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联姻 ...


  •   1928年,浙江绍兴,宋家老宅。

      阔大的正厅内,一位身着黑金纹西装的年轻人,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面色肃穆地站在正厅中间,梳的一丝不苟的黑发因为情绪的激动不合时宜地散下了几根,怏怏地垂贴在鬓角处。

      宋景此刻无法顾及所谓的孝悌礼节了,他厉声辩道:“父亲,母亲,之前是在爷爷的压力之下,你们做出如此举动,算我理解,但现如今爷爷他老人家早已西去,你们为何还不肯接纳辞伊?”

      看着平日里乖巧孝顺的儿子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举动,宋夫人面色唰地急转直下,愠怒道:“这就是你同父亲母亲说话的态度吗?”发髻上盘插着的金鵉凤钗随着她拍桌的动作幅度齐整地晃荡着,发出叮叮的碰撞声。一身大红色的曳步旗袍上绣着一丛丛硕大的杜鹃花。

      身旁坐在太师椅上的宋老爷也坐不住了,连连细声安抚。

      “无论如何,我都会把辞伊接至身边照顾。”宋景看着眼前的场景只觉得心内一阵郁结,先一步撂下话便转身迈出了正厅。在外等候多时的裴子明看到宋景面色凝重的走了出来,凭他多年跟在宋景身边的经验看来,这次八成是碰了壁。心下有了答案,思觉不便多言,只好悄悄跟上。

      “子明,给我买张明日去绍兴的车票,此次我定要把辞伊接来身边。”宋景突然出声,打破了一路的沉寂。

      “好的少爷,我立刻去办。”说罢,裴子明小跑着离去了。

      此次出行,目的就是把宋景的亲妹妹,名唤宋辞伊,给接至身边。前段时日,他收到一封来自绍兴平家村的信件,是妹妹宋辞伊寄来的。一如往常般,他拆开信件,想查看妹妹的近况,平常辞伊总会长篇大论,譬如大到村子的变化,小到每日的吃食,细数下来也免不了费上几张纸。但此次信件只有一张薄纸,寥寥数语,却饱含千斤重般,无声地重击在宋景的心上。

      信中内容很短,仅一句话:大哥,我阿娘没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宋辞伊是宋景的亲妹妹,当年宋老太爷早年靠茶叶发了家,利用所处的天时地利,创办了鼎云茶叶,这些年来,早已成为了江浙一带的老口碑好茶,经销各处。宋老太爷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女儿们早已嫁为人妻,三个儿子,分别为,福祥,福瑞,福安。这宋景的父亲,宋福祥,是长子,但性格软弱,不如下面两个弟弟那般精明能干。老二宋福瑞,是极其有野心的一个人,至于老三,志不在此,每日只顾着研究他那房梁架构,两耳不闻生意场。

      宋老太爷年事已高,有意将大权交予老二。这一切,宋景母亲早有所准备,她怎可眼睁睁地看着老二抢走属于他们大房的权益。虽为一介女流之辈,但宋景母亲心狠强势,头脑灵活,娘家亦为商贾之家,从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之下对经商之道也颇有自己的见解。

      她成为了宋景父亲背后真正的军师,时时提点着宋大老爷,阴谋阳谋,只要能讨宋老太爷高兴,让鼎云获利更高,她通通试过。

      好在她所做的一切被宋老太爷看见,成功为大房争取到了本属于长子的权利。

      可惜好景不长,宋大夫人当时怀上了宋辞伊,时局动荡,经济不稳定,百姓能吃上饭已是不易,莫说品茶这等闲趣的饭后活动了。

      鼎云茶叶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病急乱投医的宋老太爷请来了神婆,这请神婆的主意还是宋二老爷提的。这神婆来家里神神叨叨的拿着根艾草条四处鞭打,像一只穿着艳丽的无头苍蝇。突然,像是寻着什么般,她猛然间睁开微眯着的双眼,指着站在一旁的挺着孕肚的宋大夫人,大声呵道:“大凶!此乃大凶!”

      宋大老爷一听,急忙上前喊道:“你这无知悍妇!乱说些什么!”

      “诶,大哥,你先别慌啊,总要先听听神婆说了些什么吧。”宋二老爷气定神闲的说道,一只手状似无意的拦着宋大老爷。宋大夫人眼神也不住地示意着他不要轻举妄动。如同一只落败的大公鸡,宋大老爷退至一边,并未再多言。

      神婆对着宋老太爷一众人神乎其神地说,宋大夫人肚里的孩子跟宋家相克,是灾星,不能留在宋家,正是因为这个孩子的存在,鼎云茶业才会日转急下。宋老太爷对此深信不疑,加上宋二老爷在一旁煽风点火。当即下令,这孩子,不能留。

      宋景母亲,一句话也未辩解,只是回房静坐着,吩咐贴身佣人去寻产婆和大夫来。她下意识摸着撑到变形的肚皮,差不多是时候了,她心想。

      1911年的一个冬夜,宋辞伊出生了,比预期提早了半月。宋大夫人强撑着坐起身来,望着产婆怀里的孩子。产婆见她想看孩子,笑呵呵地祝贺着:“恭喜啊夫人,是个漂亮的小千金呢,您瞧瞧,这小脸红扑扑的。”说着便要将孩子抱到她跟前,好让她看个清楚。

      “不必,这孩子你寻个地方,把她丢了便是。”宋大夫人面色苍白平静,微颤的声音却出卖了她,一看,她就不知道她是否还能狠下心来。讽刺的是,她听到是个女儿时,心中竟闪过了一丝庆幸。

      起码,起码不是儿子,一个女娃换丈夫和儿子的坦途,也算值得。她想着。

      产婆听到这个要求,一时呆站着不知如何是好,看着同样站在床侧伺候的佣人,佣人也于心不忍一个刚出世的小娃娃就这样被丢弃,自生自灭。

      情急之下,她猛然间想到了个合适的归宿,试探地对着宋大夫人劝说道:“夫人,我有个主意,我老家绍兴平家村的表嫂,丈夫死了好几年了,她年纪也不好嫁人,一直守寡至今,身边也没个一儿半女的,倒不如把小娃娃抱给她养着。”

      末了,她还不忘自以聪明的补充一句,“她家那口子,也姓宋。”

      “也好,今晚就将她送至你表嫂家,你一同去,顺路去购置些孩子用的,去让账房拨笔款子,一齐带去,算是我给她照顾孩子的辛苦费了。”说完,她便侧身躺着歇息了。

      产婆和佣人见她没有要继续交代的意思,便不好再打扰,于是抱着孩子先走了。只是佣人又折了回来,迟疑道:“我和我表嫂都是乡下人,孩子这名字,夫人您看......”

      “就叫辞伊。”辞伊辞伊,她是被宋家舍弃的孩子。

      自此,宋大老爷和宋大夫人从未见过这个孩子,说来可笑,自从宋辞伊被送走后,宋家的产业也开始逐渐的好转,这让本对大儿子一家颇有微词的宋老太爷也回心转意不少,加上近些日子,宋大老爷前前后后为生意上的事情忙里忙外。宋大夫人这一举动,可谓是坐实了他们大房在整个宋家的地位。

      而后几年,时值宋景十一二岁,突然有一天,家宅后门被母亲身边的佣人黄姐悄悄带进来了一个穿着满是补丁的妇女,年纪约莫五十左右,当时他正蹲在后花园的假山池旁喂鱼。见两人紧张兮兮的模样,好奇心驱使着他偷偷尾随在两人身后。眼看着两人进了母亲房间,宋景也猫腰跟了上去,偷偷趴在门框上听。

      隔着一道木门,只听得见妇女断断续续的哭泣声,和黄姨不断让她注意的提醒声。

      “夫人,我是真走投无路了才来寻您的,近些年乡里村霸横行,地里收成也不好,茶馆生意也只够勉强吃上几口饭,加上辞伊她从小身体就不好,最近天冷,可能是受了寒,又发起了高烧,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了。”她低着头,克制的呜咽着,多年来的苦难让她连悲伤时都只能低声下气。“就算,看在......看在......辞伊也是你女儿的份上......”

      “住嘴,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种道理难道还要我教你吗?”宋大夫人失了往常的姿态,起身拍桌道。

      现如今宋老太爷尚健在,要是让有心之人听到她们大房还跟这个女娃有牵扯,势必会被拿出来做一番文章,那样的话,她这些年的煞费苦心岂不全部付之东流?

      自觉失态,她稍微整了整微皱的衣襟,冷冷道:“黄姨,你去账房拨点银钱给她,算我账上,以后就莫要再寻过来了。”

      听到这句话,跪在地下的妇人如获大赦般不住地朝宋大夫人磕头道谢。这一切都被门外的宋景听的真切。他打小就记事早,不过四五岁冒芽般的年纪,他就记得母亲挺着个大如皮球的肚子,宋景用白胖的小手抚摸着母亲的肚子,天真的问道:“妈妈,你的肚子为什么鼓鼓的呀?”

      而母亲只是笑着解释道,他马上要有弟弟或妹妹了。再然后,妈妈的肚子变回了原样,他的弟弟妹妹也没有出现。原来,竟是被送走了。

      宋景悄然离开,等妇女走至后门离去时,乍然间被吓着了,此刻眼前正站着一个半大高的孩子,朝着她说道:“阿姨,能告诉我,我的妹妹在哪里吗?”

      他要到了宋辞伊家庭的住址,因为当时没有纸笔,这串住址一直被他牢牢刻在心里。时过境迁,爷爷离世,兄弟分家,这一切都被时间这双枯老的手推着向前走。宋景也长成了大小伙子,他也一直偷偷记挂着远在一方的妹妹,时时背着家里人坐车去看望。万幸,妹妹也喜欢他这个哥哥。

      之前宋辞伊尚且能依靠她的养母过活,而如今,她孤身一人,尚未有安身立命之本。他这个做大哥的怎可视如不见。

      他计划好了,等他陪辞伊处理完她母亲的后事之后,就带辞伊离开,去上海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也能有余力照顾她,尽自己作为一个长兄的责任。

      宋景见院子里四下无人,轻叹了口气,抬头看了眼方方正正的回廊式庭院,宋宅是典型的苏式宅院,大气奢华。假山上的水流仍缓缓地流淌着,池里的金鱼欢快地摇摆着它们鱼尾,宋景瞧着越发觉得悲哀,苦笑道:“一方池鱼,被困此处依然快活如常。”

      而他呢,他该如何是好,宋景悲戚地想着。

      在这偌大的宅院,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压抑着一切

      而他,势必要打破这个局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联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