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苏宛被捂得喘不过气来,只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站都有些站不稳了,便退了半步靠在石岩上。

      她还没定下神来,忽地听到石岩外传来碎乱的脚步声,约莫能分辨出是有几人跑了过来,嘴里还在骂骂咧咧着。

      “明明看到他向这边来了,那狗东西又躲哪去了。”

      “他娘的,又给他跑了,溜得够快的,下次得把他腿给打断,看他还怎么跑。”

      “罢了罢了,先回去吧,下午再堵他。”

      即便苏宛晕得眼前还冒着星星,她也依旧能听出来,那些人话里的“狗东西”诚然便是捂住她嘴的这人。

      她抬眸看向眼前举着手覆在自己嘴上的人,一双杏眸睁得大大的,明目张胆地打量起这人来。

      这人看起来比她只长个一两岁,通身学生打扮,长相清秀俊冷,眉目生得极好,只是身形比常人瘦上不少,双颊甚至有些许凹陷,苏宛往下一瞥,便能看见他节骨分明的手,和细削苍白的手腕。

      不过,虽说他看起来瘦弱无力的,按在苏宛嘴上的手却力道不小,都能令她感受到脸颊上隐隐传来的疼意。

      苏宛上上下下瞧了一圈后,又将目光落回了这人的眼睛上。他有着一双似潭水一般无波的眸子,这会看见了她直视的眼神,眸底愈发含着深意起来,似是警告一般,看得苏宛有些凉意,便撇开了眼。

      此时外头已经没了什么声响,周遭安静了下来,苏宛见人还不放开自己,径直瞪了眼去,张口含糊着吐出“放手”二字。

      踌躇了一会后,对面这人才松开了手,略带警告地道:“他们还没走远,能听见,小点声说话。”

      在苏宛眼里,这人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小生,她自是不会被唬住的,撇撇嘴道:“这位公子,你躲人便自个儿好好躲,捂我嘴做什么,那些人要寻的人又不是我,我出去了又能如何。”

      “你不是书院的学生?”这人凝视着苏宛,看了眼她的穿戴,答非所问。

      苏宛举了举手中的食盒,食盒的盖子一歪,露出了里头的粥,她紧忙盖了回去:“我在庖厨当事,正要给郭管事送东西去呢,被你耽误了好片刻,若是晚了,可得要被责罚的。”

      顿了顿,她又道:“我刚可没暴露你,再说你既然知道我不是学生,这书院里便没几人认识我,这会可放我走了罢。”

      对面的人点点头,还没等苏宛动身,提步比她还先离了去,倒像是他急着离开一般。

      “什么人啊。”苏宛一腔怨气发作不出,小声抱怨着。

      她揉了揉自己被按红的脸,又锤了锤站僵了的腿,重新找起路来。

      大概是方才耽搁了一下之后便快到用午膳的时间了,从石岩旁出来后,苏宛发现路上的人多了不少。

      她再不敢自己一个人胡乱瞎走,紧忙逮住了几个看着好说话的小厮问路。

      这回方不出半刻苏宛便找着了郭管事的屋子,待郭管事召她进屋后,她毕恭毕敬地将食盒呈了上去。

      郭管事揭开食盒看了眼,四四方方的盒子中搁着好几碗色香味俱全的茭白粥,大约是把他家中妻儿的份量都算上了。

      他暗叹这苏宛看似天真单纯,不谙世事,这办事办得还挺通人情事故,满意地点点头,关切问道:“苏姑娘几日后便是打算做这茭白粥与其他人比拼?”

      苏宛颔首道:“回管事,正是。”

      郭管事缄默下来,苏宛本有些不怕他了,这会见他板正着脸色,食指一搭一搭地敲着桌案,忽然觉得他又多了几分威严。

      过了会,他才开口道:“这茭白粥清热解暑,在这时节喝可谓十分爽口,自是不错。只是学生们读书辛苦,胃口不佳,怕口味单调了些,比其他菜更易觉得食欲索然,若能再多一分味道,便是极佳。”

      郭管事吃过不少大大小小名家菜品,口味自是刁钻,一下便点出了这茭白粥的不足,但也不过多偏帮苏宛,点到为止。

      苏宛没想到郭管事会提点自己,愣了一会,才连忙道谢。

      郭管事又道:“比拼厨艺当日将在食堂当场烧菜,用的皆是庖厨的厨具,听说苏姑娘这几日都在庖厨待着,如此勤奋,想必不会出什么差错。只是届时将有不少人旁观,苏姑娘无需紧张,沉心于自己的手艺,相信定能好好应对。”

      “是,多谢郭管事指教,我定谨遵教诲。”

      见苏宛甚为乖顺懂事,郭管事又生了几分逗弄她的心:“苏姑娘今日这粥的味道,我可记下了,待四日后再尝上苏姑娘的粥时,发现今日我费的这一番口舌竟毫无用处的话,我可会直接让你端起锅走人。”

      听见这话,苏宛吓得一哆嗦,干笑着退了出去。

      此后四日的时间里,苏宛将郭管事的话铭记在心,一直闷在庖厨里,一遍遍地改良做法,将茭白粥做了一锅又一锅,做多了便分给在书院当事的各人。

      倒也奇怪,被分到好几次粥的人本怕吃多了会腻,又不好推辞,却发现每碗皆是不一样的新鲜口味,美味无比。

      于是乎,这几日下来,苏宛不仅做起这茭白粥可谓是炉火纯青,还将书院各处的人认识了个七七八八,每每一进书院走几步便会被人拉至一旁,寒暄上几句。

      一晃眼到了比拼这日,隔壁婶子养的几只鸡早早就打起了鸣,苏宛一晚好眠,听见鸡鸣便起了身,收拾一番后赶去了食堂,打算熟悉一下今日比拼的场地。

      食堂早已被布置得与往日如同两地,十分富丽堂皇,门口还挂着大红锦缎,若不是牌匾上还写着食堂两个大字,苏宛还以为是自己走错了。

      这场面哪像什么厨子比拼,说是哪家小姐在这比武招亲也不为过,看来这郭管事就喜欢这些繁缛华丽的东西。

      进了堂内,平日里学生用膳的桌椅被小厮们撤至一旁,正中搭着给苏宛他们四人使用的灶台,比庖厨里的虽小上一些,但更为精致小巧,对于苏宛这种身材娇小的厨子来说,要易于上手不少。

      苏宛提步走到灶台前,虽还未开始比赛,但一站上这灶台,心里便莫名紧张了起来。

      不过很快,她拿下这比拼的决心便让她冷静了下来。

      “苏妹妹,你来得好早啊。”

      苏宛正走着神,听见有人喊自己便抬起眼来,见小丽挎着个小竹篮,从门口走了进来。

      小丽比苏宛年长两三岁,这几日也来过几次庖厨,这么一来二去的,便和苏宛还算熟稔,唤她一句苏妹妹。

      “小丽姐,”苏宛立马热情地迎了上去,伸长脖子看向小丽腕上的竹篮,“你这竹篮里放着什么呀?”

      小丽笑着摇摇头:“这我可不能告诉你,我家那糕点铺子,可就靠这竹篮里的东西才撑起来的,若是传出去了,生意可就要做不下去喽。”

      苏宛将脖子往回缩了缩,压下心中的好奇道:“好罢。”

      两人又闲谈了半晌,见食堂内的人陆陆续续多了起来,便噤声退至了一旁。

      没过多久,郭管事等等几位掌管庖厨和食堂的大人也有说有笑地踏入堂来,四周便安静了下来,恭顺得等着几位大人坐定,开始今日的比拼。

      坐在上座的郭管事抬手饮了几口茶,挥手道:“来人,上食材和厨具。”

      他话音刚落,几个小厮便从偏门碎步走来,步履整齐,动作划一,前一位小厮将厨具一一摆放妥当,后一位小厮便将食材搁置好,麻利地又退了下去。

      苏宛正要被这训练有素的场面惊得出声喝彩,却见周围人倒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便闭起了嘴,暗叹郭管事训人之术了得。

      “好了,几位可以去灶前检查食材及用具了,若无甚缺漏,即可向我身旁的小厮示意,开始这第一轮的试菜环节。”

      郭管事环视了一圈,见大家都凝神听自己说话,满意地继续道:“这试菜环节,是给我们管事几人尝尝菜而设的,试完之后,我们皆会给出建议,尔等自可掂量掂量有几分把握。若是做得不好,我们会即可喝令走人。”

      见郭管事神色严肃,正走向灶台的苏宛想起来他上回说的话,不由得抖了抖,站得都更直了。

      她敲了眼正中放置的几个饱满的茭白,旁边还有一张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赫然是她的位置,便走了过去。

      食堂采购的食材都是新鲜上乘的,还准备了不少应急的备用食材,苏宛在自己的灶前将备好的东西一一仔细看过,确认没有差错后,放了几分心。

      她的食材少,检查起来比别人快些,向小厮示意自己的东西准备无误之后,便趁着其他三人还闷头数着食材的空当悄悄东张西望起来,刺探刺探敌情。

      还真和刘婶说的无二,小丽的食材皆是些面粉和果子,想必是做些从她爹娘那儿学来的糕点。

      小林的食材里最令人瞩目的便是一条大鲈鱼,十分新鲜,还在水桶里自在地游着,丝毫不知自己将被抬上砧板的命运。

      而那小涂的食材可谓是荤素兼备,看起来也是道考研手艺,口味丰富的硬菜。

      不难看出,大家都对这次比拼甚是看重,准备十分充分,苏宛这刚放下的心又提了几分。

      她顺了几口气,脑中回忆起这些日苏强的咳嗽又加重了,脸上再不复往日的意气风发。不论如何,这书院的厨子她必全力相争。

      “行了,”郭管事见众人皆无异议,放声道,“两刻钟计时开始。”

      他身旁的小厮将准备好的香柱点燃,四人便当即悉悉窣窣动起手来。

      座上的这几位大人看起来就年事已高,想必是平日里珍馐美馔吃了不少的,一个个用锐利的眼神打量着四人的动作,还不时交头接耳一番,时而点头,时而凝眉,瞧得人更是紧张。

      苏宛被这几道目光盯得像是在考场被监考的学生,更是不敢含糊,低头凝神将食材一个个熟练地处理完了,然后将那肉沫菌子放入锅中,动作干净利落,有条不紊。

      旁边的小林正在切鱼,传来刮鱼鳞和剁鱼骨的咚咚声,围观的小厮有不少为他叫好的,苏宛听得尤为清楚。

      她却恍若未闻一般,见汤底已煮好,又将处理好的茭白和大米依次倒入锅中,合上盖后,马不停蹄地拨弄着柴火,将火调小。

      苏宛的这茭白粥虽说步骤不多,动静也小,看起来比旁边三人的菜做起来要简单不少,但考验在食材的搭配,火候的控制,这几样皆是需要成年累月的经验,才能发挥出极致的。

      她在这儿闷头摇着蒲扇煮着粥,毫无声响,上座的大人们和堂里围着的其他人全被其余三人吸引了目光,一会看小丽捏出形状各异的糕团小点,一会儿看小林调制锅中的鱼,一会看小涂落刀成风。

      专心盯着灶下的苏宛倒也没在意,嘴里碎碎地数着时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