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零-冥婚 ...

  •   虽然枝条很多

      根却只有一个

      穿过我青春的所有说谎的日子

      我在阳光下抖落我的枝叶和花朵

      ——[英]叶芝

      ——顾雨还是没有回应。

      孟子荀又给她打了个电话,看着黑土上简易搭建的木台和四周忙忙碌碌的原住民,在无人接听的断线声中无端地生出几分烦躁。

      十月刚过,阳光尚且温和,但风里已经带上了即将来临的冬季的寒意。

      这几天是衡海大学人类社会学系的社会实践时间,她跟随的导师马立群本身就是纳兰部族的专职研究员,带的课题不出意外都是有关纳兰的风俗人情,于是今年自然也顺理成章地把纳兰部群作为了他们系的研究对象。

      研究队在纳兰当地的招待所已经待了五天的样子,然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不在调查,而是尝试着去听懂原住民叽里呱啦的纳语。毕竟也都只是确定课题没多久的本科生,对这口方言的熟悉程度还不及他们对于某些日日翻新的薯片口味的了解程度,故而除了翻译本人口中有滔滔江河一泻三千里,绝大部分学生都只能是听对方谈天说地,自己盯着笔记思考人生的意义。

      拨出第五个电话后,孟子荀终于放弃了挣扎,转而仔细地观察起那些忙碌的身影。这项观摩活动是临时安排的,今天早上他们接到通知,说是纳兰本地有重大活动。赶时不如撞时,对马老师那种原始部落的狂热爱好者来说,这简直就是沙里淘金淘出一把钻石的快感。

      孟子荀眯了眯眼,上午的阳光不知为何有些刺眼。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地人的不同,几乎所有忙忙碌碌的人们身上都披着一件接近于深红色的斗篷。说红色是喜庆吧,但单看这种红,平白无故会让人生出一种荒谬的压抑。

      不多时,锣鼓震天。

      为首的看起来是位女子,装束比别的人都华丽地多,手中执着类似于拂尘一样的东西。四个纳兰人在她的指挥下,把红色的斗篷脱下,斜扎在胸前,在杂乱的节拍中晃着杂乱的步子上台,站定后起舞。

      舞台的中央是一朵约有脸盆那么大的红花,四个人旋转着接近,又不由自主地退后,但是前面似乎有一股强大的引力使得他们不得不向前。于是这种力量撕扯着他们,逼迫他们用夸张的舞蹈动作最大限度地拉伸着自己。

      诡异的、杂乱的唢呐忽然一停。

      台上的人如梦方醒,正欲起身,无奈终究逃不出无形的网罗。他们扯下身上的红绸,跪伏在木台四角,用那块红绸缠住几根透明的丝线。

      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学生们刹那间被死一样的寂静所淹没。孟子荀发现自己竟然一眼都离不开那座小小的木台,那种诡异的氛围,恰到好处地把握着她的情感。

      很长的停顿后,左边的两个男人首先有了动作。他们闭着眼,指间的丝线交错,拉开了台中央的一块木板。而后,一个死去多时的男人的尸体猛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双手在丝线的牵拉下弯成一个不可思议的弧度。

      孟子荀听到身边有两个姑娘低低地惊呼了一声,因为就算这个男人在死去之后已经好好地化妆过拾掇过,但脖颈上骇人的缝合过的深紫色的巨大创口还是给了她们不小的冲击。

      冥婚是一种很常见的风俗,给不幸身亡的孩子配冥婚家长们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死后在地底下能有个伴,所以会给他们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地下婚礼。

      只要华国人认可亲属、伴侣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性,那么冥婚这种习俗就注定不会消亡,这种非现代性的流俗就会缠绕住现代性,难于割离。

      “课题就写冥婚与现代性的冲突吧。”孟子荀回想了一下这几天跟纳兰人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决定就事论事。

      她走出先前所站的树荫,想往前走两步看得更清楚一些。

      右边的两个人也跟着有了动作,拉出一个遮盖着深红色头巾的女子尸体。被丝线操控的男子艰难地向右挪了一段距离,抬手,在喧嚣的唢呐中僵硬地扯住女方的头巾,然后用力一拽——

      孟子荀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她的脸。

      挣扎的、扭曲的、惨白的脸。

      被劣质□□涂抹了面庞,胭脂抹红了眼眶的脸。

      那是顾雨的脸。

      丝线拉着婚配成了的两人合葬一棺,耳旁锣鼓喧天,但孟子荀什么都没听进去。

      手机上是她打给顾雨的五个未接通的电话。

      阳光非常刺眼。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零-冥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