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凉水庄与乐归崖 ...
-
凉水庄是个跟自身名字一样非常普通的村庄。没有文人墨客过路时起雅兴,给它安个雅号,也没有大户人家在这里建个宅子赏风景。这个名字仅仅来源于村后那口四季涌凉水的井。
聂宁渭现在回想起别人喊自己什么“凉水庄三百年难得一遇的修道奇才”,就觉得不是在夸,而是在暗嘲。
要夸人就好好夸,非得加个“凉水庄”这个前提,这就很上不了台面了。
现在这个时代,修仙得道成了当官以外的第二出路,第三出路是混江湖。总之就是各个圈子有不同圈子的活法,你喜欢凡间荣华就去当官,喜欢脱俗出世就修道,喜欢行侠仗义就练武。
这位“凉水庄修道奇才”选了第四条出路,他要去经商。不是那种闯四海荡五湖的大买卖,聂宁渭的“经商”是学小叔以前的样子,在街边摆个小摊。
这天日未上山,聂宁渭就要起了个大早来磨面,给小叔备好早饭,再从棚子里赶出一辆动起来吱嘎吱嘎的破四轮车,放好食材和配料,就开始了一天的买卖。
他学着卖烧饼,当然这一行客源非常普遍,竞争也很激烈。聂宁渭在跟小叔说好卖饼之前,就好好掂量了一下敌我实力。论手艺,他自然比不过一行老前辈,那就只能靠宣传了。
他把车拉到了乐归崖下,这地方人烟寥寥,但好在地方宽阔,一眼就能看到在路口上有一人一车。然后聂宁渭才不慌不忙拉出了自己的必胜法宝——一条长幡。
长幡上书:【三百年难得一遇的修道奇才烧饼摊】。就这么立在车旁,迎风招展,煞是显眼。
这行字这么多,这么大,字还是小叔写的,铁画银钩,墨意淋漓,不是个瞎子都能一眼看到。
真别怪他那么招摇,除了这个名不符实的名号,聂宁渭真没其他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好在乐归崖下人流稀,要不然未来一代大侠真豁不出这个面子。
“唉,要过日子的嘛。不丢人。”聂宁渭在摊子边支起一个板凳,在那里干等,不由得看了看天,舒了一声长叹。为了讨生活哪有什么丢人的。
他真正的目标顾客不是不远处跑来放纸鸢的孩子们,而是在这个乐归崖上修行的那些道士。
距那个让他名声大噪的资质选拔已经过去了半年,在这期间聂宁渭收到过大小门派的邀请。
那些人差点儿把他家门槛踏破,认识的不认识的父老乡亲都跑出来游说,但他自然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到了晚上,聂奇胜把大包小包送来的礼物好生包上布条,以免沾土落尘,放到架子上。他收拾完,转头就看到自己家的小孩蹲在角落里,哭丧着小脸。
聂奇胜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臂膀,语气柔和:“船儿不想去?”
聂宁渭看了看小叔的脸,又看了看光秃秃的地板,心里挣扎了几下,但还是顺从本心点了点头。他不想去就是不想去嘛。
聂奇胜便一笑道:“那就不去了。礼物我会原原本本送还他们。”
聂宁渭知道小叔一向说到做到,第二天他原以为还会耳根落不得清净,但他一睁眼,看到的是小叔的脸,听到的是小叔的声音:“船儿,起床吧,该吃饭了。”
他鼻尖上还萦绕着刚买回的烧饼的香气。
就好像之前那些事都没有发生过。架子上的礼物一夜间全都没了踪影,聂宁渭默默啃着烧饼,看着小叔的背影,觉得特别伟岸。比那个多年不见一去不回的父亲还要伟岸。
“小叔,我不小了,我可以去卖烧饼。”
小叔一听他的话便眉眼弯弯:“这不入流的活,还是我来干就好。船儿可是修道奇才啊,被千稽子一眼相中的人才,何必做这种粗活?”
聂宁渭知道小叔在打趣自己,一言不发,直接从案板上拿过面团,自顾自揉了起来。他听到小叔轻轻叹气,揉了揉自己的头。
“只要这是你自己的决定,那就去做吧。”小叔对他说。
从那之后,小叔对他卖饼的事情再无异议,甚至连到乐归崖下卖都是小叔提议的。聂宁渭在一旁竖耳听时,暗叹小叔果然见多识广,英明神武。
“乐归崖是一些小道士修炼的地方,这里南面是崖,北面是林,林中鸟兽颇多,水秀河清,蕴有灵气,少有闲人打扰。
“那些有悟性的可以在那里耗上一天,没悟性的装架子也会呆一下午,饿了这么久,你等到中午或傍晚他们就会乖乖上门。”
既然小叔都这么说了,聂宁渭就乖乖地等。反正这种小事,根本不足挂齿。
等的时候,他看孩子们放纸鸢,等啊等,等到孩子们都饥肠辘辘了,跑过来问他烧饼几钱,他毫不犹豫的把自己当午饭的饼分了一半出去,笑着说这个不收钱,但烧饼要收五文钱。
“大哥哥你真好。”一个穿红衣的女孩子仰起头,对他甜甜地笑。
这一笑,简直是甜到聂宁渭心里去了。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俗人,根就离不开这俗世,去修仙怎么看都不适合他。
一个拿纸鸢的孩子手指着长幡的字,断断续续地用奶音念。遇到不认识的字,几个孩子先叽叽喳喳争辩一番,最后是聂宁渭出来解围,带他们念。
“所以,这个'三百年难得一见的修道奇才'是……”孩子们用闪闪发光的眼睛慢慢移向他,起了兴趣。
聂宁渭不免噎了一下,“呃,正是在下。”
没办法,人怕出名猪怕壮,但是事实摆在那里,容不得他低调。
送走可爱的孩子们,聂宁渭又在那里坐着等,把另半边饼好好收入怀中。这里是出入乐归崖的必经之路,他才不愁遇不到几个愣头青道士。
但这也等得太久了吧?日挂中天,热得聂宁渭汗流浃背,头发紧黏头皮,也不见一个冤大头的影子。他看了看东边,没人;看了看西边,也没人。他气急得狠狠咬了一口剩下的半边饼。
他想来自己早上已经上集市买好菜,多半这时候小叔已经在家做饭。小叔做菜手艺堪称一绝,明明肉眼还没见到,他就不得不咽了口唾沫,又看了看手中干巴巴的饼。差距之大,让人叹惋。
但他聂大侠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向命运屈服。这是他第一天独身来卖,不靠小叔的人缘,也没有别人帮忙。必须卖出一个才能算有果而终,不然之后都不好跟小叔提起。
“这些苦修的道士真麻烦……”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小声咕哝道,“所以我才不喜欢修道啊。”
所以,来个人吧,不管是道士还是神仙也好,聂宁渭都会用自己巧舌如簧的本事拿下他。
而老天真顺了他的意。
这种念头刚刚冒出头来,下一秒聂宁渭就猛地从板凳上跳起来。他听到了轰隆隆一阵怪响,但东看西看,依旧是一片人迹荒芜,哪来的声音?
难不成——在头上。
聂宁渭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的那条由小叔亲笔写成的长幡咔嚓一声,已经一命呜呼了。即使他察觉得足够及时,还是被眼前从天而降的“东西”吓了一跳,不过脚没有后退半步,只是双手护住了头,猛地蹲了下去。
小叔说过,他所处的乐归崖南面是崖。所以……等烟尘散去,聂宁渭定睛一看,那从崖上掉下来的那团黑影,长得有手有脚,分明是个人。
“这个人……就是那些愣头青道士的其一吧。”他俯下身子,看着地上瘫软的那个人影。
不知道是该说这愣头青是命好还是命差,怎么跳崖就偏偏遇上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