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不就是第五章嘛 ...

  •   媒介伦理是指新闻从业者自我约束的规范,是相关新闻工作人员道德感和责任心体现,也是从业人员以及新媒体用户在采集、发布、使用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总和。它既是一种行业内的自律,也是一种民意的观念和约束。但在具体新闻实践中存在着伦理失范现象。媒介伦理失范引发新闻失实、媒介审判、网络暴力等现象,这些现象离不开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自律与他律。(开头定义了媒介伦理,不错哈,但定义建议可以简练一些,一两句话说清楚是什么就可以了)
      一、媒介伦理失范的原因
      (一)自律缺失:媒体“把关”功能弱化
      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主体具有隐匿性与开放性特征,其信息发布行为一般都是匿名行为,从而造成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发布门槛低,传播行为具有较大的监管难度,与之相对应的是把关力度的弱化。(纵观整段的话,建议可以把这一句删掉喔,因为它与后文的关键性不强,放在这儿反而让回答显得冗长)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合二为一,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非常快捷,几乎是采编播同步。
      媒体过度追求时效,忽略把关环节,降低发稿质量,为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大量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例如,南风窗微信公众号发布《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直指鲍毓明性侵自己未成年养女,文章站在养女李星星角度进行主观阐述但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讨论,第二天财新发布文章站在鲍毓明视角分析,被大众指责。由于文章仅站在舆论各自的视角,错误地偏向一方,而未能在第一时间以客观的视角跟进事实。(这一段主要是说把关的弱化,但对把关为何弱化没有说得很详细,基本只是过度追求时效这一句话带过的,有一点少喔,可以从市场竞争这些方面说说)
      (二)他律不足:难以进行有效管控
      随着媒介的快速发展,媒介伦理问题也变得愈发复杂与多样,造成了媒介规制制度的制定不能追上问题生产的速度。同时,新媒体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定尚未成熟,建立新法律法规是相当有难度的。其中媒介越位,当法律还没行成定论时,媒介却率先进行审判的现象时常出现。媒介审判就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也是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之一。“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在“马加爵案”、“哈尔滨宝马案”、“杭州飙车案”等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媒介审判的现象。这些案件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正,而无法及时地控制。媒介审判是司法缺位导致的媒介越位,而我国媒介的“官方背景”往往导致媒介审判。(这一段的内容还不错,但在阐述上有一些分散,他律缺失主要是法律建设没能与时俱进,这一点在开头说到了。但后面又加了一个媒介审判,就有点混乱了。关于媒介审判的原因,你在结尾处也说到了,多少受媒体地位,也就是制度的影响,所以其实可以把这一点单独拿出来说)
      (三)社会环境:后真相时代下的情绪泛滥
      后真相时代情绪化诉求成为新闻吸引注意力的标准之一。这也导致部分媒体为了获得社会关注,罔顾新闻事实,对新闻事件“贴上”带有情感色彩的“标签〞,以求达到吸引流量的目的。在长沙采耳大妈事件中,大妈用工具抠脚被拍摄,网络中一片谩骂,似乎是正义在声讨,部分媒体报道却罔顾事实。当最终真相被揭开,伤害的言论却留下永久的创伤,对新闻客观性的质疑也会模糊原有的专业主义。社会环境的复杂,众声喧哗,情绪先行,真相远远落后。(这一段还不错哈,阐述可以精简一点,不需要说得太多)
      二、媒介伦理失范的防治
      (一)职业道德:强化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
      从媒体工作者角度出发,要培养和强化新媒体行业的道德意识与行业自律,要讲究人文关怀和人民至上的原则,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工作者要求有“脚力”、“眼力”、“笔力”、“脑力”,更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媒介组织要求行业自律,重视连续性报道、动态新闻,避免新闻烂尾现象。完善对行业内奖评机制,加强对媒体自律信条的建设,形成行业内部的自我完善。(这一段从个体各行业两个方面来说自律,可以的哈)
      (二)媒介素养: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培养公众批判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新媒体时代公众应具有的重要的媒介素养。公众缺乏批判性思维,就无法深入对媒介进行批判性的解读和反思,也无法辨别新闻真假,自觉寻找真相。因此,新媒体时代,公众应自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有意识的培养自身批判思维,以增加明辨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同时在传播和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隐私保护以及理性传播。(这一段说到了媒介素养的提升从哪些方面入手,还可以说说怎样提升,比如加强学校家庭教育,社会引导等)
      (三)监管环境:合理运用互联网思维,形成良好的媒介伦理秩序
      新媒体环境下,传媒还可以加强技术的运用,以帮助核实信息,进一步减少媒介伦理问题的发生。合理运用好互联网思维,重视由大数据引发的算法霸权与算法黑箱的想象,鼓励算法透明,防止媒介伦理失范问题钻技术漏洞。(主要说到利用技术查漏补缺,没有问题哈)
      唯有从职业道德、受众媒介素养提高和监管环境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媒介的把控,才能正确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坚持社会价值为首位,防止因经济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带来的新闻伦理失范。我们不应该因为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传媒伦理的诸多新问题而否定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而是应该集传媒业之力共同努力,在继续发展中解决各种问题。(结尾总结全文,并亮明观点,不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