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初出茅庐的林记者 ...

  •   记者团例会。
      团长严老师的开会风格果然很“记者”,三言两语就把这一期校报的采访任务安排了下来。
      “老记者同学负责这期间学校和学院的一些大型活动,包括学术性和社团性的,要把面放宽放广。新来的同学呢,暂时不被安排采访大型活动,这一期的校报推出了一个新系列,走近F大名师,也就是对新生们做一个名师简讯。人物采访的要求不是很多,但务必请写出新意,写出你们采访的对象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林小喜坐在角落里,奋笔疾书,恨不得把严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刚刚后面这几句看似波澜不惊,那可是箴言啊。
      严老师继续放炮:“另外呢,我最不希望同学们跑到我面前,说什么没有合适的采访对象,找不到新闻,这不是一个好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如果你们真想踏出校门以后成为一名记者,必须具备这一职业敏感度,那就是对新闻和热点以及一切能够称得上新鲜的事物的好奇心。其次才是文笔和素养。这一次的走近名师活动,我就不会安排采访名单,我看了一下新记者的信息名单,学院分布比较分散,所以不会出现采访对象撞车的现象,大家就进行自我选择吧,我只有一个要求:真实有趣!”
      林小喜的肩膀手臂彻底地废了,严老师是有意说这么快的,目的是锻炼大家的速记能力,对于像杜宇昇这样的老记者来说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新手林小喜那就相当有难度,最后的几点她几乎是咬着牙划拉记下的。一声散会,她感觉整个人总算落了地。
      杜宇昇靠了过来:“怎么样?小喜,有合适的采访对象了吗?”
      “啊?哪有那么快啊,我刚刚只是想着快点地记下严老师说的话,根本还没去想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们刚上课还没有两周,对每个老师还不怎么了解,我还真没谱。”
      “你们人文学院那是群星璀璨啊,那么多的名师,恩,那个讲中国文学史的丁老师就不错,还是上一次的校园十大名师呢,要不你可以去试一试他。”
      “丁老师?”林小喜睁大了眼,“我没听错吧?他上课都无故放我们鸽子,我们到现在也没见到他庐山真面目,我看还是算了吧,再说,既然他这么忙,怎么会有时间接受我的采访呢?我看还是算了。”
      林小喜有些懊恼,怎么这样的老师会成为校园十大名师呢?于是忍不住再次气冲冲地“质问”杜宇昇。
      杜宇昇一脸的惊异:“听说这个老师真的很不错,课上得风趣幽默,治学态度也严谨,课下对学生有求必应。我看也许他真的很忙。”
      林小喜半信半疑的点点头,忽然一道亮光闪过脑际,何不拿这件事情做采访呢?也好弄清楚真相。想到这里立即兴奋不已,感觉自己成为同学们的代言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质问不负责任的老师,无形中自我形象也变得高大起来;“杜学长,走,我请你喝街客。”
      “哦,感激不尽啊。”杜宇昇慢腾腾地尾随着她,“这个小丫头,哪次请客不是我买单,唉。”

      丁老师的第二节课终于如期而至,但是不幸的是,他老人家还是没有出现。只不过这一次没有放鸽子,倒是提前一晚通过辅导员通知了大家。每个人都叹口气,对着四卷本的文学史摇摇头,林小喜叹的气更重,头摇得更厉害了。眼看过两天就要交初稿给严老师预审了,本以为这节课后可以与丁老师接触顺便进行一下短暂的交流和采访,谁知,全都泡汤了。
      既然君不来,那我唯有去寻君了,林小喜的傻劲冒出来了,打算一个人到中文研究室去一探究竟。
      中午,中文研究室只有一个瘦弱的男老师,其他人都不在。林小喜壮壮胆子敲了一下门,“请问,丁老师在吗?”
      瘦老师抬起头,瞥了林小喜一眼,说:“不在。”没了下文。
      林小喜使劲挤出一丝尴尬的笑容;“是这样的,丁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个课题,但是前几天我的手机丢了,和丁老师失去了联系,所以……请问能把丁老师的联系方式告诉我吗?”
      “你是……”瘦老师半信半疑地看着林小喜,眼前这个胖墩墩的小姑娘长得挺陌生的,实在记不起来是谁。
      “我是丁老师新招的研究生,我姓王。”
      “哦,那我帮你看看吧。“过了一会,瘦老师从里屋出来,拿了一个电话簿交给林小喜。之后跑到电脑前查阅着什么。
      林小喜心中一阵窃喜,拿出速记的速度抄下了丁老师的家庭电话号码(无手机号码),交还给瘦老师之后,夺门而出,身后传来瘦老师的问话;“你叫王什么啊?这一届研究生学生没有姓王的啊……”
      林小喜跑的很远了。
      “没有姓王的?哎呀,我还胡诌了三大姓中的一个,结果还没对上,不过……嘿嘿,总算搞定啦,瘦老师,谢谢你啦。”

      这是第三次拨这个电话号码了,总算是通了。那边传来一个颤巍巍的老阿婆的声音:“请问你找谁?”
      “你好,我是丁老师的学生,我找丁老师。”
      “啊。丁老师啊,你稍等。”
      这一稍等就是几分钟,林小喜耐着性子等啊等,终于听到了电话那边传来一声洪亮的男低音:“喂,同学你好。”
      “啊,丁老师,你好。”林小喜忽然有一些紧张,“我是今年的大一新生,也是一名记者团的新成员,最近我们有一个走近名师的采访活动。恩,我想采访一下您,恩,丁老师,您看合适吗?”
      “哦,这个啊,我最近不太方面……”
      林小喜心底升起一股失望之情,这个丁老师也太“忙”了吧。
      “恩,这位小同学,恩,这样吧,要不你现在就对我进行电话采访吧,我实在不方面出门。”
      什么?林小喜怀疑自己听错了,这个丁老师,做事情未免也太随意了吧。
      “丁老师,我做采访还是希望看到你,这样我在写采访稿的时候也可以描写一下你的神态,毕竟是新生,我们都没有见到您,因为连着有两节课你都没有来。”
      电话那一端是一阵短暂的沉默。“好吧,小同学,我接受你的采访,不过,我出门不太方便,所以只能拜托你来一次寒舍啦,呵呵!”

      丁老师的住处就在离学校不远的花园小区内,林小喜按照丁老师给的地址来到了他的家,开门的是一个老阿姨,说着一口林小喜听不懂的苏侬软语,林小喜猜度着对方的意思,换上拖鞋,跟着老阿姨走进了书房。虽然落地窗的帘子都拉开来,但是屋子里还是有些阴暗,林小喜注意到外面的杨树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光线,屋子里到处都是书,书架上书桌上甚至茶几上,一头银发的丁老师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笑呵呵地看着面前这个穿着卫衣牛仔裤和板鞋、背着一个大书包的胖女孩。
      一阵寒暄之后,林小喜落座了,忽然一阵芳香扑鼻而来,她忙不迭的寻找香味的来源。
      “是月桂,她开了。”
      丁老师捕捉到她的疑惑,林小喜在心底暗暗吃惊老人的眼力。
      “小同学,你好像对于我的旷课很有意见啊?”丁老师在林小喜一落座的时候就投放了一颗定时炸弹。
      林小喜紧张地一怔,看到了丁老的笑容之后,慢吞吞地说:“我没有意见,只是说出了我的疑惑。希望您不要介意。“
      “呵呵,不,我没有介意,你有疑惑是对的,一个老师怎么能连着两节课不按时给学生上呢?《中国文学史》是一门大课,你放心吧,我会在以后把这两节课给你们补上的。呵呵。”
      老阿姨这时走了进来,端进来一杯茶放在林小喜的旁边,小喜受宠若惊地站起来忙说谢谢,忽然瞥见丁老面前并无水杯,于是推让丁老师。老阿姨用生硬的普通话说:“小朋友是新来的伐?丁老师肠胃不好,不能喝茶,这不这几天老毛病又犯了,都没能去上课……”
      “呵呵,没问题,早就好了。”丁老师立即摆摆手,对小喜说道;“小同学,你想采访我什么呢?”
      林小喜怔怔地看着老人慈祥的笑容,在心底说:“还要采访什么呢?一切都明白了。”

      从丁老师家中出来之后,林小喜觉得心里很堵,傍晚了,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自从上大学以来,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难过、内疚和孤单。
      端着一杯热可可坐在丹桂园里,看来来往往的人流。热可可很烫很甜很贴心,是温暖的熨帖,像那个老人,可以留得住时光的味道的老人。多么好的老人。然而,自己……林小喜捧着热可可,哽咽着滴下一滴泪,想用手背拭去,却发现越拭越多……满园的丹桂都开了,黄灿灿的红,浓郁的香甜,这个城市有著名的桂花酒酿圆子,不久也要在大街小巷飘香了吧。
      林小喜想回家。带上这个城市的月桂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