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假期 ...
-
放假的第一天恰逢中秋节,林森跟着奶奶刘小女去到乡下堂叔林见智家一起吃团圆饭。
林森的父亲林见仁一如既往的忙,中秋国庆期间并没有回老家过节。
即便得闲几天也是和林森的母亲梁云去岳父母家过节。
不同于林见仁家有两兄弟,梁云是独生女。
林见仁体贴梁云,平常过节去的都是岳父母家。
就连过年都是轮着来,今年林见仁家,来年就是梁云家。
往常林森都是随着她爸妈,今年特殊,跟着奶奶来了这边过中秋。
林森的堂叔林见智不同于她的父亲,林见智没有上过大学,早前没考上就直接出来打工了。
干过很多的营生,早年间靠做包工头挣了不少钱。
取了个小自己七八岁的老婆,生了两个儿子,也算是家庭幸福美满。
林森不缺钱,想花个四十块钱直接打车回乡下。
但是拗不过她节俭惯了的奶奶刘小女,最后还是坐着四块五的乡村班车回去的。
是那种比较老旧的班车,不是公交,也不是大巴,介于二者之间。
每30分钟一趟。
林森一早便跟着奶奶在马路旁边等,上车的时候上头基本上已经坐满了人。
只剩下最后面有位置,刘小女拉着林森去到最后面的位置坐下。
林森是晕车体质,短途没事,超过半个小时以上的车程必吐。
以防万一,她一上车便开始闭眼睡,可以减缓一些症状。
车上的味道实在算不上好闻,尾气味夹杂着浓浓的潮味,还有一股奇怪的气味,是林森不久前才从尚一中那了解到的槟榔味。
这车不像是公交,到站才停车,而是只要有人招手就会停。
打车20分钟的车程,这辆班车满打满算走了一个小时,一路上停停走走,颠了一路。
一到地方,林森都顾不上她奶奶下没下车,直接冲了下去,跑到马路旁边就一顿吐。
别说是早餐,黄胆水都吐了出来。
跟在后头下车的刘小女见了这副情形,心里头一阵后悔。
一边顺着林森的后背关切的询问,一边怨自己就不该为了省那几十块钱,让自己的宝贝孙女遭这份罪。
林森在马路旁蹲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
——
堂叔家在乡下建的小别墅就在马路边边上,蛮气派,统共盖了三层。
就是审美上不大行,是那种中西结合式的设计风格,简单点来说就是洋不洋来土不土。
两头好都不占,唯一的优点应该就是结实耐住。
还没走过去,就瞧见在门口压水井旁边正在洗菜的婶婶王芬。
乡下并非没有通自来水,只是他们都用惯了自家水井,而且还不要钱,怎么用都没事。
林森走到跟前喊人。
王芬一听见声音就放下手里的菜,见到刘小女喊了声妈。将手在自己身上擦了擦干,就过来牵林森的手臂往家里头带。
“小森是又长高了,也来越好看了,快进来坐快进来坐。”
“老林”,王芬扯着嗓子向里头喊,“妈和大侄女到了,让楼上那两个不争气的东西一起下来。”
那两个东西正是林森的堂哥林文和堂弟林武。
林文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不念书,而是在雨花市的技校学厨师。
林武才12岁,正在读六年级,喜欢去小卖部里头打老虎机。
送钱专业户。
林见智一下楼就笑嘻嘻的冲着林森喊大侄女,后头跟着的一脸心不甘情不愿的是他的两个儿子。
“叔叔,哥,小弟弟”,林森依次喊了人。
“还不喊人。”林见智挨个拍了拍他两个儿子的后脑壳。
“妹妹。”
“姐姐。”
“这才像话。”
林见智从冰箱里取了各种各样的水果,让两个儿子拎着去二楼招待林森,看看电视什么的。
自己则和刘小女帮他老婆王芬一起准备午饭。
林森和那两兄弟玩不来,在一旁刷自己的手机。
她并不喜欢这样的场合,但是不来又不大礼貌。
她还是比较喜欢去外公外婆家那边,更熟悉亲切些,也更自在一些。
林森本意是想吃完午饭就回县城的,但架不住叔叔婶婶的热情。
说是晚上村里头会点瓦子灯,很热闹,是老家这里的特色习俗,硬是要留她住一晚去看看。
林森就这么留了下来,在二楼客厅剥了一下午的柚子。
到了晚上吃完晚饭,林森便跟着奶奶他们一起去了村里的祠堂前坪。
到的时候,祠堂前坪上的瓦子灯已经点上了,边上坐满了人。
林森也是第一次见。
瓦子灯,顾名思义,是一个由很多较大块的碎瓦片堆叠起来的一米多高的简易塔灶,就像个被削掉塔尖的瓦子塔。
底座宽,越往上堆,收的越窄。
上头架着一口大铁锅,不知道煮的什么,听奶奶说是羊肉汤。
瓦子灯下头开这个半米高的口子,用来烧火添柴。
奶奶同她讲,要将整个瓦子灯烧的通红透亮才行,来年才会一直红红火火,财运亨通。
算是个蛮好的寓意,就是有些费柴火。
不同于少数民族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这边的习俗是全村的人一起围坐在瓦子灯旁的草地上唠嗑吃东西,顺便赏赏月。
也会时不时的往火堆里头丢些红薯什么的进去烤,溅起些许火星子。
偶尔有人看见林森这个外地来的小孩,也会凑上来问问,八卦八卦。
林森听得懂这些人讲的方言,但是她自己说不好,回答别人的询问也都是讲的普通话。
林森坐在草坪上,看着天上硕大的月亮,发出了好圆的感慨。
奶奶同她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明晚的月亮会更圆。林森点了点头。
很有趣的一个夜晚,林森拿出她爹给她买的iPhone 4s拍了很多的照片和视频。
在当晚发了她来南城读书后的第一条说说:很值得的一晚。
——
第二天一早,林森吃完早饭便央着奶奶叫车回县城了,跟林见智他们说的还有作业要写,也就没有硬留了。
也不算骗人,确实是有作业要写,只是她早就写完了。
到县城住的地方已经快中午了,吃完午饭也没什么事。
林森取了出入证,顺带拿了200块钱现金就出门了。
住的是一中的教职工宿舍,出门都是往校门出,需要出入证。
林森往左拐到红绿灯靠左侧的那条街,她之前已经来过几次。这条街开着好几家书店,还有很多文具、饰品等店。
林森径直走到她经常光顾得一家书店门口,看了看门外摊子上摆放的各类杂志。
挑了几本最新几期的意林和读者,付了钱走到书店里头,找了空着的角落靠着书架席地而坐,便认真看起书来。
书店并不大,只有两间店面,里头堆满了书,还有来看书的学生。
靠门口向里处也支了个简易的摊子,摆放了很多的周边卖品,有海报明信片什么的。
许灵泽才从外婆家那边吃了午饭回来,一得空便往书店钻。
她家离学校书店并不算远,走路大概十五分钟的样子就能到。
像往常一样,她在书店门外的摊子上挑了几本意林读者一类的杂志。
不同于林森,她并不买,只是拿着在书店里看,看完再还回去。
这是书店老板允许的,一中的学生都知道。
老板是一中的老师,对于这类价格不贵又有益于学生的读物,他直接在摊子前支了个写字板,明确说明一中学生可以只看不买。
所以平时有蛮多的学生光顾,许灵泽也是其中之一。
林森当然也知道,她买书纯粹是因为她个人的收藏喜好,她喜欢买回来收藏,无聊得时候又翻出来阅读。
用她的话来讲就是,有些文章,你在不同的时期去读,会收获不一样的感悟。
许灵泽走到书店里便开始找空位,地上已经坐了蛮多的学生。
在靠右侧书架里边的角落,许灵泽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因为过于好看,实在让人无法轻易忽略。
所看向的地方,林森正盘着腿坐在地上翻看杂志,像是并没有注意到有人在看她。
五官很立体,眉眼生的尤其好看。
明明没有很刻意做什么,可眼睛就是自带柔情,还有一点魅惑,许灵泽想到了这个词。
侧脸很美,让人忍不住想拍下来,又或是画下来,长久的进行保存。
林森第六感很好,感觉到有人好像在看她,一抬头便对上了许灵泽打量的视线。
二人都是一怔,随即笑开,看向对方挥手打招呼。
许灵泽走到林森旁边,邻着她坐下。
林森挪了挪身体,以便空出更多的位置给她。
没有更多的交谈,书店安静也不方便交谈。
两个人都非常默契的看着自己手里的书,没有打扰对方。
直到快下午五点钟的时候,林森有些渴,过不多久也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于是便用手肘撞了撞许灵泽,小声说话。
“走吗?请你喝杯奶茶。”
许灵泽看着手里还没看完的书,有些犹豫。
林森会意:“我买了,等下可以借给你回家看。”
许灵泽闻言点了点头。
两人一起起身,腿有点麻……,林森还扶了许灵泽一把。
缓了缓,许灵泽把书还了回去。
走到外面,林森虚握着许灵泽的手臂,把她往校门口的奶茶店带。
“走,请你喝杯奶茶。”
“请务必赏光哦。”
许灵泽挣开,左手挽上林森的右手臂,笑嘻嘻:“好!谢谢林总请客。”
林森:……
又是挽手臂,又是林总~她还是不大习惯。
——
两人从小台北奶茶店出来,一人捧着杯烧仙草。
许灵泽:“是吧,你是不是也觉得他家的烧仙草最好吃?”
林森:“嗯,绿豆汤也不错。”
许灵泽:“对对对!下次我请你。”
林森笑:“好喔,我记着了。”
“你等下是回去吃饭吗?”许灵泽说着朝着学校方向抬了抬下巴。
她知道林森住在学校教职工宿舍。
“是要回去吃饭了,你要去我那一起吃么?” 林森诚挚邀请。
许灵泽:“哈哈,不用啦,我晚上要去我外婆家吃饭,谢谢你的好意啦。”
熟悉这人之后,会发现和刚认识的时候真的差别太大。跟买家秀和卖家秀有的一拼。
刚认识的时候看着是个文静清冷的女孩子,稍微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人其实是个略~外向热情的人,话并不少。
林森:“行,那你回去吧。”
“拜拜。”
许灵泽:“拜拜。”
“等等”,林森突然喊住许灵泽,“书。”
说着把那几本杂志塞到她手里。
许灵泽笑嘻嘻的道了谢,拿着书转身回去了。
直至看见许灵泽过马路拐到另一街看不见人后,林森才往学校里走。
走到门口闻到一阵很香的食物的味道。
林森循着味道找源头,看见了校门口靠右边的树底下停着辆三轮推车摊子。
招牌上面写的是:奥尔良烤鸭脖。
林森:……
应该就是上次付琛琛说的那个了。
真的好香,林森路过旁边,看到烤架上烤的滋滋冒油的鸭脖,咽了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