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信来 ...
-
辛西娅伊斯特是个孤儿。
她生于一九六零年七月八日,刚刚出生不到一天便被遗弃在路边,是孤儿院院长贝蒂加德纳将她捡回来。没有人比她自己更清楚这一点,要知道她比任何人都早早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她的脐带还没有剪断,长长的连着胎盘挂在身上,胎盘的边缘还能渗出些尚未凝固的血沫——她就和这一团血肉模糊的东西躺在同一张报纸里,路边的杂草从包得不甚紧的报纸缝隙里伸进来,将渐次暗下去的天空切成一块块。
是的,她看见并且理解了。毕竟她的灵魂不是那个刚刚出生便被抛弃,懵懂又可怜的婴儿,而是一个在遥远的中国生活了快三十年的成年女性。
按照贝蒂的说法,当她在夏季傍晚路边的草丛里捡到“小猫一样”的婴儿时,正值明月东升,光华皎洁。于是贝蒂当即决定,给这个小姑娘取名辛西娅(月神)伊斯特(东方)。
随着年龄渐长,辛西娅也大约明白了她被抛弃的真相。这具躯体,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东亚黄种人和欧洲白人混血的特征。她有着东方人的黑长直发和棕黑色眼睛,也有着白人才有的白皙肤色,却比绝大多数白人都更显细腻。面容比东亚人立体,却又比欧洲人柔和——身为混血儿,她的确漂亮,但这座小城,却是一个相当排外还有反华倾向的城市。无论这身体双亲结合的真相是什么,只怕都得不到多少祝福。
孤儿院诚然不是什么好地方,食物和玩具的缺乏使得孩子们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微薄的薪水、繁重的工作、看不见希望的未来让保育员们的怜悯关爱几乎都被消磨殆尽,随着贝蒂加德纳,也就是将辛西娅捡回来的那位善良温柔的院长离职,她们对孩子们更加冷漠。
不过她也无所谓,她的灵魂在另一个国度有慈爱的父母,她每天都在怀念他们,对这里的双亲和关爱并没有多少渴求。
比起父母,她对这具身躯的另一个方面更感兴趣,她时常发现自己身边出现一些奇怪的,完全不能用巧合和科学来解释的事情。
比如七个月时她被几个孩子扔出去,却能像背了降落伞一样缓缓落地。
比如三岁时她被大孩子关进上锁的房间,她能用力推开门出去,一回头房门仍好好锁着。
比如五岁时她有一次忘了打扫房间,保育员过来检查却好像完全看不见满地的灰尘和纸屑。
比如六岁时她被一群孩子追打,骂她“杂种”“中国猪”“黄祸”,结果书架上一排大部头倒下来,把那几个孩子砸得鬼哭狼嚎(包括那几个孩子在内都认为是他们在追打过程中撞了书架,可辛西娅很清楚看见他们什么都没碰到)
渐渐地,她发觉自己身上的确存在一些特异功能,却只会在她拥有强烈情绪尤其是愤怒和恐惧,或者极端专注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于是她开始训练自己的专注,渐渐学会使用这种特异功能,在周围无人的时候用超能力完成一些分派来的劳动,或者悄悄帮一些小孩子补好他们破旧的娃娃,将被攀折下的花草接回枝头。很快发现,用一次特异功能比一般轻活还累。
当辛西娅能够较熟练的使用自己的超能力后,并没有用超能力去报复那几个叫她“黄祸”叫得最凶的孩子,也不打算折腾那个锱铢必较克扣无数的新院长——她自觉已经快三十岁了,和几个孩子计较好没意思,而新院长固然凶狠又贪婪,可身为检察官的她在见识过无数蛀虫之后,那一点贪心也就是毛毛雨而已。
这时英国的经济危机渐渐抬头,极度依赖福利和慈善的孤儿院财政上不景气再正常不过了,院长固然手长,好歹有几个慈善机构盯着,动作也不敢太大。
她不是没有天衣无缝恶作剧的能力,只是觉得超能力这种东西,用在美好的地方,会更让人愉快。
日子一天天过去,凭着前世中国式教育,她轻而易举成为孤儿院老师们的宠儿,当然这让很多孩子们妒忌嘲笑,但是很多事情,只要不在乎,就不会对心境有任何影响。
玛格丽特离开后,辛西娅在孤儿院又等了一年,因为长期营养不足,她的发育迟了些,可终究开始迅速窜个子,混血儿的美丽也略略显露出来。
她试着按照教材上的指导使用一些魔法,可或许是没有魔杖辅助,或许是她到底还没到入学年纪,又或许是缺少了必要的指导,使用起来甚至不如她原先在心里专注默念要求来得顺畅。
她一般都在无人处练习魔法,有成年人的思维打底,基本没被人发现过,但总有那么几次魔法失控闹出点动静,也都被偶发事件逆转小组解决了。
即使没有人给她消息,辛西娅依然从比前几年更为频发的无头案件、逆转小组日渐焦虑和隐约的恐惧,以及穆迪脸上增加的伤痕和越发暴躁的脾气中,看出局势越来越糟。穆迪始终关注着这里,防止新鲜出炉的黑魔王及其党羽突发奇想杀个回马枪清除掉可疑的证人。麦格教授变成的那只虎斑猫也偶尔出现过,只是一直远远待着,让她抓不到顺毛的机会。
穆迪留下的书,尤其未被缩小的那几本不说倒背如流,也算熟记于心。
那一天辛西娅刚刚扫了地,正在窗前眺望,却发现一只体型不小的鸟儿越来越近,腹部前的爪子上似乎是抓着什么东西,在窗外一掠而过,在孤儿院门口停了下,放下东西飞走。
那一瞬间辛西娅看清了那是一只棕褐色的猫头鹰,按照科普理论不会在白天活动的夜枭。
当天,一封信到了她手中。看清信封上被狮子、鹰、獾和蛇环绕着的大大H,辛西娅不由微笑起来。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还真是……一个字都不差啊。
她迅速回屋写好回信,向窗外望过去。一道棕色的影子掠过天际落在她的窗前,正是那只猫头鹰。
“谢谢。”她将回信交给猫头鹰,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它棕褐色的毛羽,猫头鹰轻轻啄她一口,圆滚滚的眼睛里居然露出很是受用的神色,然后一展翅膀就飞走了。
七月八日,她十一周岁生日那天,人形而非猫形的麦格教授如约而至。
辛西娅正独自在厨房清洗饭后的餐具,尽管看哈利波特系列的原著和电影已经是穿越前好久的事了,但和她一样大的孩子,本就在这个故事和相关电影中成长,在泛滥成灾的穿越文里成年,又有几个没幻想过自己进入这个世界,这个瑰丽玄奇又充满挑战的世界?
只是……玛格丽特一家的惨死如同挥之不去的阴云,始终盘旋在心底,提醒着她神奇瑰丽之后的残酷。
辛西娅这么想着,脸上的笑意便不觉收敛了几分,这时背后传来一声呼唤:“辛西娅!有人要见你。”
院长将她领到会客室,麦格教授向她微笑:“你好,辛西娅伊斯特小姐,我是霍格沃茨学校的麦格教授,我们之前见过的,我想和你谈谈。”
“您好,麦格教授。”
“伊斯特小姐,你收到霍格沃茨的信了吧?我说过我会接你去学校的。”
“是的,教授。”
“上次见面的时候,你已经能在没有魔杖配合的情况下,主动使用变形术。”麦格教授严肃的面容上出现微笑,“我想你已经明白了,你是个女巫,伊斯特小姐。霍格沃茨就是一座巫师学校,我们教导年轻的巫师们如何使用和控制自己不同寻常的力量。”
“这种‘不同寻常的力量’或者说魔法,它的本质是什么?规则又是什么?为什么能够突破物理世界的限制,做到种种看上去很不科学的事?”这是她这一年来经常缠绕在心头的疑惑,却始终未被任何书籍解答。
“这一直是个谜,无数巫师探寻过魔法的本质、来源规则,但是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麦格教授目光中有赞许的味道,“或许你可以自己寻找真相。”
“好了,伊斯特小姐,我们去准备开学的东西。霍格沃茨的新生有助学金,虽然不算丰厚,但能支持你的学习和基本生活。”
麦格教授带着辛西娅离开孤儿院,到了无人之处幻影显形,来到伦敦火车站。
“对于刚刚进入魔法界的小巫师来说,有两个地方一定要牢牢记住:一个是国王十字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一个是进入对角巷的破釜酒吧。”麦格教授显然担任过很多次接新生的任务,熟门熟路地在伦敦车站间周转,每次换车都会向辛西娅强调一遍路径,让她记住。
两人穿过破釜酒吧,走进对角巷。此刻对角巷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教辅书季,一路上遇到好些过来选购书籍和其他学生用品的小巫师。几乎所有人都会向麦格教授恭恭敬敬点头问好。当然也不乏刻意趾高气昂走过去的——当他们注意到麦格教授身边的辛西娅时,那种嚣张和厌恶还会更上一层,几个带孩子来的家长甚至毫不避讳地说些“泥巴种”之类的话。
麦格教授留神看着她,见她并不像完全不理解那个称呼的样子,却也没有任何被羞辱后的愤怒或是怯懦,不由微微讶异。
在中国,那种血脉相承的世袭贵族早在两千年前就倒在秦王铁骑下,而现代社会更讲究自立自强,世袭、血统什么的早就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所以辛西娅从骨子里就对血统论什么的嗤之以鼻,一门心思跟着麦格教授在二手市场进进出出。
这些目光的确让人不快,但辛西娅丝毫没有回避和自卑的念头,她早已不是真正敏感的青少年,几年工作中遇到过的谩骂远胜于此,这些陈腐的无聊的羞辱,远不够破她的防。
从旧长袍里挑了比较干净合身的;天平挑锈迹污渍少,平放时两边高低均衡的;望远镜挑玻璃干净无裂痕的;药瓶和坩埚挑没有缺口裂缝也没有异味的;穆迪给她的旧课本省下了一大笔教材费用,她还能在二手书市场转转,挑一些感兴趣的书籍……她压根忘了身后厌憎鄙夷的目光和窃窃私语。
最后,只剩下魔杖了。
“啊,麦格教授,又陪新生来买魔杖?”高至屋顶的架子面前,轻柔的声音传来,一个浅色眼睛的老人站在她们面前,“又是个可爱的小姑娘,上次您带来的也是个小姑娘,红头发,有一双漂亮的绿眼睛,我记得她挑的是一根柳木魔杖,十又四分之一英寸长,那可是根好魔杖。”
“您的记性一直和您的魔杖一样出色,奥利凡德先生。”麦格教授微笑道。
“好了,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你好,奥利凡德先生,我叫辛西娅,辛西娅伊斯特。”
“你用哪只手拿魔杖?”
“右手。”
卷尺在她身边绕来绕去,量这各种奇奇怪怪的距离。
“好,伊斯特小姐,试试这根。柏木魔杖,十二英寸长。”
伊斯特刚刚接过,他便拿走了,“这根不行,换这根,栗木和独角兽毛,十一英寸。”
这根魔杖给她的感觉好一些,在她手中冒出了些许火焰,但奥利凡德先生又拿走了,“可以,但不够好,试试这根杉木的?”
但杉木魔杖没能近身就被拿走了:“不不不,你有东方血统?那就试试这个,在东方,这也是极其珍贵罕见的木材了。”
他说了一个词,辛西娅没听懂,低头看着手边的魔杖——橙黄色的木质,上面有虎纹一样金灿灿的纹理,散发着幽幽的香气,顿时一惊:这是金丝楠木啊!
然后又开始郁闷吐槽——柏木、杉木、金丝楠木——所以你觉得我最适合的,都是棺材板吗?!
很显然,皇家专用的金丝楠木也不适合辛西娅,奥利凡德终于换了思路,从墙壁上一堆盒子里抽出一只:“我应该想到这个,伊斯特小姐,我想这才是最合适你的。”
辛西娅将信将疑接过,魔杖触到指尖的那一刻,似乎发出一个微弱的声音,指尖的薄茧和细腻的木质相触,一种淡淡的,如同月光般的光泽从魔杖尖端亮起,她心里忽然明白:就是它了。
“啊,她可真兴奋呀,我想伊斯特小姐已经选中了魔杖。”
“我想是的。”辛西娅抚摸着手中造型简洁的魔杖,心中有难言的亲切感。
“梅木,凤凰尾羽,十二英寸半长,非常柔韧。梅木我的存货不多,毕竟在这里很难寻到她们的主人。这在东方是倍受推崇的树种,他们怎么说来着?”
“不畏严寒,傲霜斗雪。”辛西娅喃喃道,她可比奥利凡德这个纯粹的西方人清楚多了。
“对,就是这样。”奥利凡德微笑,“我应该早些想到的,发现这棵树还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她拒绝和任何杖芯搭配,我一度以为必须要找机会再去一趟中国,寻找一些不那么常用的材质做杖芯,但她意外地和这根凤凰尾羽很合拍。”
老人脸上露出一种追忆的神色:“魔杖挑选巫师,伊斯特小姐,记住这一点。她在我这里已经度过了几十年的时光,并非没有人试过,但她从未这么开心。你们会是好伙伴的,我确信。”
“你需要宠物吗,辛西娅?”付了七加隆买魔杖,麦格教授问道。
“不必了。”辛西娅道,“这些钱还要用很久,我想尽量节省些。”
“也好,如果需要寄信的话,学校里有公用的猫头鹰。”
两人再次核对了一遍清单,确定东西都买齐了,麦格教授带着辛西娅幻影显形回到孤儿院,将车票给她,再次交代了一遍如何进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并且叮嘱她不要在麻瓜面前使用魔法,这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