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不就是第三章嘛 ...

  •   当代的大众文化是以当前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过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为大众所接受与消费的一种文化。(这道题的关键词是传统文化哈,最好单独说一下这个关键词)在万物皆媒的时代中,随着媒介的进步,大众文化也在更迭。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语境下,借新兴媒介平台打造多元的表现形式,在媒介赋能下传承文化有了不同的创新,其效果也大有不同之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众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一)技术赋权下传统文化的“破圈”
      伴随着智媒时代地到来,传媒格局因之巨变,不仅传播的介质变化了,接连着传播者以及社会生活也在变化。新传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活力,传统文化的出现不再受地域因素局限,其内容也不仅只依赖于文字与图片为呈现形式,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突破固有圈层,从跃然于纸上到唤活于屏幕之中,与当代大众文化相接轨。(这一段阐述得很不错,从内容呈现上说到了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
      李子柒的视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中国传统乡村的生活视角为核心,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用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田园生活的诗意盎然。李子柒不仅积极地展现个人形象和生活态度,还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许多的笔墨纸砚、蜀绣、桑蚕等内容都在李子柒作品中有呈现。视频同一内容多渠道发布,许多社交平台带有智能推荐功能,热门排行榜让更多“路人”驻足停留,将“李子柒”主动推送到更多人眼前。(这个案例运用得很好,但阐述可以精简一点,一两句话说清楚就行,不需要用这么多笔墨哈)
      (二)符号共享中的文化认同与交流
      当代大众文化的根源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其中蕴含了多样化的中国文化符号。像《刺客伍六七》《雾山五行》国漫中含有许多中国文化符号——琵琶、五行、麒麟等,在不丢失传统特色的同时将内容再次延续。再有up主卢正义将中国的木雕传统文化与当代许多动漫人物相结合,正是一种在符号共享中与时代的交流。在展现精湛的木工雕刻的同时,又能再塑动漫人物形象。这些在B站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浪潮,得到无数网友的支持与认同。(这一段的阐述和案例都没有问题,但是主要是想回答表现形式,传承创新,传播效果中的哪一点呢?如果单纯的说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关系是没有必要的哈,问题并不要求回答这个)
      (三)公民参与下传统文化重构的逾矩
      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公民人人持有麦克风,媒介融合的趋势也无法逆转。无论是什么样的形态,融合的前提都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充分理解。而做到充分理解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充分理解的动力来自于尊重,而碰瓷传统文化的逾矩行为时常发生。像网络歌手小潘潘翻唱《黄梅戏》,魔改戏曲丝,毫不尊重国粹,泛娱乐化、低俗化修改歌词,伤害了黄梅戏。造成了众多网友的声讨与不满。后有专业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发视频教大家以正确的方式唱黄梅戏。
      实际上,不止是黄梅戏等传统文化都受到了时代的冲击,被快生活节奏而打乱,大多数的传统戏剧没办法去吸引到新时代的受众,怎么样去传承,怎么样去减少与时代融合的同时减少“文化折扣”,需要人们去内省与反思。(这一段和上一段的问题差不多,不能清晰的展现你想回答哪个问题。不过这一段还勉强可以算得上传播效果这一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众文化的守正创新
      (一)守正:巩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尊重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创作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坚守正道,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前,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信息的爆炸,社会中存在许多风险与隐患,对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的同时要时刻保持对文化的敬畏之心。不能滥用传统文化,不可魔改引流。像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的成功,将唐代的美轮美奂跨越了时代来到了人们身边,通过视频发散到用户身边。众多网友的喝彩与反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与认同。(这一段好像是在说当前应该如何传承创新传统文化,阐述没什么问题,但是不切题,问题并不需要说这个的)
      (二)创新:形成互联网思维,赋予文化创作新活力
      我国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与当代的大众文化并存的。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给予了阳春白雪的精致,也赋予了下里巴人的舞台。而互联网时代,万物皆媒给予文化传播的平台更多元了。文化的传播既要以我为主,又要对受众进行深入了解。利用好互联网技术,了解受众的需求,精耕创作内容。(这一段的问题和上一段是一样的,感觉在自说自话,不管问题的要求了)
      无论是李子柒、卢正义,他们都是文化传播规律和特征的具体展现,创造了中华文化跨文化理解的一部分。它们的内容带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也寄存当代大众文化的希望。但也要避免大众文化传播产生的消极影响,专业人士、普通公众都应积极参与文化的创造,以自己能力创造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结尾也没有点题,还是顺接着说应该怎么做,不太好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