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若云 ...

  •   清晨,兴盛大街两边的铺子都还没开门,一匹传驿的快马就从大街中间飞驰而过,激起了一阵烟尘。准备出摊卖早餐的小贩见了,赶紧把刚打开的锅盖给盖上,生怕给扑了灰进去。

      “这又是八百里加急吧,跑的这般快!”

      内阁接到驿报的时候,值班的蒋书记正在吃水煎包。杨家的这个包子是煎的一绝了!外酥里嫩,肥而不腻,他每天都要让自己的贴身小厮买上十个做早餐,另外还要配一碗胡辣汤,夏天也不例外,他就爱这口,吃的满头大汗也喜欢。

      驿报递到了桌面上,蒋书记一边擦汗一边拿了竹纸刀,慢条斯理的把信破开,可当他看见里面朱红色的信头时,顿时就不淡定了。

      时间虽早,内阁的议事房里却人声鼎沸。早朝开始之前,四位辅政大臣就看到了书记官呈上来的驿报,这事情有些棘手,上奏天听之前,必需先商议一番。

      “湘阳这次凶险啊,一旦江都王破城,那湘水以北就彻底和广泽以东的失地连成一片,淮左两郡也别无天险可守,我大齐腹地就暴露在外了!”

      “楚王一个月前不是还跟江都王在潭州打的难解难分,怎的突然又要跟他们联手?”

      “想必是江都王的那个大儿子许了楚王什么了不得的好处罢!”

      “我看还是要奏请陛下尽快从西北调兵,选一位有能力的干将到湘阳坐镇!”

      “可是西北的几位老将都各有关隘要守,西凉川的鞑子们近来也不安分…”

      “老将不行,不是还有新秀吗?我看那定西军的赵若云就不错!”

      远在晋州的赵将军刚放下他的饭碗,准备就上一口咸菜,莫名其妙的打了个大喷嚏。

      京城的内阁议事房里,赵将军的伯乐继续侃侃而谈:

      “去年契丹南下,他带了四千人在石门关守了七个月,硬是没有让鞑子们踏进晋州一步,听说杀到后来,守城的物资全部耗尽,赵将军让人把马粪冻硬了拿去投掷,还打退了耶路氏数次进攻,端得是有勇有谋!”

      蒋书记早饭本就吃的有点儿撑,一听他说了这么个有味道的故事,差点儿没呕出来。

      ***

      晋州的赵若云赵将军已经淡定的吃完了早饭。

      最近天气很热,他就披了件单衫,一手拎着个水囊,一手拿了他的佩剑,准备出门去他们定西军的校场上班。

      定西军本来是驻守石门关的,去年与契丹一战,打了大半年,从秋天打到了春天。虽然说没有让敌军打进来,自身却也是伤亡惨重。鞑子们撤兵之后,雁门的崔老将军就把他们换了下来,调配到晋州,一方面让老兵们休养,一方面也给他们在当地重新招募兵员。

      赵若云就是去校场训练新兵的,大概是那石门大战被说书的讲的过于天花乱坠了,定西军的新兵招募非常火爆,三个月不到,就招到了满员,如今他手底下,也算是有六千人的规模了。

      六千人里面,一大半都是新兵,这都是要花时间操练的。

      太阳已经升到了半山腰,太晒了,赵若云把单衫脱下来遮了头,还是被刺眼的日光照得看不清校场上的人。

      “将军,这是昨日各营报上来的奖惩簿子,请您过目。”

      “嗯。”

      赵若云接过副将递上来的一叠簿子,翻开一看,仍旧是虫爬一样的字迹映入眼帘。

      真难看!

      “你们几个就不能找时间把字好好练练?你看,这个王二闯的闯字,马都写到门外面去了!”

      赵若云虽然自己的字也写的不怎么样,但是并不妨碍他挑剔别人。

      “不看了!再写这种癞皮字,我就去文庙那边给你们请个先生来打手板了!”

      “是…不过将军,咱们都是粗人,不说是写不好,就是写好了也中不了状元不是。”

      副将一脸傻笑,跟他们将军打起太极。

      “做人要有追求,你们懂个屁!我大致看了,没有当斩的罪过,先拿过去让杨主簿细细批吧,该赏该罚,由他定夺。”

      “是,将军!”

      ***

      京城里,内阁大臣们已经议定了对策,禀明了圣上。上午散了朝会,便有金殿的执笔官带着当日的诏令来到内阁书房。

      蒋书记今日不知为何,有点儿胃疼,午饭也不太想吃了。

      他接了文件,跟宋执笔例行寒暄了几句,便回到自己的书桌前,展开了稿纸准备誊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骁骑将军赵若云,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四千铁甲,于石门苦寒之地,却西凉数万之兵,实乃定西之良将也。特进一品,升四品征南将军。令即日起兵南下,协守湘阳,讨江都叛逆,并伐楚王。钦此。”

      蒋书记抄完,又想到上午听大臣们议事所说的那个马粪的典故,不由得为远在南方的江都王和楚王一声叹息。

      朝廷也是豁出去了,还真派了这么一位大神过去。

      赵若云是西北诸将中以损招出名的人物,碰上的人,自求多福吧。

      ***

      快马加鞭,赵将军三日后就接到了圣旨。

      他眯了眼,先欣赏了一下那写在龙纹纸上的俊秀字迹,果然金钩铁画,比他手下那帮粗货写的强多了,真的是赏心悦目。至于这圣旨的内容,嗨,他接都接了,还能讲什么。

      杨主簿给赵若云倒了杯茶,隔着副残局的棋盘,坐在他对面。

      “将军此行可去,但是我话说在前头,去也只是守城,不可做征伐之举。”

      “如苏的意思是,咱不能当出头鸟?”

      “江都王和楚王,哪个都不是好惹的,如今他们联手,后面还有百越的势力虎视眈眈,倘若冒失轻进,十有八九会全军覆没。况且现在南方湿热,西北的兵卒水土不服,到时候出了城门,下了江河,难保有不闹病的,此去只能守城!将军且藏巧于拙,做些个样子给他们看,等天气转凉了,再见机行事。”

      杨如苏是南方人,对那边的气候颇为了解,赵若云自然是信的。

      “如苏先生说的有理!”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将军不妨也跟内阁提一提。”

      “何事?”

      “此次南下,将军不要空手过去,这个空手不是关于兵甲器械之类,而是将军需要有一样能够左右局势的把柄。”

      “把柄?”

      “对,把柄。我听说,江都王在京城还有一名质子活着,如今在刑部大牢里关着,将军不妨讨了他出来,带到湘阳去。手上捏着质子,无论对南方的叛逆,还是京城的阁老,咱们就都有话说。守城也好,求和也罢,先手都在我们这边。”

      “嗯,有理。”

      赵若云喝完了杯子里的茶,从棋盘上拈起一颗黑子,看了看,微笑了一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