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水质 ...
-
次日,沈姜凝跟随宋朔还有李谨来到了钰园。来这钰园赏菊的大多数是晋州有头有脸的人物,她与李谨没有帖子,还是那护卫看在宋朔的面子上,才勉强让他们进去的。
李谨一个副转运使没有帖子都不能入,而宋朔却可以,走进院内,她看了一眼宋朔,后又问道:“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帖子。”
宋朔知道沈姜凝心中的疑问,温和的说道:“我与钰园的主人相识,他知晓我来了晋州,特邀请我来赏菊。”
李谨在一旁,淡淡的说道:“宋公子,倒是认识不少人。”
这话还好是李谨说的,不然沈姜凝会以为他这话说的有些冷嘲。
宋朔倒也不在意,依旧温和的说道:“这做生意的,走南闯北,认识的人自然就多了些。”
李谨没有继续说话,好似方才那话,本就是随口问问而已。
几个人向内院走去。
钰园是晋州有头有脸的世家大族乔家所建,乔翁在当地颇有威望,在云庭朝廷时期,家中子弟,有在朝堂上做官的,也有经商的,都颇有文采,待人和善,云庭百姓多敬之。
自云庭灭亡后,乔家一脉就从朝堂里退了下来,平日里做点买卖。乔翁也在晋州建了这么一处钰园,老来闲暇无事的时候,赏赏菊花,安度余生。
沈姜凝放眼望去,这园内假山流水庭榭,各色菊花盛开,啥是好看。
沈姜凝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品种的菊花,那淡紫色的菊花最是好看。
抬眼望去,她瞧见几位书生打扮的公子,正三三两两聚在庭下,看人对弈,脸上表情有的凝重,有的心中明镜,皆是不语观看。
其他处,几位公子哥一边赏菊,一边饮茶,身边的婢女温柔似水,在一旁斟茶。
沈姜凝的目光又是看向假山上面的亭子,那里又是有两位公子,看着眼下之景,好似在谈论着什么。
这院子看着不算大,却是让沈姜凝觉得,这里似乎有着难得的舒适感。
宋朔指着饮茶的那处说道:“那穿着酱紫色袍子的人就是运使赵大人。”
沈姜凝与李谨没有见过赵廉,听宋朔说完,两个人都看向那边。
沈姜凝看到,赵廉斜坐在太师椅上,表情慵懒,脸上带着笑意,与身旁的两个公子笑说着。
旁边坐着那位玉一般的美人,正在煮茶,瞧着那模样周正,纤纤玉指倒茶,换杯,这么美好的画面,倒是有些不忍打扰了。
李谨抬脚走了上去,沈姜凝与宋朔相视一眼,跟着走了过去。
他们的闯入,破了这静如美梦一般的画面,对弈的那一群人,看向这边,随着他们的走动,看向赵廉那个方向。
沈姜凝心中迷惑,方才那帮人还沉寂在对弈之中,却是能很快察觉出他们的到来了。
那婢女停下手里的杯盏,只是看了一眼他们几人,又低着头,重新煮茶。
几个人走到赵廉面前,李谨躬身行礼道:“副转运使李谨拜见大人。”
赵廉看了几眼沈姜凝与宋朔。李谨随后解释,“这二位是下官的朋友。”
赵廉眼皮子耷拉了几下,随意摇了摇手,示意他起身,对着身边的婢女说道:“瑶儿,看茶。”
“是”
赵廉又是懒洋洋的对着三人说道:“坐着吧!你们今日可算有口福了,我们家瑶儿煮的茶,可不是一般人都喝到的。”
那言语里满是得意。
沈姜凝看着瑶儿,看她身上穿戴的衣服首饰,虽都很普通,但瞧着她端坐着的身姿,再看她纤纤玉手,她很肯定,这个瑶儿的身份不可能是一个婢女那么简单。
三个人落了座,赵廉笑呵呵的问:“李大人来这晋州几日感受如何,是不是要比京城好上个数百倍。”
李谨倒也还没有摸准赵廉的性子,所以不便与之正面对抗,他轻轻的恭敬道:“自是各有各的好。”
赵廉切了一声,然后笑道:“李大人再待些日子就明白了,这晋州才是神仙过得日子。来来,先来品尝一下我们瑶儿的茶艺。”
瑶儿将刚煮好的茶,端了起来,给他们三人一人沏了一杯。
沈姜凝端起来,闻了一闻,这茶乃是金县的雾山红茶,这汤汁红润,看起来应该有些年头了,浅尝了一口,果真是雾山红茶,还真是奢侈,这一两茶少说也要几十两银子,却是皱了一下眉头,微微摇了摇头。
赵廉看着沈姜凝举杯的姿势,就知道她是个懂茶之人,兀自笑呵呵的问道:“姑娘,这茶如何。”
沈姜凝看着赵廉,老实说道:“好茶,只是...”
“只是什么。”
沈姜凝看着手中的茶杯,有些遗憾的说道:“可惜这水不好,倒是浪费这么好的茶。”
赵廉高兴的拍了拍手,夸赞道:“这位姑娘说的极对,这晋州什么都好,就是这水质不好,我听说,有些树可以分泌一些黏液,此黏液加入水中,做一些装置,可以让水变得甘甜可口许多。我们方才还在讨论,槐树,桃树,还有榆树,到底哪些有用一些。他们争论不休,我倒是觉得,不如都砍了,都试试不就行了。姑娘,你说是不是。”
沈姜凝嘴角扯着笑,这堂堂一个地方转运使,却是在思考如何煮好茶水,她勉强答道:“大人说的是。”
“瑶儿,你瞧瞧这位姑娘,就明白大人我用心良苦,你一天到晚还嫌我麻烦。我这都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让人喝上一口你煮的好茶。”
沈姜凝脸上的笑意更僵了。
瑶儿轻哼了一声,“我这茶,倒也不是随便人都能喝的。”
赵廉轻抚着她的手,满脸笑意,“是是是,我知今日瑶儿能来,都是为了我。”
沈姜凝不自觉的汗毛竖起。
赵廉虽是个纨绔子弟,但性子倒是颇好,瑶儿姑娘即使再怎么冷着一张脸,他都是笑眼相迎。
只是,今日他们三人来,可不是单纯的来饮茶的。
李谨终于还是忍不住试探道:“大人,下官来晋州之前,有写封信给大人,不知大人是否看到。”
赵廉脸色一顿,似是在努力回想着什么,他眼神躲闪看了一眼瑶儿,瑶儿瞥了他一眼,柔声道:“大人前些日子忙,怕是忘了李大人借兵的事情。”
赵廉一拍桌子,身子终于在哪太师椅上坐了起来,激动的说道:“瞧我这记性,李兄前些日子向我借兵,我私底下听回来的士兵说,那走栈道去河谷西的法子,原本是李兄你提的。李兄你说,你当初若是要有这么一个稳赢的法子,为何不早些告诉我。我们带上我那些兵,只需走个过场,这事后功绩,不就妥妥的成了咋兄弟俩的吗,哪还有那臭小子束安什么事情。”
李谨的脸色不好,他之前写给赵廉的信件,属于军中机密,可这件事现在看来,这小小的婢女瑶儿都知晓此事。
这赵廉还真是无可救药了。
李谨惹着怒气道:“下官,领兵去密云峡谷一事,是奉太子之命,并非下官之意。”
赵廉咋舌,“哎哟,那可真是太遗憾了。你都不知道,我底下的那些兵啊!这些年在这安逸的晋州,都待废了,个个犹如酒囊饭袋一般,我啊!想办点大事让圣上看看,都没有机会。我听闻过李兄你的事情,实在佩服。正好,李兄有时间,将我底下的那些兵都练练,日后啊!要是再有这么好的机会啊!我们也上场战战去,总让圣上也瞧瞧,我也是可以领兵打仗的。”
沈姜凝听着赵廉,越说越起劲,好像日后他在别人的眼里,就能变得高大威猛起来了一样。
李谨握紧拳头,冷冷的问:“下官定不辱使命,大人您看,什么时候,我们商谈一下细节。”
赵廉“啊”了一声,揉了揉太阳穴,然后瞥了李谨一眼,“今日一见,我就知道李兄是个值得信任之人,你有什么想法,尽管去做,为兄定会全力支持你。”说着,从怀里掏出了半天,也没见掏出个什么。
瑶儿白了他一眼,从衣袖里掏出一块令牌出来,赵廉呵呵一笑接过,然后递给李谨道:“这令牌交个你,那两万的~”想了想好像不对,借给李谨的几千兵,还走了好几百人,“那一万多的士兵,就交给李兄掌管了。”
这令牌那是随意可以接受的,大朝军规,其令牌非紧急之事发生,其他人不得随意行使。
倘若李谨真的接了,掌管了军务,传到了圣上的耳中,就是篡权。
李谨拜跪:“下官不敢,若大人派下官训练士兵,可下令,下官定当竭尽全力,让圣上知道大人在晋州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守晋州一方安宁。”
赵廉其实皱着眉头,听到后面的话,又高兴了起来,“好好好,我现在就写,瑶儿赶紧去拿笔墨过来。”
瑶儿轻斥道:“大人忘了,您这印章不在这。”
赵廉又是拍了拍桌子,准备起身回府里拿印章,刚起身又重新坐了下来,温和问道:“李兄,这训练士兵不在乎这一时,等今日赏菊宴过了,明日我定会写给你。”
李谨自是再多不满,此刻也不会表露出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