京都女子学院委员会共同制定,除了这十大禁,各女子学院还还因地制宜撰有相关规章制度。
女子学院必须遵守女子学院守则,时刻保持优雅行为,包括女子的走路姿态。
女子食堂午食一饭一荤一素,价格也算公道,不贵,对于略有余财的家庭,可在食堂直接食用午食,对于富足家庭,可自带午食,也可在食堂单点饭菜,女学允许每个女童自带一名家里侍女,课下休息时间服侍自家小主人 。
女子学院,夫子和学子共用一个食堂,夫子可自点饭菜,在食堂单独留给夫子的雅间使用,也可在学院给夫子留的休息的院子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