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四 ...

  •   杨戬当年初上玉泉山时,还只是小小的豆芽菜一棵。他师傅玉鼎真人作为神仙来说虽然很强大很彪悍,但遗憾的是并不全能,偏科偏得厉害,再加上身为洪荒异兽•青丘九尾狐的先天因素限制,直接导致了他对于怎么吃人比较有研究,对于怎么给人找吃的一窍不通。
      瞅着刚收上来的宝贝徒弟没有丝毫怨言地啃了好几天野菜水果,玉鼎真人忧郁了。
      好不容易才收的徒弟当然要好好爱护啦,总让他自己去后山随便找点野菜水果吃——这是赤果果的虐待啊!可是,拜托谁能来告诉他一下,人到底吃什么东西,才算是“好的待遇”???
      玉鼎真人和来串门子的黄龙真人一起相对默然了。两位都是昆仑一脉少有的妖仙,于如何吃人十分精通,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带人的小孩啊。
      想来想去,阐教第一剑仙在看见徒弟又乖巧地跑去挖野菜时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要下山!他要去向人学习怎么照顾小孩!!
      至于在他下山进修带孩子专业之后杨戬该怎么办……据说太乙师弟带孩子的经验比较丰富,平时又挺合得来。就先把徒弟丢给他,让他照顾个几天吧。
      于是两位真人便带着小小的豆芽杨戬腾云驾雾地一路往乾元山而去。然则到了地头后,却被金霞童儿十分镇定地告知,主人去了后山,暂时不在家。
      不在家,那就只好等了。
      也幸好太乙不是出游——仙人出游,那是三山五岳到处跑,朝游北海暮苍梧的。往少里说是三五个月,往多里说,不定百十年的都有。有多少凡人跑去访仙时碰到个出游的,那真是泪流满面,无语竟凝噎。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没有仙缘。
      幸好,太乙真人只是去了趟后山采药而已。
      金霞童儿淡定地把两位师伯让进洞府。他本是日出时天际的一缕霞光,被此地主人启了灵智,收入门下。而霞光这种东西,众所周知,就算仙界有餐霞饮露的说法,那也是基本不能吃,吃了也不顶饥的。
      (金霞童儿我不得不说你想太多了……你那两位师伯没打算拿你当储备粮,真的……)
      小杨戬伸手轻轻地牵住师傅的衣角,瞪大了眼睛细细打量这个仙府。此地秉承了仙人洞府一贯的据说是代表着清心寡欲的自然简略式装潢传统,除了在洞内一角多开了个天窗,下面辟了个莲花池之外,其余与玉鼎真人的金霞洞并无太大不同——简单点说,就是光秃秃到不像普通人类能生存的地方。
      不过那莲花池……
      杨戬少年心性,不禁多看了两眼,只觉得那花的布置甚是奇怪:空荡荡的一大片水池子,只在离洞口最远的那个角落里塞满了荷叶,几乎都快团成个荷叶球。
      黄龙真人注意到他的目光,顺着过去看了眼,忍不住嘟囔了声:
      “啧,果然是日月精华吸太多了。”
      玉鼎闻言,也往那边瞟了眼,却没说什么,只是走了过去,平静地把手中所持的斩仙剑放在了池子边上。
      洞里没有风,但角落里巨大的荷叶团子却剧烈地哆嗦了起来,因为抖得厉害,团得紧紧的荷叶松动开了些,隐约还能看见团子的中央是莲花馅的——好多五颜六色的莲花团团地缩在那里面,连花瓣都全闭合在了一起。
      荷团子抖了一会儿,抖动的幅度变小了些,随即就只见下面的荷叶略分开了条道,一片荷叶托着一节洗得干干净净、粉粉嫩嫩的莲藕,颤巍巍地浮出水面,随即向着他们这方向漂了过来。
      玉鼎真人皱了皱眉。
      荷团子抖得更厉害了,没一会儿下面的荷叶就又分开了条道,另一片荷叶哆嗦着,托着个碧绿饱满的莲蓬,从里面缓缓地漂了出来。
      玉鼎真人满意地点点头,收起了斩仙剑,又取了漂来的莲藕和莲蓬,端出一副严师的样子,递给身后的徒弟,冷声道:“饿不饿?先吃点吧。”
      杨戬默默地犹豫了下,终于还是在师傅鼓励的目光下,小心咬了一口莲藕……唔,又脆又嫩,入口即化,汁液鲜美,还带着股莲花淡淡的清甜香气。
      回过神来的时候,那节来路不明的莲藕已经进了肚子里。
      日后,长大成人下山辅佐武王伐纣的杨戬也曾经想过,要是他事先知道这个奇怪池子里的莲花,将来会被做成一个莲花化身的师弟的话……他还会不会毫无心理障碍地吃掉那节莲藕呢?
      ……大概……
      ……还是会吃掉的吧。
      清源妙道真君掩面。
      对于当时那个啃了好长时间干巴巴野菜和涩涩野果的孩子来说,那藕真的太好吃了……
      再回到那会儿,小小的杨戬吃完了藕,正捧着莲蓬迟疑要不要现在就吃的时候,却见师傅和黄龙真人忽然像是心有所感,一齐转过身来,望向洞府的门口。
      “黄龙师兄,玉鼎师兄……贫道有失远迎了。恕罪,恕罪。”
      从洞口走进来的道人手上携了一个花篮,个子高挑,穿一身大红八卦衣,披发跣足。虽逆着光看不清长相,但那一头长发,却赤红到了极致,竟似灼得人眼睛都痛了起来,直压得那身红衣黯淡无光。
      如此张扬的色,仿佛即使闭上眼睛,都能看到那人立在面前。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杨戬总觉得,原本这个洞府里光线照明就不算太暗,然而当这个太乙真人走进来之后,却好像整个又亮了几分,恍如白昼。
      待得那位金仙走至眼前,不自觉眯起双眼的少年才终于是看清了对方的样貌。
      该如何形容呢?
      对方长得不是不俊美,可他的相貌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则绝非是俊美这一类普通形容美男子的词汇,而是他自己满不在乎、周围的人却难以忽略的一种嚣狂气势。
      换了如今,这种强烈的气场可能会被形容成什么王霸之气啦邪魅一笑啦之类的……但在当年,小小的杨戬看到这么个人,脑海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这位师叔好生眼熟,像是在哪里见过一般……啊对了,看起来就像是从前进城时遇见的恶霸一样嘛……
      很久很久以后,当天界的司法天神回想起这段情景时,不禁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第一眼印象,果然真相了……
      然则当时,年少的孩子只是仰头惊叹了会儿,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对方那头更加引人注目的长发上去。
      站在边上时才发觉,太乙的个头已是比他师父要高出半头多,他那头赤发却更长,竟是直直地拖曳到了地上,散发出那般华美艳丽的色泽,又看似有着轻软的绒绢质地。
      ……好想摸摸看。
      小杨戬对着垂到自己脚边、看起来手感很好的红毛瞪了半响,上头那三个师兄弟之间的寒暄扯皮才好容易结束了。新认识的师叔低下头来,长长的红发散落到他的面前,然后微微一笑,摸了摸他的头:
      “这孩子叫杨戬是吧?不用担心,我会好好照顾他的。”
      少年杨戬睁大眼睛向上看去,头一次注意到,这位带着淡淡微笑的长辈,眼珠的颜色非常特别。
      左眼赤金,右眼灿银。
      和化形得跟人类完全没两样的黄龙真人、玉鼎真人比起来,太乙真人的样子带给人以十分强烈的异类感,以至于多数人在第一眼见到他时,就能立即察觉到,对方并不是人类。
      不是人类,那又是什么呢?
      在孩子的胡思乱想中,带他来的两位真人已是叮咛两句,准备就此告辞了。此地的主人拱拱手,将他们送到门口时,忽然想起来似地问了一句:
      “对了,玉鼎师兄,您打算去哪里学这些呢?”
      “这……尚未决定,本打算随意四处走走看看。师弟有何主意么?”
      “自然,贫道却有一法——听说师兄的那位族妹快要嫁给人皇大禹了?师兄大可以下山去找她,跟着一起进行一下那个……那个……叫什么来着?‘人.妻修业’??”
      “……”
      杨戬突然觉得,周围的气氛变得好险恶起来……
      目送着师傅踉跄出门的不稳背影后,人类的少年心惊胆颤地抬起头来,看向非人类的师叔。
      对方却只是微微一笑,牵起他的手,带着他来到那池子边上。眼尖的孩子略瞟了一眼那里后,顿时大吃一惊。
      只见那原本空无一物、只在角落里塞了一大团荷叶的水池,如今已是满池满满当当的荷叶亭亭,莲花怒放,芳香四溢。九色莲花各就各位,一朵朵搔首弄姿,姿势摆得那叫一个矫揉造作,唯美无比,尤其是当中被众花拱起来的那两朵青莲——那是自然开放的鲜花能摆出来的造型吗?!
      之前那枯败荒凉的景象仿佛只是个幻象,莲花们个个都摆出一副其实早八百年前它们就在这里扎根盛开了的姿态来。
      而且,或许是错觉吧,杨戬总觉得,随着这位师叔太乙真人视线的移动,在他注视下的莲花尤其显得光彩照人,精神饱满。
      师叔环视了一圈他的宝贝池子,又低下头,看看他,金银异色的瞳孔闪闪发亮。
      只闻得他柔声问道:“饿了吗?”
      那池子里立马殷勤地浮了片绿汪汪的荷叶上来,毫无悬念地托着截洗白白的莲藕。
      “喜不喜欢吃藕?还是莲子?”
      另一片绿得可爱的荷叶紧巴巴地托着一个硕大饱满的莲蓬赶过来。
      “不用客气,爱吃什么就告诉师叔,师叔帮你弄去。”
      满池子莲花无风自动,就像是在猛力点头赞同一样。
      杨戬囧了。
      感情这乾元山金光洞的莲花池,就是个储备粮基地啊……

      半个月后,在传得沸沸扬扬连乾元山都听到的“哗!听说没?阐教的玉鼎真人要出嫁了!新郎倌不是黄龙真人!”的流言声中,黑着脸的的流言主角出现在师弟面前,道了声谢,随即领着养得如莲藕般白白嫩嫩的徒弟,打道回府而去。
      杨戬和太乙真人的第一次非正式接触,就此告一段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