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迷雾中的朝代:君主被称为“后”的夏朝 ...

  •   周天子是以“王”自称的。然而,武王伐纣,所谓的“商纣王”却不是商代末代君主帝辛对自己的称呼,而是周对帝辛带有贬义的称呼。商代君主对自己的称呼是“帝”,而不是王。

      那么,更在周、商之前的夏朝呢?夏朝君主是以“王”,或是以“帝”自称呢?

      都不是。

      夏朝君主称“后”。《竹书纪年》记载,夏代多位君主前冠以“后”字,如“后启”、“后羿”、“后少康”、“后桀”等。

      其实,后的本意就是君主。后的甲骨文见如下图片,左边是权杖,右边是口,合起来便是发号施令的最高权力者。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也就是说,崤山有两座陵墓,南边的陵墓,就是夏朝君主皋的陵墓。皋是夏朝的第十五任君主,生卒年不详。

      虽然《史记》、《竹书纪年》等史书都对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有所记载,但至今却并未在考古上,板上钉钉地证实夏朝的存在。

      殷墟的发现,向世人揭示了灿烂的商朝文明,同时也出土了有字甲骨约15万片。这些可以辨认出的甲骨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商朝的世界,一个崇拜神灵、祖先,大事小事喜欢占卜的朝代。

      有一点比较奇怪。甲骨文中多次提到商汤,也就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但却从未提到他“伐夏”或者是“灭夏”的事。如果商汤推翻了残暴的夏桀,为什么不对这个功绩大书特书呢?

      史书上记载的夏桀的亡国过程和商纣很是相似,也各宠爱一位祸国美女,她们的名字分别是妺喜与妲己。这种相似性,甚至引发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夏朝是周朝“创造”出来的。原因就是,既然商能推翻残暴的夏桀,为何周不能推翻残暴的商纣呢?

      另一种观点则是,在商以前,确实有夏的存在。但是,夏并不是一个朝代,而是一个普通的方国。而商朝才是第一代拥有影响力的中原共主。

      这些观点的确让人难以接受。毕竟,夏朝的记载见诸于《史记》这样严肃的正史,又见诸于《竹书纪年》、《尚书》等典籍。

      让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先商文明出土了,比如三星堆遗址,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夯土建筑基址,出土的器物有铜器、陶器、玉器、象牙器等,并有陶文,可惜的是,并未被破解。

      二里头无疑是先商文明,但她是否就是夏文明呢?

      许多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城斟鄩的所在地。但也不少考古学家持存疑态度,因为二里头还未发现,能像殷墟一样,证明自身的系统文字。而且,有意见认为,二里头遗址的第一、二期是夏文化遗址,第三、四期是商汤都城的遗址。

      夏朝,犹如一位带着面纱的少女,引起我们的无限遐想与迷思。

      随着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她的面纱终究会被揭开,而她的面容,也终究会显现在世人眼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