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耿耿于怀,这并不是多么美丽的词汇,但我却总想这是不是在暗示,耿耿与余淮最终会永远记住对方,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虽然它不褒不美,但对于耿耿来说,是何其的幸运,若有一个人的名字可以和你的名字合成一句诗,合成一件事,合成这样一个成语,被别人不经意的说出,而那个人有时让你不禁留住眼神的人,谁还管它是否动听与美好,只会记得那份心动,偷偷的暗示自己,看,这就是缘分,就是命运,这种巧合也并不是你与每个人都能轻易成就的!
如果二熊没有早上学或晚上学,没有留级或者跳级,那我们应该同岁都是经历了非典的中考,赶上了高峰的高考,又直击了就业大军的准毕业生,一样的环境使我对这文有了更多的共鸣,更深的感触。
我与耿耿的命运何其相似,我们同样在一所省重点,却是普通班,我们都有一个同桌,他是班里的第一名,他虽不叫余淮,但他们都闪闪发光,他能打入年级前二十,能让我骄傲的告诉别人,看,他是我们班的。在那样一个以成绩论英雄的地方,他仍然可以像一个骑士一样冲锋,让别人仰视。
但我却不是耿耿,她可以放稳心态,谈笑自如。可以为他拍照对他笑,而我是那么的在意成绩,不放松自己一秒钟,常常在崩溃的高三想,学校领导为什么不把他调到重点班去,在这里刺激我们,就像那毒辣辣的太阳,我可以捧水洗脸,可以站在空调出风口处来躲避一时,但终要面对水挥发后的燥热,重要回到他旁边接受那太阳的折磨。
直到有一天,我可以离开那个教室离开学校,才发现与那样一个人同桌是何其的幸福。我忘了二熊在哪一章说道,余淮的路那么长那么远,而耿耿只能陪他一段然后看着他远去。余淮大学将去哪里?会不会跟我的同桌一样去了北大。是的,他最后还是爬上去了,我狠心的去了川大,很多朋友都问为什么放弃北京,离家很近,又有那么多好学校,而去了那么远,原因我无法说明,真的无法说出口。
现在我仍然记得他与我说的生化危机,记得他跟我讲的网络游戏,更记得汶川地震后通信切断,无法与外界联络的时候,他打过来的电话,偌大的操场我相信那是第一个从外面打进来的电话,也许是很巧合的赶在了恢复通信的那一秒,也许是他不停地打,但它确是第一个。早于我的父母,早于我的闺蜜,那是直面死亡后,我第一秒回神,然后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我想我一定吓坏了他,后来几天他的电话都会陪着我。北京与四川那么遥远的距离,我却认为那是我们最近的存在。
二熊,耿耿与余淮会怎样?会最终成为回忆长河中微不足道的一滴水吗?会在未来某一天想起他的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样子呢?我真的希望不是,希望他们成为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伙伴。
一切尘埃落定,我签了上海,他要远征美国,那个对我来说遥不可及的名校,我仍只能看着他的背影,笑着听别人说他怎么优秀,但年少的他永远在我心中,那个我很凶但他笑的很傻的的年华,今年夏天也许会是最后一次见他,跟余淮一样某一刻会被我整的不好意思,会露出少年一般的腼腆。
我的第一篇长篇,只能说二熊的文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回忆,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思念,让我又回到了那年夏天,高中的教室,嗡嗡作响的电扇,还有那个太阳般的人在我旁边,只是现在我才后知后觉的知道,原来我并不讨厌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