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
      踏青节。
      沈正则骑在一匹白马上,懒懒地任由身子随马蹄的起落微晃。鬓边两缕碎发稀松在耳畔荡来荡去。听见有人吟《离骚》,他微抬头,看见一个着青布衣的老头倚在木门上,手捧一木碗,在河对岸舀起一碗水,单手一抬,脖子一仰,咕咚咕咚就将水灌进喉咙里。
      “春风好哟!”他挺直身子,高声一嘹。
      “别吼了!让你出来卖鲜花饼,你倒好,一个饼没卖出去,又念起你那酸臭文章来……”一个体型微胖的老妇人揣着一筐新鲜的鲜花饼,一看到老头,便气呼呼地咧咧开来,老头一脸不耐烦,砸吧砸吧嘴,背过身去,对炮竹似的话语置之不理。
      沈正则制住马。想来那老头从前应是个书生,估计是科举未中,如今只好在这江南水乡人烟稀少之处清度余生。
      也曾少年壮志,却终究输给命运年华。
      同是天涯沦落人。沈正则感慨万千,翻身下马,从小石桥上步过去,从怀中摸出一青黑布袋,掏了些碎银子递给老头。
      老头一愣,爽朗哈哈笑了几声,接过银子,微微侧脸对那胖妇人道:“你瞧瞧,这生意不就来了么,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哪……”
      沈正则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妇人着一身齐整粗布衣裳,虽瞧着体态略胖,五官却是端正明晰,若不是她方才一番骂街之势,倒真让人瞅出几分豪门老太的富贵之色来。
      那老妇人白了老头一眼,弯腰将竹筐放在地上,用一块齐整方布包了几块鲜花饼,从容递到沈正则手中。
      “多谢。”沈正则朝那老妇人点了点头。
      老妇人摆摆手,又拍拍老头的肩,瞪眼道:“好好卖听到没有,一天到晚没个正形。”
      老头“哼”了一声,嘴里嘟囔着“知道了知道了”,满不在乎背过身去。老妇人摇摇头,兀自回门里去了。
      “老人家也曾是书生?”沈正则顺手将饼放在马背上,回头问老头。
      “书生啊,书生算不上,只是识几个字罢了。”
      沈正则笑而不语。他细细打量着老头,老头虽已两鬓斑白,眸中却流传着亮光。
      “想来小兄弟才是读书人吧,也是喜欢屈子之人?”
      “是,尤爱《离骚》。”
      “好啊好啊。小兄弟既是第一个来买鲜花饼的,又与我投缘,何不进屋小斟几杯茶?”
      沈正则双手一揖:“那恭敬不如从命了。”
      老头将手背在身后,微仰着头走进门去,脚下草履半拖在地,漫不经心,极为自在。沈正则跟在他身后,见这门内屋宅虽小,却精致有序。一方庭院内有株木棵草,一石桌,四石凳。陈设一应破旧,却可见有人常洒扫不使其有尘埃。
      老头示意他在自己对面坐下,又高声唤道:两碗茶!
      不多时,那妇人端了两碗茶出来,神情仿佛是有人欠了她千两银子般恹恹的,又白了那老头一眼,一言不发走了。
      “别管她,老这样。”老头哼哼两声,端碗喝酒般闷了口茶,雪白的细沫粘在他的胡茬上。老头砸吧砸吧嘴:“小兄弟不是在江南长大的吧?听口音,想是京华人。”
      沈正则点头。
      “好啊,京华好啊。可那京华终究不比江南好。”
      “京华虽繁华,但那繁华是灯火璀璨,而江南的繁华,才是人气繁盛。都说人各有志,有人志在千里江山,有人贪恋朝夕欢愉。可无论志在何方,最终都得回到这人间来才真实。做人,就得有人味。又何必愁眉不展,束自己于求而不得的空中楼阁?”
      沈正则略一沉吟,忙起身朝老头一礼:“受教了。”
      老头摆摆手,又灌了一口茶。
      是啊,千里江山,最终都会化作人间一尘一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