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永和七年冬,骁勇善战的齐国三王爷周彧从边关传来捷报。
“报--!我国与孟国潇水一战后大获全胜,三王爷现已准备回京。”
皇上周弈抻了抻身子,命沈公公接过战报,眼神凶狠的望向门外“本以为会让他折在潇水,没想到我这皇兄可真是命大啊。”
“皇上,只要您一句话,奴才保证不让他喘着气进皇城。”沈公公伏在皇上身后谄谄的说,一副奸臣模样。
此时的京城外,正在演绎着一场激烈的搏杀,周彧挥舞着软剑,一步步逼退着围攻的刺客。软剑穿过刺客的身体,刺入了手腕粗的竹子中,抖落下一团积雪,此时周彧心里已经很清楚这些刺客的底细了,想必是那位派来的,看来今日自己是不得不死了。慌神间,刺客的刀己经逼近,径直刺入了他的后背……
三王爷遇刺身亡的消息是在三日后传入京城的,百姓纷纷哀悼,自发的为这位素未谋面的三王爷挂起白绫,晏宰相家也不例外。
虽在官多年却从未见过这位骁勇善战、材雄德茂、庸中瞰瞰的三王爷,恐这世上除了宫里那位见过,其他人对这位王爷的长相全贫道听途说罢了,不过如此国之栋梁年纪轻轻就身亡了,实属令人惋惜。
晏宰相命小厮带上家中壮丁赶紧去山上道观接夫人和小姐回府,三王爷遇刺后恐是要变天了。两个时辰后,管家在晏府门口迎接二人回府,“宋伯伯好。”
银铃般的声音映入耳帘,纤细如葱白一样的手指拨开帘帐,晏岁和搀扶着母亲从马车上下来,身着淡绿色长衫,披着白色皮貂袄子,头发挽成凌虚髻,腰间系着腰带,尾端有两只铃铛垂在膝处,走起路来一步一响,倒是有了弱柳扶风之意。
“夫人好,三小姐好,老爷在书房等着您们呢。”管家看着除了夫人小姐和两个贴身丫鬟外多出的一个小道士,思绪不解。
岁和带领着丫鬟和小厮来到了书房“父亲安康。”
“哎呀呀,禾儿,快到父亲身边来,两日未见禾儿变瘦了,到晚上叫小厨房给你们娘俩多做些补食,好好补补!”
“父亲,不必张罗这些,女儿有一事相求。”岁和抵不过父亲的热情,但还是开口提出了自己的请求。“禾儿,你尽管讲,为父定会满足你。”
“父亲,近日和母亲在道观小住片刻,道长说我体弱,身边不干净,我便带回一位小道士,还望父亲同意,父亲放心,这位小道士身世清白,从小住在道观,不会给我们造成威胁的。”岁和知道父亲多疑,便提前交代了小道士的底细。
“禾儿,不是为父不愿意,只是现在正直多事之秋,此时往府中夹带闲杂人,恐会不安全啊。”尽管晏明修对这个女儿百般疼爱,但涉及到自己利益的事情他也绝不心软。
“父亲,女儿常住道观,对这些道长和道士的底细最是清楚,父亲这是连女儿也信不过了。”岁和向父亲吐露着怨意,甚至还擦拭了几下眼泪,“好好好,我的好禾儿,你将那位小道士带给为父瞧瞧,我再做决定。”尽管如此,晏明修终究是不放心的。
“是,多谢父亲。”岁和命小道士进书房来拜见宰相大人。
“拜见宰相大人,吾乃上真观无名道士,字沛生,因修行尚浅,师父命我随夫人和小姐下山历……”小道士话还未说完,只听“啪”的一声,一支玉杆紫毫朝他笔直掷去,直击左胸,落在地上发出清脆一声,裂为两截,痛的小道士捂住左胸,半伏下身体。
“沛生—好名字啊!哈哈哈哈,岁和,让这位小道长去休息吧。”待岁和让贴身丫鬟芊池领着沛生进了后院,“父亲这是做何?”岁和知道父亲的试探之意,她最是清楚这个父亲,岁和是过继给晏明修的,孩童时亲生父亲因立储之事得罪了朝廷中人,遭奸臣陷害同母亲和兄长锒铛入狱,而岁和因年幼幸免于难,随后便被过继给这个胆小如鼠,不愿卷入朝堂纷争的叔父。
“禾儿啊,你也知道你亲生父亲—我的兄长是如何丧命的,我这官职不过是续了你父亲的名号,徒有虚名罢了,我自然是要慎重些的。”
晏明修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看得最重,所以才在新帝登基之时将自己的大女儿送到宫中为妃保住自己的官职,为的就是怕当今圣上起疑心,恐圣上将自己归为兄长一派,也是自女儿入宫后,夫人谢氏便一心修道,与自己离了心。
其实岁和心里也明白尽管叔父此人是惜命之辈,但也在危难之时就下了自己,这已是让自己感激不尽了,哪里还会与他斤斤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