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华裳 ...
-
到了去兵部报道的日子,李九娘起了个大早,乌黑的长发整整齐齐挽了个纂儿,插着太后赐的那根金累丝镶宝石云形簪;身上穿白绫对襟袄,大红遍地金比甲,下着密合色挑线穿花凤缕金裙子,打扮的十分华美,看起来像是要参加宴请的大家小姐,怎么看也不像是要去兵部报备的样子。
李夫人看了不由蹙眉:“怎么穿的这么张扬,还是去换一件低调些的好。”
在李九娘去报道之前,本当订做官服,但是没有做女子的官服先例,连个样子都没有,去问了兵部,也没给说法,这官服也自然没做成。李夫人想着依照李九娘性子,进宫觐见都没穿成这样过,不知今天这样的日子打扮的这么张扬是为何?
李九娘道:“娘,就算将官服做出来,我也不想穿。我本是女儿家,可那官服却是照着男人的样子做的,我怎么穿得?”
“可你要去军中,本就男人家的地方,穿男子的官服也是应该啊!”李夫人道。
“非也!非也!我是要去军中做官,又不是做男子,为何要穿成男子的样子?”李九娘笑道,“我本就女儿身,就是装的再像,也变不成男子。更何况,今日他们正等着挑我的理,我穿成什么样都是免不了的,不如大大方方的告诉他们,我就是一个女人,而不是一个脂粉气的假小子。反正我这百户可是皇上亲封的,他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吧。”
李大帅不由笑了起来,这丫头倒是聪明!她今日去兵部,必然不会顺利,纵然是规规矩矩的,也会被挑出些错处,那不如亲手送给他们一个。她穿成这样,这样大家就会聚焦在衣服上,兵部的人自然会在衣服上大做文章,从而忽略别处。但是,既然没有女百户的官服,李九娘穿成什么样都不算大错。李九娘能想到这样的办法已经十分不错了,可那兵部周现是个顽固不化的老古董,难缠得很,怕是不一定能让她这么轻易糊弄过去。
李九娘坐马车到了兵部,却被拦在了门外,只说大人还忙着,让她在这等着。
原来,知道李九娘今日报备,李二老爷特意躲了出去,以免人家说他公私不分。剩下的这位周侍郎,平日里与李家就有些不对付,看李家居然为个黄毛丫头求了个正六品百户之职,更是嗤之以鼻,只想着给李九娘个教训。
日头越来越晒,李九娘这样一身打扮却神态自若的站在厅前,实属罕见,自成一道风景。这个时辰,正是各个部门办事的时候,官轿马车络绎不绝,看见李九娘站在那,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不由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看好戏,更有嗤笑之声传来。
快到正午,周侍郎方觉得这威也立的差不多了,也该把她叫进来教训几句才行,便让人喊她进来。当看见李九娘的穿着,不由怒由心起,道:“你居然穿成这个样子来报道?把兵部当成什么地方了?你扑蝶看花的园子吗?”
“回大人,我并不觉得这打扮有何不妥?”李九娘不卑不亢的道。
看她的样子,周现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不知有何不妥?你的官服呢?身为我朝官员,这样的日子里却不着官服,成何体统!”
李九娘道:“那官服是给男子做的,我是女子,穿不了,所以没穿。”
周现看她死不悔改的样子,道:“你等着,我定让上书给皇上,治你个衣冠不整之罪。”
“大人先把我的报备之事办了,再去上书也不迟。”李九娘道,“毕竟我这百户是皇上亲封的,免得皇上问起时知道你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先治你个尸位素餐之罪。”
周现气的手都抖了,指着他“你”了好几声也没说出下文来。
旁边的郎中看了,忙将他扶到椅子上顺气,转头对李九娘道:“李百户,周大人也是对你的一片关怀,毕竟为官和在家可不一样。而且我们周大人是个面冷心热的,你上任的东西周大人早就让我们准备好了,你可得好好谢过我们周大人才行。”这郎中是李二老爷刻意留在这的,为的就怕周现为难李九娘,好去给他报个信儿。可没想到是李九娘将周现气成这样,只好出来和稀泥。
李九娘顺着台阶就下,恭敬的给周现行礼道歉。
看着她恭顺的模样,周现的气才消了些,可还是讽刺道:“你们李家的“为官之道”还真是脉脉相承!”
本以为李九娘听了这话定会受不住激而出言反驳,可没想到李九娘却像没听到一样,老实的站在那。他又刺儿了几句,李九娘还是恭敬的站着,一声不吭,仿佛正认真听着教诲,这倒让周现感觉一拳打到棉花上,使不上力了。只好“哼”了一声,让那郎中给李九娘办理的报备之事,就让她走了。
大家这几日的目光本就在李九娘身上,今日李九娘在兵部的事在一顿午饭的功夫的就传遍了京城。
多数人都笑九娘行事不知轻重,第一天去兵部报道就闹了这么个笑话,果然女子当官还是不行,上不得台面。
可也有些行事出乎意料的人。
李九娘刚到家,长公主府就敲锣打鼓的送来了几匹织锦缎子,几匹蜀锦和一套赤金头面,说是恭贺李九娘。这面送东西的人还没走,那面镇国公府太夫人就派人送来东西,也是几匹妆花缎子,几匹提花绢和几坛竹叶青。接着又有蒋侍郎夫人送来了礼物……一时之间络绎不绝,最后居然皇后娘娘都亲自赏了一套妆奁和几把纨扇。
和其他官员升迁的礼物不同,李九娘收到的礼物都是女子喜欢物件,看着不像是要去当官,倒像是要出嫁。李九娘看着这些礼物十分感激,这些人是在风口浪头上用行动支持她,告诉她,她身后还有那么多女子在。
这轰轰烈烈的送礼行动终于惊动了皇上,皇上招了礼部问该如何办,礼部推说这是天下头一份,没有先例,需得和兵部、吏部商量。但是直至李离京的前一日,兵部、吏部和礼部也还在为她官服的事扯皮,一直没商量出到底该穿成什么样子。
不能穿着官服上任,李九娘心里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也影响不了她激动的心情。
“小姐,孟公子送了东西过来。”春雨拿着封信走了进来。
李九娘接过信,笑道:“我还以为他把我忘了呢!”
“孙小姐刚去,事情那么多,孟公子自然有些精神不济,晚些也是难免的。”春雨替孟襄解释道。
李九娘想着故去的孙小姐,叹了口气,打开信封。出乎她的意料,里面居然没有信,而是装着几张银票,李九娘数了数,两张五十两,五张二十两,一共二百两银子。
春雨看了惊喜道:“孟公子真好,知道我们出门,再多的东西也没有银子实在,就送了这么银子。”
李九娘跟着笑了笑,却又不死心的看了一眼空空的信封。
哪怕说一句“一路顺风”也好啊,居然一句话都没,用二百两银子就打发了本姑娘?
李九娘愤愤的想。
“去给我磨墨!”她对春雨道。
春雨答应了一声,忙去铺纸研墨。
李九娘提起笔,却迟迟没有落下去,又想了想,还是放下了。
春雨奇道:“小姐不写了?”
“不写了,你收起来吧。”李九娘道。
第二日,一大早李九娘就随李大帅一起赶往营州。
李九娘每年都会去营州几次,这路已经在熟悉不过了。但这次却是要去营州上任,又使路边景致添了几分不同。
路上李大帅的亲卫何阳辉简单的给李九娘介绍一下永昌卫的情况。永昌卫不过是个小地方,离营州总兵府八十里路左右,挨着金钩子山,那山翻过去就是北燕,所以位置十分重要。如今的永昌卫千户名叫杨开,杨家与镇国公府有些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杨开除了有些惧内之外,没有什么毛病,所以这千户的位置坐的还算稳当。这杨开为人圆滑的很,是个老狐狸,轻易不会为难李九娘。又提点李九娘除了正常打点的礼外,要另给这位杨夫人挑些礼物才好。
“杨开有个独子,名叫杨大宝,是个混世魔王,如今在杨开手下任了个百户之职。这小子平日里有些混不吝,除了他爹杨大人,其他人都不怕,咱们家大公子他都敢招惹,被大公子狠狠收拾了一顿才老实。晾他也不敢为难小姐,只是咱们强龙不压地头蛇,还是不要招惹他的好!”何阳辉说道。
说完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其他百户的情况,谁和谁有过节,一桌喝酒都费劲;谁又和谁是是光屁股长大的,是过命的交情,……李九娘都认真的听着,她就要第一次以同僚的身份面对这些人了,虽然看在李家的面子上,他们在面上不会太为难她,但是背地里小动作一定不会少,所以万事都得小心谨慎才行。
等他们到了营州,永昌卫的一个姓朱的佥事已经等在那了,李大帅没让李九娘进总兵府修整,也没交代什么,直接让她跟着朱佥事去永昌卫卫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