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记得姑娘曾要将满屋珠玉赠与在下,感念姑娘错爱,在下仅取一小弯刀即可。”说着,一挥手,镶宝石的弯刀便嗖得飞到他的掌心,黑衣人扯下腰带上的福禄玉佩放在桌上;“当然,点心也不白吃,这个权当饭钱,姑娘家,还是要福禄傍身的好。不要整日打打杀杀。”
      不等沅孺说话,黑衣人窜上窗外的老梧桐树,消失在夜色中,沅孺跺了跺脚,从牙齿里发出一声“有毛病!”
      远处的一所宅院,黑衣人赤着上身,旁边的侍从一遍包扎一遍道:“主子你耽搁太久了,我都叫好几声了,猫头鹰都被我引来了。”
      “平泽去查查农家,我怎么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出了个身手不错的姑娘了”黑衣人扯了下唇角,没有刻意涂暗的脸上浮现一丝玩味,平添了几分俊俏:“好似师承玉琼宗。”
      “许是他家六姑娘”对面年纪稍长须发浓密的长者道:“梁国公韬光养晦,还曾上书请辞世袭,其实还不是因为嫡出无人?前途无望。嫡系人丁稀薄,世子早亡,幼女送往的便是玉琼宗。”
      “农家老六?农家。。。。似乎也不错”黑衣人无名指轻轻在桌子上敲了敲,看向长者道:“秦先生,老二的事,近期去办,如今卷宗已落入我手,他们,便是百口莫辩了,平泽,去告诉大表姐,今年花朝节办的盛大些,我也去。”
      二人颔首后,只听座上之人又说道:“平泽去把温香唤来守夜。”
      二人依次告退后,屋外长廊上,平泽小声说道:“主子向来不近女色,今日唤温香姑娘前来,难道是?”
      秦先生摸了摸浓密的胡须道:“主子之事,岂是你我能妄议的?以主子的年纪,别的哪个府上不是妻妾满满?暖玉温香又是自小服侍的,这是好事,你速去传唤吧。”

      沅孺忐忑了两日,这日早膳刚过,歪在塌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着书。杵月一溜烟跑进院,见嫣然正在屋门外修剪腊梅树,忙上前扯了她的袖子道:“姑娘吃罢没?我刚听阿乧说,明二公子去绣庄了,要赶紧告诉姑娘。”
      明二公子?嫣然听到这个名字立马放下手中的缠丝花剪,同杵月一道笑呵呵地进门:“姑娘姑娘,好事了,明二公子去绣庄了?”
      “明师兄?”沅孺腾地坐起身,不知翻到哪里的书本往塌上一扣“杵月来给我梳洗,嫣然去厨房选些点心。。。。罢了,还是让院里那些叫花儿草儿的小丫头跑一趟吧,嫣然你先把我那件新做的兔毛比甲找来,还有过年得的那套红珊瑚的头面。”
      沅孺一边吩咐着,一边拿起铜镜仔细打量。每次拿过铜镜都会感叹老天待自己不薄,虽然没见过自己爹妈和祖母,但是以老国公那个糟老头子的基因,和自己亲姑母家的二丫头的样貌对比,自己能长成这样,实属难得。虽然不是什么倾国大美人,但稍做打扮,在府里就是拔尖的,若刻意装扮了去,在玉琼宗乃至放眼整个京城贵女们,也算是出类拔萃,微微倾个城还是可以的。
      琉璃街紧挨着南街,比南街要小很多,南街寸土寸金,琉璃街便更适合居住,很多南街的商贩们,都会选择在附近纸坊街,琉璃街,廊桥巷等购置宅院,沅孺的绣坊便是前头经营,后院居住,后院连着探花胡同,与绣坊隔开又可自成一处宅院。
      说起来这个绣坊,是沅孺祖母的嫁妆之一,当时沅孺被送往玉琼宗,她远嫁的姑母连夜赶回,跪在祠堂对着老国公夫人的牌位,从如夫人手中要了几处庄子、铺面,全交到萧妈妈手中。也是自此,这个远嫁定州的都司夫人,再也未登门。如今一晃十多年过去,萧妈妈念及沅孺姑母的好,逢年过节必差人去探望,定州那边,也是每两个月必到玉琼宗送东西。沅孺与表哥表姐的关系,比自家同辈好很多。
      因着沅孺的身份,进出府很是自由,国公府十二三岁的姑娘,出门仆妇丫鬟要跟四五个,沅孺特地找了萧妈妈外出的马车,就带了杵月和车夫,径自前往琉璃街。
      说起沅孺的明师兄,也是玉琼宗长住的官员之子,说起玉琼宗,原名双雪宗,就是个普通的江湖门派,较其他江湖门派离京城最近,老宗主有从龙之功,又与当时的玉琼公主暗生情愫,却因早已有家室,尚不得公主。玉琼公主为其守身二十载,并诞下一子。后老宗主暴毙而亡,宗主夫人也随之而去,玉琼公主便带着儿子执掌玉琼宗。多年过去,玉琼公主早已薨逝,玉琼宗在江湖上却却愈发如日中天,有些官员为了讨好皇室,会送自家孩子到玉琼宗中挂名,每年去五六个月,像沅孺这种幼年直接送到玉琼宗的,也就是赵明恒了。
      赵明恒年长沅孺五岁,可谓是看着沅孺长大的,沅孺打记事起,便跟着赵明恒了,当时赵明恒的父亲还是个七品编修,赵明桓兄弟三人,五岁的时候生母亡故,父亲与母亲伉俪情深,立誓不再娶妻,他倚重长子,怜爱幼子,又怕三个儿子自己教养不好,就把五岁的老二送往玉琼宗,这十几年过去,他已是翰林院从四品的侍读学士,也又有了续弦,还得了一个女儿。当时赵明恒还嘲弄地告诉沅孺:“什么伉俪情深,都是骗人的,我娘才过世七年,我就又得了个妹妹!世上最不可信的就是书生的话,小沅孺长大一定不要嫁给读书人!”
      我要嫁的,一定是最帅对我最好的明师兄啊!沅孺换了的这个芯,第一个见到的,便是十二岁的赵明恒,他是无论自己做什么说什么都相信并且都会支持自己的师兄啊。这么多年的感情,沅孺甚至已经给将来孩子的名字都已经取好了。
      沅孺从探花胡同下车,进了宅子,果然发现赵明恒在屋里看着几个新绣的花样。
      “明师兄!”沅孺脆生生得喊了一声带着笑意问:“你怎么想着来找我了?”
      “你这个没心肝的丫头”赵明生笑着刮了沅孺鼻子:“在宗中我就告诉过你,今年也是要回京城的,你若在府里有任何事,记得到我家送信。好乖乖,我从年三十等到昨天,也没见你送个信来。”
      “你每年都说要回京城回京城,从来都只是说说,谁知道你真要回来!我可是第一次在京城见你!不管,你今天要带我玩一整天!”沅孺拽着赵明恒的衣袖摇晃着。
      “今天不成,明日,明日一早我来接你如何?”赵明恒宠溺地看着沅孺:“今日我亲姨母要来,我出来给她和表姐妹寻些京城的新花样。”
      “原来你来绣庄找我,是为了你的表姐妹!”沅孺微微低头,不怀善意地抬眸看向赵明恒。
      “你想什么呢!”赵明恒哭笑不得地看着沅孺:“我父亲升了五品的翰林学士,姨母来贺,表姐二月要出阁,表妹六月要小定,毕竟是我亲姨母,不常进京,托我寻些京城的新花色,也好长脸面。”
      “你表妹就要小定了,那你,,,?”沅孺眨巴了眼睛“师兄你已经要十十七岁了”十七岁搁这个时代,儿子都有了吧。
      赵明恒嗤得笑出了声,挑了挑眉梢,凑到沅孺耳边:“师妹这是在暗示我什么?难道师妹不知,我已心有所属,奈何此人年岁尚幼,门户颇高,若我贸然前往,只怕被她家长辈棍棒相待。”
      “怎么会!?”沅孺抬头,“不是,我的意思是。。。”
      赵明恒忍笑道:“父亲与宗主已商议好,年后我就要去锦衣卫了,直接做百户,以我的身手。。。”
      话还未说完,沅孺忙打断:“锦衣卫是什么地方!你不要命了?”
      “打我进玉琼宗,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赵明恒正色看向沅孺“何况锦衣卫办案,谁都给三份薄面,升迁又快,不然我一介布衣,怎好去公府提亲?”
      “可是。。。”
      “好了放宽心,师兄我身手矫健,大过年的你能不能想我点好的”赵明恒一边说,一遍随手选了几匹绣好新花样的布匹,又唤来随身的长随五斤,和杵月一起收拾布匹。
      沅孺便不再说什么,递过了食盒:“这可是我选的点心,这国公府什么都不好,就这厨房真是个好地方,李妈妈真是好手艺,想吃什么都能给我做出来,赶明儿我出阁,就把这李妈妈要来给咱们做饭如何?”
      “姑娘慎言!不知羞的啊?”这话被选好布匹赶来的杵月打断“萧妈妈还好没来,虽说明二公子不是外人,可这话送姑娘嘴里说出来。。。。。”

      “哈哈哈哈,不妨事,她若是哪天大家闺秀起来,我还不习惯呢!”赵明恒说着,拿起食盒里的点心,连连称赞。

      “公子,”五斤从外面走进,“老爷传话让速速回去,说刘大人来了,布匹的事,不着急买。姨太太近期都住在京郊,过几日再送也成。”

      二人对视,赵明恒正色道:“刘大人乃锦衣卫的同知,我的事,可能要提前了。”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白玉发簪:“这是前天整理母亲遗物发现的,玉色上乘,虽说比不得你那些红珊瑚,但总比之前送你的珠花强一些。”
      沅孺咧开嘴笑了起来:“师兄你还记得珠花的事呢?这簪子我会常戴给你看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