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洗冤 ...
-
盛京的夏天总是极其燥热的,潮湿而又粘腻的风绵密地贴着人的脸颊拂过。此时已是午时,天空正中的一轮红日炙烤着大地,街上的路人皆行色匆匆,坐落在朱雀大街的大理寺门前门可罗雀。
这座大理寺建于前朝的永成年间,乌黑的瓦层层叠叠,严丝合缝地闭合,朱红色的漆把整座建筑物粉刷成血色,虽是如同皇宫形制一般的精致,可却不会令人生出向往之心。
铁制的大门虚掩着,上头龙飞凤舞地在黑色金丝楠木匾上题写着“大理寺”三个大字,门内却是黑洞洞的,好似蛰伏着一只沉睡的巨兽,让人望而却步。
整座建筑呈现闭合之势,左侧分布的是臭名昭著的诏狱,右侧是刑讯室,据说有进无出,而中间的则是官员办公场所。
盛夏正午潮热,让人昏昏欲睡,室内安置的冰块散发出阵阵湿冷的水汽,突然一道凄厉的嗓音直直刺入正昏昏沉沉的大理寺卿的耳膜。
“我的儿呀……”
竟然是一位妇人的号哭声。
大理寺卿直觉不对,烈日当空,大部分百姓为了避暑会宅家不出,这位妇人却当街号哭,还是在大理寺附近,想来必有什么难言之隐,他急急唤来司直,道:“你且去大门口一看,是谁人在当街号哭?她所求为何?”
不过片刻,那司直就回来了,脸上的神情复杂难辨:“禀大人,那妇人身边竟携着一婴儿棺椁,声称幼子枉死,前来申冤!”
“竟有此事?”
按照目前的查案流程,盛京城中若有命案首先交与京兆府审理,京兆府审理之后会交由大理寺复议,若是惊动朝堂的大案,由三法司会审。如今这妇人径自求到了大理寺,想来恐怕是京兆府的论断不如人意。
“罢了,”大理寺卿摇了摇头,只道,“今日殿下怕是一会儿要来,你且去把这妇人和棺椁请进来,好先了解一下事态。”
如今的大理寺虽说名义上仍以大理寺卿王朝为首,但自从太子在景安帝的授意下接手了一部分刑狱之事后,大理寺早就已经掌握在太子的手中。
景安帝的这位太子名叶玙,是皇后所出的嫡长子,年方十八,这位殿下虽然看着温柔清雅,行事手段却颇为雷霆,更为难得的是愿意倾听百姓的心声,加之秉性温厚仁慈,朝堂中拥护者甚众,是一位颇有威名声望的储君。
进来的妇人一身白衣,头发上也无甚钗环,一张脸上泪痕斑驳,她囫囵地用袖子拭去,后头的两位侍卫却抬着一副棺椁。
那妇人一进来,就跪在了地上不住磕头:“民妇请大人做主啊!”
“还请夫人先稍安勿躁,不知能否先告知本官逝者名姓,以及此事的来龙去脉?”王朝神情悲悯地道。
妇人这才有如从梦中惊醒,她语调哽咽道:“民妇赵氏,逝者乃是犬子阿生,今岁不过一岁零七个月,那日晚间阿生不断嚎哭,不肯吃饭,民妇当时只以为是小孩子淘气哭闹 ,并未多加注意,而是去照顾小少爷去了,谁知——谁知民妇的丈夫晚间回到住处,发现孩子已然没了气呢!若是——若是知道会这样,那晚我定然不会离开我儿!不过民妇的丈夫觉得此事有异,特地禀告了家中雇主前去查验,可京兆尹府驳回这一论断,可这时我们主家的小少爷也出了事,民妇的丈夫说这其中邪乎地紧,我儿的死肯定也没有那么简单!”
“如今我儿亡灵在上,若是无法沉冤得雪,我儿死不瞑目啊!”
那妇人说着说着又只是啜泣。
“夫人,你这想法只能说是没有根据的揣测,若是在尸体上寻到了破绽,那便可以立案审查。”王朝不忍地道。
棺椁的盖子打开来,里面露出一具婴儿的尸身,天气炎热,加之死亡早已有一段时,婴儿的尸身早已变得青紫而又肿胀,一张脸青白而又没有生机,他的手好似想要抓住什么似的紧握着,散发出一股难闻至极的气味。
王朝此刻神情凝重,这具婴尸死亡已然有些许时日,尽管放在冰室中保存,但仍然已经开始腐烂发臭,想来在所有线索消失前破案,时间并不多了。
那妇人再度看见婴儿那青紫色的脸,情绪一下子崩溃了,她跌坐在地,垂足顿胸道:“苍天无眼啊!竟使我儿而沦落至此!”
赵氏一家在皇商之首华家做工,赵氏负责照顾华家主的独生子,丈夫在华家做个账房先生的工作,能够养活一家人,也称得上岁月静好。
若没有幼子横死这一事发生的话。
“去刑部唤仵作过来,”王朝对身侧的下属嘱咐道,“还有你,尽快去京兆府把卷宗完全交接过来。”
按宁朝惯例,刑部一向与大理寺分立,大理寺的职责一向是复勘案卷,因而未曾设立仵作一职,可如今此案事关重大,有太子坐镇,大理寺自然不可对已然求上门来的疑案坐视不理,如今主动去刑部寻求合作,其实相当于此案早已在三法司其二过了明路,称得上重视非常。
-
“婴尸一具,年岁约在一周岁左右,全身上下无明显伤痕,但后颈初有淤青,根据生前面色青黑,面部瘀血,口鼻中有出血,手状似抓取的现象判断,死因为窒息。”刑部派来的仵作翻看过尸体后,谨慎下了结论。
“那依你这般说法,这幼儿难道是被人扼颈而致死的?”王朝确认道。
“恐怕不止如此,”方才听到长随急报匆匆赶来的太子蹙眉,道,“这婴儿一定是被一名体力差距悬殊的大人扼颈而死的。”
那名仵作细致观察片刻,赞道:“我方才也正要说起,殿下果然聪慧。”
将这具婴尸放置于阳光下通过红伞观察,原来是这具婴尸的脖颈处竟有青紫色的瘀痕,细看竟然是一只手的形状,而且覆盖了婴儿整个脖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