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完整 ...

  •   二十二年,年末,乾隆还是下旨,将兰馨下嫁给了富察皓祯。多隆知道圣旨后,带着正梅,进了一趟宫。见到了待嫁中的兰馨。多隆还记得那时,兰馨无奈的神情。富察皓祯的那些事,多隆早就叫正梅在某次进宫请安时,透漏给了皇后。原以为,皇后能改变皇上的意思。没想到,兰馨还是要嫁给富察皓祯。

      所以,再次见到兰馨时,多隆问:“兰馨,皇后娘娘没办法吗?那个富察皓祯,不是你的良人啊。”兰馨听到后,牵了牵嘴角,无奈的回答:“皇额娘又怎么能让皇阿玛改主意呢。那外室的事,皇阿玛也是知道的。却只是让皇额娘劝我说,那女人,不过是个外室,连个妾都算不上,等我嫁过去,还不是由我拿捏。皇额娘还说,男人,哪有不三妻四妾的,那些女人,也不过是一时得宠。用不着放在心上。”顿了顿,又说:“况且,这样的婚事,我已经很满足了。比起那些远嫁蒙古,客死异乡的公主们,至少我还在京城这个富饶熟悉的地方。

      “唉,即便这样,也还是委屈你了。”

      算算日子,再过三日就是日子了。多隆起身去找正梅。

      到正梅那里的时候,让伺候的几个侍妾下去之后,多隆喝了口茶,问:“正梅,给兰馨公主的贺礼准备的怎么样了?”

      “早就准备好了,都是些精致小巧,却值钱的物件。还有,按爷嘱咐的,又加了一个庄子和两个铺子。只是,这礼,会不会太厚了些?”正梅一一报了出来,然后有些不安的问。

      “没事,我和兰馨自幼关系还好,皇上和皇后娘娘都是知道的。那硕王虽是异姓王,但兰馨也不是正牌的固伦公主,总要多些嫁妆,底气才足。内务府毕竟是有规定的份例。只能靠我们这里多加些了。”多隆无所谓的摆摆手,解释道。

      转眼间,又是半个月过去了。兰馨成亲的那天,热闹非凡。多隆没去参加大礼,反正去了也见不到新娘,只能对着那个富察皓祯。便只叫正梅带着府里的女眷去了。自己却跑去找兆惠了。

      最近西北的那些部落又开始蠢蠢欲动,所以,多弈一早就回去了。

      而多隆更是,除了去兵部,空余时间,大多与兆惠在一起。在兆惠日日严格的监督下,多隆的武艺长进飞速。不过,由于本身不够健壮,便主要是练技巧。而多隆对于弓箭方面也比较感兴趣,所以,除了练手上的功夫以外,射箭也练得很是勤快。一段时间的努力下来,虽不是百发百中,七成的命中率也是有了。兆惠也是惊讶于多隆箭术的进步。于是,教得也更起劲了。

      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更加熟络,多隆也大大的表示了一下自己对兆惠的仰慕之情。多隆喜欢和兆惠在一起。因为只有和他在一起时,多隆才觉得可以放松,好象什么事都可以不用操心,更不存在什么责任义务。也不担心会被发现自己是个‘赝品’。全心全意的做自己就好。况且,能和这位清朝的名将军在一起,多隆觉得无比荣幸。虽然当初了解的不详细,但多隆也知道,兆惠有过不少的战绩。只可惜,每次问起那些事的时候,兆惠总是笑而不答,然后默默的摸摸多隆的脑袋。

      “兆惠大哥。”又跑到茴院,见兆惠正在湖边的亭子里品茶。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

      “多隆,今儿是休沐?”倒了杯热茶递给多隆。

      点点头,多隆情绪有些低沉,问:“是啊。如今西北不稳,兆惠大哥也快要回西北军营了吧。我确是不能去见识见识了。”

      兆惠听到多隆的话,失笑,摇了摇头叹道:“西北大漠虽然壮丽,确实在是荒蛮之地。不去也好。而且,打仗又不是什么便宜事,留在京城比较适合你。你才成家,去了西北,没个一年半载,是回不来的。而且,战场上,生死由天命。你以后会继承爵位,更没必要去战场上用命搏富贵。”

      多隆听了沉默下来,这些,自己不是没想过。参军啊...不是想去就可以去的......。

      “那,兆惠大哥什么时候出发?”

      “......半个月后。”

      “这么快啊......”

      从兆惠那里离开后,多隆就开始考虑,要不要送些东西给他,如果要送,送什么才好。想了想大哥走的时候,自己也没有送东西,决定两人一起送。都是去战场,就护身符好了。

      下了决定,多隆就立刻开始实施。让林乙丰去打听了一下京城附近香火最旺的寺庙,然后带着他和几个小随从,就骑马出城了。

      广济寺。

      下了马,多隆看看眼前这座历史悠久的寺院。虽然人周围来往不绝,却不会给人喧闹的感觉,依旧庄严肃穆。

      跟着人流,到了中央的大雄宝殿,多隆让林乙丰从寺中求得了两枚开过光的玉佩。认认真真拜了佛,然后放进准备好的囊中。正准备离开,却看见远处似乎又熟悉的身影,不走自主的跟上去。

      绕过大雄宝殿,人也渐渐少起来,又向寺院深处走了一段,那人停在了一个小院落前。

      再走进些,多隆才看清,原来是和珅!难怪觉得有些眼熟。自己见到和珅的机会并不多,而且,他看起来,有成熟了好多,举手投足间,越是气宇不凡。明明只比自己大不到十岁,为什么差别这么大!?看来,天天跟在皇上面前,确是很锻炼人。

      多隆还在胡思乱想中,又有两个熟悉的人走了过来,正是纪晓岚,而另一个,多隆也是见过几次,那是和珅的弟弟-和琳。而和琳现在,不过是个小小少年。

      纪晓岚和和琳?这个组合让多隆产生了兴趣。要说这和绅和纪晓岚,虽然不像前世电视剧里那么对立,却也有过几次摩擦。所以,二人不和的传言,一直没有断过。毕竟,纪晓岚在文臣里还是很有威望的。而和珅,这段时间,身价更是水涨船高,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小小的侍卫了,前不久,又被乾隆升到了户部左侍郎,手里握着实权,户部,更是肥差。所以,虽然还年轻,却也没人敢小看和珅。平日里,和珅也是表现得比较自信。谈吐间。从不放低自己身份。这也让不少监察御史们看不惯,纪晓岚虽然不像那些老古董,但偶尔遇到机会,也要和和珅针锋相对那么一两回。

      所以,在大多是外人眼里,他们之间虽不是水火不容,但也没和谐到可以帮忙带小孩儿的程度。

      多隆想了想,决定不躲躲藏藏了。能约在这里,就说明他们虽不想让太多人知道两人之间的交集,却也没有故意瞒着人。

      装模作样的拍拍衣裳,多隆笑着走了过去,打着招呼:“哟,今儿可真是巧。能在这碰到二位。哎~纪大人,现在又不在宫里,哪有那么多礼节,更何况,您还是我的上官呢!”制止住纪晓岚准备行礼的动作,又转头对和珅说:“和大人也来上香拜佛?”

      和珅愣愣,看了纪晓岚一眼,然后笑笑没回话,只是把和琳招到一边,兄弟俩说话去了。

      不明所以的看向纪晓岚,多隆很奇怪,这两人之间还有秘密?

      纪晓岚晃晃头,看着远处说话的兄弟,说:“如今,和琳跟着我读书呢。和大人两个月前找人请的我。”

      “纪大人也收弟子?”

      “倒是没有。不过是提点和琳一二。他今年要考举人。我看,也是个好苗子。有空便找他来。”摸摸下巴的胡须,回答道,“多隆贝子,怎么会来拜佛?”

      想到怀中的绣囊,多隆说:“有时,也有自己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变来请佛祖庇佑了!”

      这时,和珅带着和琳走了过来。到了纪晓岚面前,笑着说:“不愧是大学士,和琳的谈吐间明显大有长进。以后得空,纪大人一定要常来寒舍坐坐。致斋也有很多想请教的地方,希望大人不令赐教。”

      “和大人太客气了。和大人英雄少年,如今还不到而立之年,就身居高位,可不是纪某人能比的。”

      多隆听着他们之间寒暄,觉得假的慌,这两个人怎么也算是亦敌亦友,应该都挺熟悉对方了,讲个话还这么迂回。难道搞政治的人都这样?不过,多隆也注意到了,二人之间,明显是和珅处于主动,话语之间,眼睛也是盯着纪晓岚不放的,相比之下,纪晓岚就显得有些被动。大概是年龄经验有点差距吧。和珅正是意气风发,得意时,行事多大胆。而纪晓岚则经历的更多,也更加谨慎。

      不过,这和自己也没什么关系,多隆有何两人寒暄了两句,便先告辞了。

      西北军急,兆惠奉旨出兵库车。

      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多隆脑子里还都是刚才兆惠身披铠甲,带领大军离开的情景。数千人骑着马,多隆觉得似乎是地震了。摸摸腰间,是一把仅刻着简单纹路的匕首。想到几日前,自己把玉佩交给兆惠时,他慎重的表情和小心的动作。好像怕一不小心把玉给捏碎了碎了似的。武人就是粗人,说的还真没错。

      也许是没想到会收到礼物,兆惠窘了一下,马上摸摸身上,然后拿出了这把匕首,递出来:“多隆,不嫌弃的话,这把匕首就留给你。虽然不是什么精美的物件,但防防身也可。”

      见到自己收下后,明显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更是让多隆现在想起来都忍俊不禁。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完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