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卡通自行车 ...
-
上完药之后苏豫坐起身子轻咳一声,把手收了回来:“谢谢。不早了,早点休息吧。”
江燃松开握在手里的手,在原地站了两秒:“如果你不喜欢吃酸菜鱼了,那我可以为你煮你任何喜欢的东西。”
说完不等苏豫思考如何反驳,江燃就径直走回床边关了灯上了床,躺在床上的“三八线”内自己被划分的地盘里。
苏豫怎么想都想不到自己有什么合适的话来反驳刚才江燃所说的,怎么回复似乎都有些怪怪的。
于是一整个晚上,苏豫都纠结当中度过并入睡。
江燃听着苏豫逐渐平稳的呼吸声回想起这几天的经历,苏豫并不太排斥和他说话做事以及其他的各种交流,但是他能感觉到他和苏豫之间有一层厚厚的屏障在阻隔着。
江燃开始发愁起来,比起苏豫对他生气排斥和他接触,这样的情况是更棘手的。
*
第二天苏豫是被早已定好的闹钟叫醒的,他心里一直记着昨天早上睡的稍微迟了点,江燃就已经将饭全部做好了,今天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江燃抢先。
立秋之后天短了快六点天才亮,苏豫借着窗帘露出来的阳光穿好衣服,小声地带上了房门洗漱。
睡着的江燃睁开了眼睛。
手机的铃声不大,但江燃在铃声响起之前苏豫翻身时就醒了。
昨天苏豫非要说自己各做各的饭吃,说是麻烦自己多不好,口味也不一样,万一做到不合适对方口味的菜怎么办等等一系列借口。
江燃当然不能让人分的那么清楚,和苏豫协商好久之后苏豫才同意两人轮流做饭,做饭不需要想太多,有什么就做什么,不需要迁就对方的口味。
江燃在床上躺了一会儿,等听到外面柴火碰撞的声音才出去洗漱。
苏豫早餐简单做了个青椒炒蛋,青椒是早上在厨房里看见的,应该是节目组昨晚上给他们放进去的补给,还做了一个芹菜炒豆干,又煮了一锅南瓜粥。
算算时间也到了节目组开始录制的时候,苏豫把院子门打开,发现对面的闻星正在开嗓,闻星看见苏豫开门后跟苏豫挥了挥手示意。
苏豫看到后也挥了挥手,大声询问他和傅予两人有没有吃早餐,没有的话两人可以到他家喝一点粥。
“苏哥我们已经做好饭了。”闻星道谢,早上他做了煎饼和粥,等傅予劈完柴粥凉一些之后再吃。
苏豫也没再劝:“一会儿见。”
苏豫回到厨房的时候见江燃已经起床正在将菜端出来放在院子里的小桌上,还把他的饭也已经盛好了。
“小心烫。”苏豫落座后江燃提醒道。
“嗯,谢谢。”
“我们已经认识了不短的时间,你不用跟我那么客气,都是互相的。”江燃再次提醒苏豫不用跟他那么客气。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在开门的时候已经过来架好了设备拍摄。
饭后几组还是前往老地方集合寻找言妍,领取今日的行程规划。
言妍将今天大家需要的出行手册交给大家,手册是节目组自制的,上面有节目组为大家挑选的一些有意思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标注了地址,路线,出行方式以及具体的花费。
大家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自行选择今日的娱乐项目。
“大家在游玩的过程中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做,就是做一个一日vlog,周末的时候以公开的形式发表在社交平台上,视频时长不限,体现一日生活就好。”言妍对大家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节目组做出这个决定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一方面是几位嘉宾做出视频在周末发出来,就可以当作下周节目播出的预告片来看,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另一方面则是视频中都是嘉宾在绿水镇游玩的内容,也能从侧面宣传一下绿水镇,这样也和节目的名字《不只是恋爱》相符合。
“我们是用手机拍摄吗?”闻星疑惑道。
“大家可以选择自己顺手的设备,如果想用相机的话节目组也是有提供的。”言妍又让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拿出了相机。
既然有设备,那大家就都选择了相机,做一件事情不做就不做,做了肯定就想把他做好。
各组开始研究自己的出行计划,单子上列出了许多的项目,一天肯定是做不完的。苏豫和江燃看着单子上各种各样的项目商量起来。
“乌篷船,每人六十元,茶点每位四十五元,一次一小时,加时每半小时二十元。”苏豫念着单子上占据板块最大的一个项目。
“这个感觉还不错。”江燃也觉得乌篷船的项目很好,而且还可以选择是自己划船或者是找个船夫,“你是想自己划还是找船夫划?”
“找船夫划吧。”这种事情还是找专业的师父比较好,河上也不是他们这一条船,要是他们自己划船打漂挡住别人就不好办了。
江燃又指了两个苏豫可能感兴趣的地方,一个是烟花秀,一个是古法制作油纸伞。
苏豫翻了翻其他的项目觉得可行,烟花秀是绿水镇的老传统了,在每年的九月十号晚上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到时候会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观赏,听说在最大的烟花放完之后许愿,愿望就会成真。
苏豫在来之前并没有听说过绿水镇这个庆祝方式,今天正好赶上了,那就一定要去看看了。
古法制作油纸伞是绿水镇的特色之一,绿水镇生产的油纸伞在古代属于珍品油纸伞,价值极高。
在现代绿水镇纯手工制作的的油纸伞价值则更为高昂,一是数量少,而是制作一把油纸伞耗时极长,光是要遵守的就有七十多道工序。
苏豫和江燃决定上午先去体验油纸伞,下午去划乌篷船,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再去随便逛逛其他的地方,之后晚上再去看烟花。
“你们去哪里?”傅予看着已经决定好的苏豫和江燃问道。
苏豫将两人计划去的地方告诉傅予,傅予听到苏豫他俩也要去烟花秀,说两组可以做一个伴,到时候一起去。
“行,到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去。”苏豫欣然答应。
*
相机是每组一台,苏豫拿着相机跟着手册上标注的地址信息寻找着绿水镇制作油纸伞比较出名的几家店铺之一——郑记油纸伞。
店铺离他们现在的位置还有四五里路,是在一个小村子离,两人准备一人扫着一辆自行车前去。
“我载着你去吧。”江燃开口。
苏豫:“???”
江燃看出了苏豫的疑惑,朝苏豫手上的相机抬了抬下巴:“虽然有摄制组跟着,但我们不是还要拍vlgo么,我们俩都骑车还怎么拍?我在前面载着你,你在后面拍就好,反正有双人车。”
绿水镇主打“慢节奏田园旅游”既然是“慢”,那符合慢的工具就肯定是自行车了,为了增加出行的乐趣有商家增加了双人自行车,可以一起骑行。
苏豫看着离他们不远处的车行门口停留着的双人自行车缓缓点了点头。既然江燃都说是为了工作,那么他也没必要太扭捏。
没必要...太扭捏。
苏豫看着江燃从老板那里租过来的车脸抽了抽。
自行车通体是蓝色的,上面手绘上了各种各样的卡通图案:喜羊羊和灰太狼、开心超人、哆啦A梦、虹猫蓝兔还有迪迦奥特曼...
“那边不是还有一辆黑色的车?”苏豫忍不住问道。
“老板说那辆车被预定走了,就剩这一辆亲子车了。”江燃又何尝不想骑那一辆黑色的车,不过他只是想和苏豫在一起,别说这辆车算不上什么,再幼稚的的他也能接受。
江燃率先坐在前面的位置,苏豫紧跟着在后面坐下,因为是亲子车所以这辆车的两个座位之间的间隔并不大而且车座后面还有靠背,所以他和江燃两个大男人坐上去就显得有些拥挤。
苏豫只要一低头脸就快要贴到江燃的肩膀上。
抱紧怀里的相机,苏豫稳稳坐好。江燃踩上脚蹬:“坐好喽,我们出发了。”
江燃在前面掌握车把,苏豫的脚配合江燃踩脚踏板的频率一起蹬。
打开相机的录像功能,苏豫开始正式录制。
“大家好呀,今天是我们录制的第三天,也就是娱乐的时间,现在我和江老师正准备去镇上的油纸伞制作工坊去。”
“江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吧。”苏豫喊了一声江燃的名字,江燃看了前方没有车子回过头。
“大家好,我们现在是在去工坊的路上,下午还有其他的地方玩,现在在拍一个vlog。”
江燃转回头去之后又继续介绍道:“油纸伞是绿水镇的很有名的代表,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来的话也可以过来看看,听说现在镇上已经在建造一个很大的油纸伞制作中心来向大家推广。”
苏豫认真拍摄了骑车路上的风景,二十分钟后两人到达了郑记油纸伞的店面。
两人将车子停在门口的大树下,走进店铺迎面而来的就是一整面挂着油纸伞的墙,屋子里还有几个正在忙碌的店员。
“您好,”苏豫朝着正在用刀削着什么的青年打招呼,“打扰你了,我们是来找郑叔了解一些油纸伞的知识的。”
“您好,”青年放下刻刀分别和苏豫以及江燃握了手,“我知道你们,父亲跟我打过招呼了,说是今天有两个大明星过来宣传我们油纸伞。”
苏豫笑着摆摆手,“没有没有,职业不同罢了。”
苏豫在刚刚和青年握手时感受道青年手上不仅有厚厚的老茧,还有被划伤的痕迹,就知道眼前青年看着年纪不大,从事这行的时间却不短。
“怎么称呼你呢?”江燃问。
“他们都叫我爸老郑,你们就加我小郑就好了。”青年反问两人,“二位怎么称呼呢?”
“叫我们小苏和小江就好,”苏豫和江燃回复,青年的年纪和两人差不多大,干脆就直接喊姓就好。
青年带着两人简单逛了一下作坊里,给两人介绍了一些工序和制作的方法,还给两人展示了几把有十几年岁数的油纸伞。
苏豫看着伞面和伞骨开合自如,丝毫没有卡顿的地方,伞面上绘制的各种图案依旧栩栩如生,越加佩服古人的智慧。
逛了没一会儿后,老郑就回来了,老郑今年五十多岁也做了五十多年的伞,几乎从能走路的时候就跟着他的父亲做伞了。
“郑叔好。”两人跟老郑打着招呼。
“你们好你们好,小年轻长的真俊哈啊哈哈。”
谈话之中苏豫了解到,刚刚跟他们说话的是他的儿子,其余几个都是他收的徒弟,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些老手艺感兴趣,他就从那些前来拜师的人里挑了几个带着。
老郑将他们带到院子里给两人讲解着制作油纸伞的各种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