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润 ...
-
洛阳城内,本朝的天子刘宏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这位东汉的第十二个皇帝本不是直系的正统继承人,由于汉桓帝刘志无嗣而崩,导致了皇帝没有继承人的尴尬局面。皇后窦妙临朝称制,又派遣自己的父亲窦武召见出身河间国宗室的侍御史刘鯈寻找有贤名的宗室成员。而刘鯈推荐了当时因为父亲早夭接替解渎亭侯的刘宏。
而这位未来的汉灵帝在朝中没有自己的政治力量,朝政由太后和代表士人阶级的大臣们所掌控,所以宠信宦官来打击世族的权力。
不得不说刘宏的帝王权术是不错的,他在即位后大量地起用窦太后的族人使窦氏一时炙手可热,窦太后的父亲窦武又大肆起用第一次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士人,从而与士族达成政治同盟。两方联手想要除去宦官,而两方的计划却被当时的长乐五官使朱瑀所知。
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
可以说,刘宏只是给士族和窦家找了个对手便轻松地收回了亲政的权力。
只是,在亲政后那位原来素有贤名的皇帝开始迅速腐化。他将土地兼并,水旱横行,瘟疫肆虐视若无睹,而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娱乐项目上。
但就是这样的话还不至于让大汉到这个地步,关键是他开创了一个十分离谱的创收方式“卖官”,而且是正大光明明码标价地卖。甚至如果没有钱还可以按揭,可以先上任再还款。可想而知官员们的收入来源也只有底层的百姓了。
也只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才能催生出浩浩荡荡的黄巾大起义吧。
“蹇硕还没回来吗?”刘宏焦急地拉住刚刚进入宫殿的小黄门。
上军校尉蹇硕是刘宏的亲信甚至在他濒死之时将原想立为太子的刘协托付给了蹇硕,而且最主要的是上军校尉有节制司隶校尉的职能手握军权。
如今张角率领黄巾主力从洛阳东北方杀来,南阳黄巾有张曼成率领从南方向洛阳进军,还有东方的波才。而没有黄巾军的西北方凉州有羌人叛乱,并州有匈奴作乱。整个洛阳基本上就是孤立无援的状态。刘宏一定要将军权牢牢抓在手里,不然万一有人想要拿他的脑袋当晋身之阶怎么办。
“蹇校尉已经回来了,正在殿外等候。”“快让他进来!”
小黄门看得出皇帝的焦急,连忙到殿外传唤蹇硕觐见。
蹇硕刚一进到大殿就能感受到刘宏的怒气“洛阳城内的黄巾贼已经肃清了么?”
十几天前有一个叫唐周的人向官府报告有一个叫张角的人想在二十几天后给朝廷一点小惊喜。要知道太平道一向将太平道视为善道,不仅允许传道而且还大力支持。并且太平道教徒跨州连郡,如果一地反就会地地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自从凉州叛乱以来朝廷已经将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投入了这个大漩涡。根本无力压制再一次的起义。
所以朝廷天下广发海捕文书,抓捕张角。不过没过几天他们就听到了那句振聋发聩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在刚刚得知张角密谋起义时,廷尉就开始抓捕洛阳城内的太平道教众株连了上千人。但在抓捕到内应马元义,却没想到马元义是个硬骨头至死都没说出一个名字。所以到现在都在追查洛阳里的内应是何人。这让刘宏头疼不已。
“回禀国家,臣在洛阳城内不断追查最终发现朝中的达官显贵几乎一半的人都和太平道有过来往。甚至是张常侍都和张角有过书信往来。”
这个回答让刘宏一阵头晕目眩,可他知道虽然有过往来但不代表就参与了谋反所以他不可能将所有的有牵扯的人都杀掉。
“唉,再仔细查吧”最后刘宏只能捂着额头挥挥手让蹇硕退下。
而在黄巾军这边张娇刚刚给各个黄巾军首领解释完为什么不打洛阳了。
当然作为一个神棍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天命感和上边有人的感觉。所以一个上天在刚刚昏倒时黄天给自己的启示就诞生了。
众渠帅表示对于黄天的启示深信不疑。不过不打洛阳了那么下一步该怎么走呢。
于是张娇给各位首领又开了一次会,而会议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字“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