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清贫却悠闲的生活 ...
-
天蒙蒙亮时,阮泠便起来了。她用冷水搓了几把脸,到镜子前梳完妆后准备做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无父无母的阮泠自然不会管那些文人雅士的君子远包厨的p话。
当你发现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你就会知道,文雅什么的都得靠边站。
阮泠微微震惊,也不知道原主怎么吃的,就这缸里没米,框里只有两颗小白菜的情况下,她还能不是一脸菜色,甚至肤白貌美。
表示对原主美貌的赞叹后,阮泠动手做起了开水烫白菜。没办法,家里啥都没有,她只能把白菜用开水烫一遍勉强吃了。
阮泠,吃了还算水灵的白菜后,眯了眯眼,还挺爽脆,这开水倒是把小白菜原有的菜香味烫出来了。
一顿简陋却又不算让人失望的早饭过后,阮泠在家里翻出原主仅剩的六十二文钱,等着秦琴喊她去小城置办货物。
如果没记错反派凄惨的童年生活的话,下午她还要爬一次狗洞,去听学。所以置办货物时她要快些,另外在问一份能在上午工作的活计。
在约莫七点钟时,秦琴过来敲门喊她出去。“阮泠,我们得走了,赶紧去置办货物”
阮泠开开门,应了几声。然后随秦琴一起坐上牛车赶往城镇。
她们所在的村庄隶属于茂县管辖,因为附近有三条小溪流淌而过,所以叫清溪村。同样的,茂县所管辖六镇,清溪村属于六镇之一的定远镇。镇之下还分设村,村庄数量是不固定的,但都在十个以上。
她和秦琴要去的就是定远镇,一个月去两三次,村里人多半会托付秦琴和她置办点东西。
一路上,秦琴是一个典型话唠。阮泠通过和她聊天,得知了不少信息。
例如这是大周王朝昭和三十六年,她今年刚好十三。
再比如秦琴知道她天天爬狗洞去学堂听学,因此决定加入她。
还有现在,“诶,对了阮泠,你不是不怕耗子吗,怎么昨天是见到好大一只?”
阮泠攥了攥衣角,但看像秦琴时一脸坦然,“那只耗子真的很大,把我吓了一跳。”
秦琴顿时来了兴致,“多大,多大,还在吗,咱置办货物回来能让我看看吗?”
阮泠嘴角抽了抽,你当这凭空捏造的耗子真的存在,可她转念一想“是挺大的,可能和你一样。”
“卧槽!”秦琴傻了,开口便国粹。
阮泠调笑的看着秦琴,“和你长的也一模一样。”
“……”秦琴懵了一瞬,便给了阮泠一拳,砸在她肩膀上,“你这人,就会糊弄我!”
阮泠放肆的笑了笑,还了她两拳,“是你又傻又好骗!”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她们赶到了镇上,她们在市场上不止置办货物,也卖出一些例如村里张婶托付卖掉的草鸡蛋等等。
忙了一圈后,阮泠问了秦琴,这里有没有招工的地方,秦琴沉吟片刻,便说“阮泠,我知道你家境有困难,但若是到这里做工,怕不是易事。”
阮泠又何尝不知如果来镇里做工,光来回赶就是个问题。可是想到家里
仅剩六十二文钱,阮泠突然觉得这也没什么了。她坚持问道“你告诉我吧,我还是要去问问的。”
“你去镇北的码头,还有旁边的仁济药堂看看,它们周边店铺都是招工的。”秦琴整理了一下牛车上的货物,“我等你半个时辰,快些回来。”
阮泠连忙道谢“行行行,我先去了,要我半个时辰后还没回来,你就先走。秦琴,谢谢了!”
阮泠走在街上,看着包子铺的肉包,顿时觉得自己饿了。她问了问价钱,一文两素,两文一肉。她花了三文 ,买了三个包子。嘴里叼着肉馅大包子。
色白面柔的包子被重重一咬,肉香味和汤汁弥漫在口腔内,瞬间征服了味蕾。阮泠都要被好吃哭了,人间美味啊。
她走过码头、药堂等地,分别问了那里的活计:第一,码头扛包,一日五文,管两顿饭。
第二,药堂伙计,跑腿,需识字。一日五文,管两餐。
第三,点心铺学徒,学习做点心的手艺,略识几字便可。一人五文,管两顿饭。
阮泠毫不犹豫选择了点心铺,这是架空历史年代,字体像是明朝时期的,多为行楷。在现代作为书法爱好者,她对此了解较深,但怕这里的字可能会有些不同,所以点心铺刚刚好,还能学一番手艺。
进入点心铺后,她跟见到了铺子里的掌柜,“您好,我打听到这里招工,所以想来问一下。”
王掌柜看着面前的少女,虽衣衫简陋,确实整洁干净,双目炯炯有神。他暗自点点头,“识字吗,会写吗?”
阮泠点点头,“略识几个字,也会写的。”
王掌柜挑挑眉,这么小的人,且衣着打扮看着不像是能进学堂读书的样子,有心试她一试。“那边,写了铺内面点的名字,还有佐料名字。旁边也有纸笔,写完念给我听。”
阮泠上前走去,拿起毛笔,依次写下了甜点和佐料的名字,幸而之前练过书法,她的字端正秀丽,倒让王掌柜刮目相看了。
在她依次念出面点名字后,不出所料的被录取了。
很难得的是,点心铺学徒一般只在上午忙碌,大概是从上午八点忙到下午三点便可以走了。这样的话她下午正好有时间去学堂听课。
阮泠谢过王掌柜之后便离开去找秦琴了,秦琴还在原地等她。阮泠跑到她身边,“找到活计可干了。”
秦琴问了问是点心铺的活计后,且活计还算是轻松,便带着阮泠回去了。秦琴在路上开心的说“这样也好,阮泠你能过的更好了。”
转念一想,秦琴问了阮泠“那你来回怎么办,怎么去镇里做工,走着去吗?”
阮泠被她问住了,她挠了挠头,说道“反正也就十几里路,清溪村离定远镇不远,早起一些,总能解决的。”
秦琴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这是一来阮泠自己的选择,二来她可以过的更好。
自此之后,阮泠便开始了六点半起,九点睡的生涯。六点半起来收拾好后,去点心铺当学徒做工。下午三点结束后急匆匆的赶回来,爬着村建学堂的狗洞,偷偷的去听课。
学堂其实并没有狗,这个洞倒还真是天助她也,帮助了她天天偷听课。
这个学堂,是周边几个村合伙搭建的,好巧建在清溪村。学堂夫子也是由村里里正请的,听说当年中了个举人呢。
这些都是秦琴对她说的,阮泠倒是没空管这些,她只是知道,这夫子教学时总会时不时看像窗外,吓得她急忙遮掩 ,生怕露馅。
她不会欠她学费的,等她攒够钱了就送过去,阮泠心想。
日子便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转眼就到了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