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丧礼 ...

  •   其实他姐打电话来的时候,他正在玩王者荣耀游戏故意不接的,每次就属她挂电话快,不等人话说完,她啪唧一下就挂了。

      但是又怕回家以后添油加醋告状,还是去对面买瓶水吧!

      孙宇燕龇牙咧嘴地笑着说:“那对不起你了耶!我亲爱的亲弟弟,也不知是哪个不长眼的竟然敢冤枉你,你告诉你老姐,我下次帮你削他。”

      说完笑嘻嘻地赶紧把抓着耳朵的手放了下去,顺便还轻轻揉了揉两下。

      孙宇闻冷哼一声,不怀好意地怂恿道:“道歉就不用了,受不起。我正好饿了,请我吃东西。”

      孙宇燕低头刷着视频,随口回道:“妈刚才和我打电话说不许在外买着吃,二姨妈家快做饭了。”

      孙宇闻在心里迅速斟酌好字句,镇定自若地说道:“我不管,你这简直就是伤了你老弟心。”

      对付他老姐,他还是有一套的,嘴又馋,还喜欢口是心非的样子。

      “行,那我们就去二中门口那,吃的特别多,我都好久没有吃过武大郎烧饼。”不知是自己没忍住诱惑,还是怕她弟弟伤心,俩人一拍即合寻食去了。

      完全忘了半个小时前,自己答应过她妈的事情。

      校门口是两个世界的界限,外面和里面是不同的世界,校门里面是书生意气,校门外则是大千世界!

      每每日头西下,暑气渐消,街头巷尾便活跃起来。

      现在经过整改,学校门口的斜对面规划出几排整整齐齐的摊位,早早的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吃食。

      有铺面的撑开铺面,没有铺面的沿街扯上一溜灯泡,地上扫得干干净净,早早泼上了水,小方桌、八仙桌、长条桌铺上了塑料布,花花绿绿当街一摆,大街小巷便响起了甜甜热热得北方侉音。

      下午三点半左右,学生还没有放学人流量较少,每个吃食都没有多少人。

      “老板,武大郎烧饼两个来个全套。一个中辣,一个微辣,多少钱。”女老板抬眼就看见摊前一对长得亮眼得男女,就是这女孩声音有点粗犷,嗓音极大,和长相完全不符合。

      “好勒!马上就好,一共32块钱。微信支付宝现金都行。”老板连忙回答道。

      孙宇燕和弟弟小声的指了指前头的米线摊说:“那还是我以前上学经常的吃的那家米线,我们先去点两碗,这边还得等会才做好。”

      “你付钱,啥都是你说了算,我不发表任何意见。”

      “老板做好喊我们一下,我们就在前面李记米线那家。钱已经付好了,支付宝你记得查看看。”说完不等老板回答,攥着她弟弟胳膊往前面米线那家走去。

      到医院时,已经傍晚五点钟左右。

      “大忙人回来了,姐,你是不是又睡懒觉的。月亮都要爬上山头喽!”一个身材高挑,单眼皮,一张小嘴巴蕴藏着她丰富表情问道。

      “没有,别胡扯啊!我是没抢到票,到车站没有看到孙宇闻在哪,就一直在等他,现在才到。”孙宇燕睁眼说瞎话,对着舅舅家妹妹解释说。

      沈雨白怎能信她表姐的鬼话,偏偏长了一张乖巧可爱骗人的脸。

      晚上10点左右,大姨妈家从上海匆匆赶了回来。

      到了以后长辈相互商量了一下,连夜回家。各家各自都开着车,帮着外奶奶办理出院转移,医生和护士帮忙抬放到车上就回了家。

      到家以后已经是凌晨1点左右,都没有各自回自己家,外奶奶好像有感应到家了一样。

      两只深陷的眼睛空洞无神,牙齿缺损的嘴巴嗫嚅着,开始迷迷糊糊喊着,舅舅名字又像外公的名字,吐字不清,模糊难辨,一双青筋暴起的瘦手好似鹰抓一般,手背上布满了深褐色的老年斑。

      人总是会在死前回忆这一生,又仿佛是展望来生,纵使有太多东西放不下,无奈人生走到了终点,也只能说再见了,此再见,即是再也不见!

      舅舅半夜哭泣着大喊一声‘妈,妈。’众人连忙进屋,外奶奶终究没有活过第二天清晨。

      三个女儿赶忙去厨房烧热水,端到卧室,亲自给外奶奶净身,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穿寿袜、寿裤、上衣,最后穿上寿鞋。

      沈舅舅连夜去村里近亲通知,由家里后代抬着,放入棺材里。

      灵堂设在舅舅家堂屋,因为只有这一个儿子,不论大小。她们家乡老一辈有个说法,家里有老人去世了,如果有几个儿子的灵堂一定是在大儿子家,或者老宅子那。表弟沈雨言和弟弟孙宇闻俩人都肿着眼睛,被舅舅指挥着提前去堂屋打扫卫生。

      外奶奶家子孙不算少,加上沈舅舅提前回来准备的,操办后事并不显慌乱。

      孙妈妈去联系事先预定好的一条龙服务殡仪锣鼓唢呐,灵棺第二天早上会运过来,插上电可以维持尸体一段时间。

      沈舅舅得去请村里经常操办这些事的“大支”,什么时候开门请客,让人上门追悼。需要注意什么事情,什么时间段应该要怎么样。很多细节,家里人不懂得,“大支”都会安排好。

      孙宇燕她们就守着灵,陪着外奶奶最后一层,儿媳女婿们忙前忙后的准备丧宴。

      “大支”沈舅舅一去请,很快就和沈舅舅来了,他对着外奶奶的死亡时辰,拿着日历开始选日子,大概什么时候下葬最好。还得明天一早还得去舅舅家所有田地里面去选选看,埋在哪里合适。

      外爷爷虽然去世很多年了,但是活着的时候他们感情并不是很好,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吵架。家里子女几个坐在一起商量,到底没有给外爷爷和外奶奶葬在一起。

      随后几天,日子定了下来。远方的亲朋好友,附近关系相处好的左邻右舍都上门追悼了。外奶奶娘家那头外舅爷家的孙子早早就到了,在灵堂守着灵。外奶奶唯一的儿子沈舅舅带着唯一的孙子沈雨言,披麻戴孝守在灵堂一侧,不管谁来吊唁磕头,子孙都得磕头还回去。

      淮岛当地还有送山环节,就是在出殡的前一天下午,家里亲朋好友,得去山上走一圈送一送老人,好像是让她知道自己已经去世。

      出殡这天,前面外孙侄子都扛着花圈走在前头,女婿和近亲都是搬着电视机、大马、房子、童男童女等等……路线是一早定下来的,知道怎么走。沈舅舅抱着黑白照片,身上绑着孝子衣有两个人搀扶着缓缓往前,沈雨言脖子上带着孙子辈的孝手帕,一个人扛着“柳红枝”擦着眼泪。

      其他女儿孙女外孙女还有其他送葬的人都跟在灵车后面哭丧,沿着事先定下的路线,在街上走一圈后,去原先“大支”选好的坟地。

      坟地都是前几天家里人提前挖好的,最近几年国家提倡火化在埋,环保。在街上游走一圈后,孙妈妈和沈大姨几个人坐着灵车去市里火化,抱着骨灰回来直接埋了就好。

      最后的最后外奶奶入土为安。享年八十三,比起来也算是高寿了,这是喜丧!

      头七过后孙子辈,只需要五七回来上坟祭奠,就没有多少事了。今晚吃过饭基本又各奔东西了,这就是长大后为更好生活的无奈。

      【大支注解】某农村土话,大致是风水先生的意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