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算计 ...
-
“官家…”
贵妃贾氏端着一碗莲子羹捧予帝王,柔声道,“戍边侯虽是狼子野心,但到底此次叛乱戍边侯也是出了大力气的。只是…”
黑着脸的帝王见到她来,颜色稍缓,“爱妃,这么热的天,怎的还跑这么远来这,看你,满头是汗。”
贾贵妃迎着他打量的目光莹莹笑着,眼里却逐渐溢出眼泪,她赶忙低下头去。
这一幕被赵昀看在眼里,他皱着眉擦去贵妃的眼泪,心疼地将人拥进怀里,道:“怎么了?是谁欺负了你?”
贾贵妃不语,只默默低头落泪。
“可是皇后?”
听到这话,贾贵妃赶忙摇头,然后缓缓看向帝王,眼里犹疑,欲语还休。
“妾听闻朝中有意与戍边侯和亲,戍边侯一脉在此次叛乱是出了大力气的,是功臣,若要和亲,菡儿自是首选,只是…挺稳现如今的戍边侯风流浪荡,狼子野心,妾害怕…”
贾贵妃跪了下来,仰望着赵昀,眼泪一滴滴落下,“妾已经三十三岁了,膝下只有玉菡一个女儿,太医也曾诊断过妾的身子已无法再为官家孕育子嗣…”
“妾这些年也时感虚弱乏力,怕是也没几年可活了,唯一的心愿便是能让玉菡在妾身边多待几年,那戍边侯贺家远在边关,那贺德戎又是个浪荡子…妾…妾实在是为菡儿担忧…”
“官家…”
赵昀听完缘由,心头也深为触动,他轻柔地扶起贾贵妃。
“唉…不必说了…爱妃,朕也是一样爱护玉菡的,她是朕唯一的子嗣,朕岂会害她?”
“可是官家…”
“爱妃放心,朕自有人选,肃亲王不是有个嫡出女儿将笄?”
“官家指的是明珠郡主?妾记得郡主之母是谢氏一族的旁支…”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贾贵妃收敛了目光,低下头去。
————
“官家圣谕,肃亲王有女明珠郡主,温成恭顺,才德上善,貌美仪嘉,今闻已是将笄,观之与先戍边侯贺氏嫡子德戎甚为般配,特赐尔嫁与戍边侯贺德戎,望尔等成婚后举案齐眉,相濡以沫,钦此!”
赵习蕴跪着听旨,面上不动声色,哪怕是听到要嫁给那个浪荡痞子,也依旧端的一副大家闺秀的气派。
“臣女叩谢皇恩。”
司礼太监忙谄媚地扶起赵习蕴,“郡主真是好福气啊,官家还赏有各色瓷器珠宝,奴婢这就唤小太监们给您抬进去。”
太监走后,赵习蕴又被父亲叫去书房嘱咐些话,回来时在倚竹轩门口看见了等她多时的习瑶。
赵习蕴之母在前两年已经离世,现如今的肃亲王妃是贵妾阎氏扶正而来的。肃亲王前十年常在外打仗,如今膝下只有二子三女:十四岁的赵习蕴是发妻独女,九岁的习瑞是江姨娘所出,六岁的习瑶和两岁的习枫是如今的阎王妃所出,只有七岁的习宁,虽同瑞哥儿一样是庶出,但习宁的生母早已难产而死。
习蕴与那些弟妹们倒是相处的极好,其中瑶姐儿年龄尚小,最爱黏着她。
“大姐姐…”习瑶眼眶通红,带着哭腔,“大姐姐真的要嫁出去了吗?”
习蕴抱起习瑶,耐心十足地用手帕轻柔地擦掉了习瑶脸上的泪,“明年才嫁呢,姐姐倒是还能同你们多玩一年,只记得,姐姐走了以后,功课还是不能落下,记住了吗?”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