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中枢神经系统 ...
-
名词解释:
1. 脑挫伤:是指外伤颅骨内面脑组织的横向运动擦伤脑组织所致的局灶性微小脑出血灶。
2. 硬膜下血肿:是指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外伤或非显著外伤致脑对冲伤处的静脉窦或窦旁桥静脉或皮质小血管破裂,血液流入硬膜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膜下间隙形成的血肿。
3. CTA: CTA 是指注入对比剂后,对比剂通过脑血管时进行 CT 扫描,将原始数据重建得到三维的脑血管、颈部血管或身体其他部位血管图像的检查方式。
4. MRM:又称脊髓水成像,它是利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加脂肪抑制技术,获得脊髓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影像,类似脊髓造影效果,目前已基本替代脊髓造影和 CT脊髓造影。
5. 脑膜尾征:脑膜瘤 CT 或 MRI 增强检查时,肿瘤邻近脑膜发生鼠尾状强化称硬膜尾征或脑膜尾征。
6. 垂体卒中:垂体卒中是指垂体腺瘤出血或缺血性死。
7. 多发性硬化:是以大脑与脊髓的多发病灶、病程的缓解与复发交替为特点的髓鞘发育正常的脱髓鞘疾病。
8.直角脱髓鞘征:发生于侧脑室周围的多发性硬化灶,在冠状面、矢状面呈条状并垂直于侧脑室,此征象为直角脱髓鞘征。
9.腔隙性脑梗死: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
10. 分水岭区脑梗死:两支动脉交界区常常是供血最少的区域,容易导致脑梗死,故又称分水岭区脑梗死。
11. 脑穿通畸形:若软化病变范围大,可将脑室与蛛网膜下腔穿通,形成脑穿通畸形。
12. 大脑镰下疝:大脑幕上病变可以继发大脑中线结构移位,超过 1cm,称大脑镰下疝,是临床危重表现。
13. 脑动静脉畸形:由粗大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和畸形血管团共同构成脑动静脉畸形。
14. 髓外硬膜下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是生长在脊髓外,蛛网膜下腔内的肿瘤,以神经鞘瘤和脊膜瘤居多,MR 增强可以直接显示肿瘤。
15. 脊髓肿瘤:是生长在脊髓内的肿瘤,以室管膜瘤居多,约占 60%,星形细胞瘤次之,多为恶性,MR 可以直接显示胂瘤.
16.脊髓损伤平面:是以临床的感觉和运动丧失平面所对应的脊髓节段半国,进行疾病定位征象描述的平面。
17.椎体损伤平面:是以临床的感觉和运动丧失平面所对应的椎体节段平面,进行疾病定位征象描述的平面。
18. 脊髓空洞:脊髓空洞症是脊髓中央管扩大或脊髓坏死的统称。中央管扩大多见于脊髓病变的继发改变,如脊髓内肿瘤、先天性颅底巴陷症等疾病;脊髓坏死多见于脊髓结核,主要靠 MR 诊断。
19.脊膜尾征:MR 增强后可见肿瘤明显强化,邻近脊膜也增厚强化,形成“脊膜尾征”,是脊膜瘤的典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