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师尊的故事 ...
-
敬渊三六年,帝病重,朝廷势力二分,一边以太子等人为首把持着朝政大权,另一边世代武将门第的周家独揽军政大权,大兴朝廷的矛盾日益繁多。
暮春五月,清岭街上繁华热闹,与以往相似,小贩在到处吆喝着,各类江湖艺人表演着一些稀奇古怪的花样,显得生机盎然。
而那远处的茶馆内也是一如既往地,人潮拥挤,一大群人围着那位说书先生。
那说书先生用一块木块似的东西,象征性的拍了拍木桌道
“上回我们说到,那溪泽君,一身白衣如雪,眉眼温润如玉,他手提斩辰剑,一剑就封了在咱们清岭作恶的那个魔头张峰,他一出场,那些自诩谦谦君子的人,完全沾不上边儿。”
一听到溪泽君的名声与事迹,台下的人全部都两眼放光,纷纷拍手叫好。
说书先生见台下人们热情这么高,于是继续说道
“溪泽君的容貌那叫一个俊啊!怎么说,此样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啊”
台下的观众依然热情不减“好,好”
“好什么好啊,好个毛啊”
这一话一出,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寻找着那人。
而那人独自一人坐在楼上的位子在品茶,那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模样,一身紫衣,眼尾一颗泪痣炯炯有神,他摇晃着手中的茶杯说道
“那俊是形容姑娘家的,还什么此样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
那人说完后,大伙才纷纷反应过来,像溪泽君那样的公子,怎么呢单单用一个俊字形容,那怎么够呢,于是便纷纷可是起哄,附和那人的话。
场面一度混乱不堪,那说书先生见情况不对,心里暗骂一句“哪来的臭小子,话这么多,来砸场子”
看着人群越来越吵闹,那说书先生连忙起身向大家抱歉致歉,并解释道
“各位听我说,各位都知道,溪泽君容貌上佳且气质非凡,仅仅用一个好看形容又关于轻佻,都是在下学艺不精,唐突了各位,是在下的不是,给大家致歉,大家勿怪,勿怪”
大伙又看他态度极好,也都不在起哄,而是继续听他说,溪泽君与张峰的故事。
而之前说话的那个紫衣少年,看到呢说书先生如此圆润,挑了挑眉,笑了笑,手里把玩着一根木笛,靠在椅子说,继续看着这茶馆中的一切。
江湖之大,门派众多,大小约有二百多个,以五大门派为主,散落于四方。
它们分别为,晓风派,沐云城,梦浮峰,琉璃殿,晚尘阁。
晚尘阁位于清岭后的尘山之上,那晚尘阁的阁主顾声听说三日之后要过六十大寿,特邀江湖各路英雄参加
顾声的一身可谓是个传奇,他一身无妻,可他膝下却有两子,顾寻和顾觅,两人都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人物,江湖有道曰
“萧飒似春风流水,淡雅如晚尘寻觅”
二人均已到了不惑之年,却一直未娶妻生子,一直游历四方,惩奸除恶,斩妖除魔,是江湖中难得的一股清流
而之前所说的溪泽君顾辞便是顾声的直系弟子,顾声现在有三名亲传弟子,分别是,顾辞,秦羌,金秀梅。
对于顾辞此人,江湖中对他的身事说法不一,有人说,他是皇帝的私生子,有人说是朝中某位达官贵人的孩子,也有人说他是寻觅二人游历四方时捡回来的,总之他的身世也是江湖的一大奇闻。
江湖中曾流传着这样一首诗
“明月清风戏无影
持剑天涯洛云霄
独步天下南沐楼
温柔如玉顾溪泽”
三日后,顾声的60岁寿宴如约而至,各路英雄豪杰都齐聚晚尘阁内,不知怎么的晚尘阁以往都是一向低调,很少会召集江湖各类人士。
反观晚尘阁内景色依旧,没有什么装饰,进门只有一条通往大厅的路,而那大厅顾声给起了一个很有意境的名字叫“相聚”
路的两边全部都是桃林,那桃林很广,不知有多少里,也没人量过,出了“相聚”在正中央外,晚尘阁的其他建筑均在那片叫“无桃”的桃林之中
至于为什么叫“无桃”也是有一个典故在这里面的
传闻敬渊帝十分喜爱晚尘阁的桃子,常常不惜亲自动身上山去向顾声求桃,可顾声从未见过敬渊帝,一直把他拒之门外,以“桃林无桃”为说辞,从未让敬渊帝踏入晚尘阁内。
顾声于十八岁创立晚尘阁,是江湖中的一代少年奇才,十八岁风华正茂的一个时代,怀揣前景,便说出令整个江湖都为之钦佩的话
他说“尽我一人之力,保天下于江湖之安”
可当时并没有人在意他的话,毕竟好听的话人人都会说,可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出来。
说到这里,又不禁使人想起四十多年前曾经发生过的往事
玄明四三年,玄明帝兰赦驾崩,原旨太子兰辰坤敬渊帝登基,可兰赦三子盛昌不满辰坤,加之盛昌位高权重,自幼带兵出征,武术高强,在军营内一手遮天,又有左相支持,一心想要弑兄夺位。
而辰坤当时初登大宝,根基不稳,朝中支持中有少,也没有母家支持
在敬渊初年时,大战便拉开了序幕,属盛昌的军队有五十万,京城势单力薄,用仅有的十五万兵力死撑三个月。
在盛昌一度要破城而入之际,顾声带领晚尘阁八千弟子前往支援,八千弟子比起盛昌的五十万大军来说虽然只是凤毛麟角,可却也解了燃眉之急。
随后江湖各路也纷纷起来支援京城,一瞬间那支队伍壮大起来。
后来盛昌死于京城铁骑之下,盛昌余党也都尽数归降。
江湖不问天下事
这个句话是很早以前就传下来的,此后有很多人问过顾声为什么这边做。
他的回答是“我只做我认为对的事情”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盛昌自幼聪慧,早年又久经沙场,母族也是当时朝野倾天的左相一系,在玄明众多皇子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可为何玄明帝依然会把皇位传给兰辰坤。
兰辰坤的母亲是正儿八经的皇后,玄明帝唯一的皇后
孝沁皇后是南边琼国送来的和亲公主,当时琼国是南边其余国家的总部,南边二十四国距离京城较远,皇帝为了加强对南边的统治,所以提出了和亲一计。
当时兰赦已经是太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不甘心娶一个没有势力的和亲公主,虽然琼国是南边二十四国的总部,但毕竟太远,他想娶的是盛昌之母,左语京,可皇帝的其他皇子均已娶入正妻,又不可能叫公主为妾,于是便强迫他娶了孝沁。
此后民间一直有传闻太子太子妃关系不和。
后来,兰赦纳入了很多人,包括左语京,她是侧妃娶入的。
大家都知道兰赦最爱之人定是左语京,娶孝沁只是逼不得已。
可没有人知道他们这位年轻的太子是怎么想的。
后来听说孝沁怀孕了,可好像兰赦并不在意,人们都说当时,左语京的生辰快要到了。兰赦要忙着为左语京庆生,顾不得旁人。
那是孝沁入太子府的第五个年头,那年冬天各位的冷,雪也下的比以往大很多。
那天那天太子府格外的热闹,所有人都在为左语京祝福,兰赦更是为她临摹了两幅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后来有人说左语京当时看到这两幅诗之后脸色蹭的一变,当时便感动的落泪。
人们都知道兰赦的书法世间少有,千金难求,而他那日一鼓作气为了左语京写了两幅来表爱意。
到最后,那两幅字不知去了何处,孝沁也在那年冬天生产时难产与世长辞了。
直到下葬那日,他们才知道,他们的太子妃叫薛子衿,而那两幅字,也随着薛子衿一起入了皇陵,至于那颗红豆,兰赦一直系在手上,到死时也没有摘下来。
兰赦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封薛子衿为孝沁皇后,兰辰坤为太子,并且一直亲自把兰辰坤待在身边悉心教导着。
盛昌有胆识有谋略,可最后还是死在了辰坤手下,而这场动乱死伤无数,也是近百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内战。
到现在人们提起那场兄弟战争是还是说法不一。
有人说“盛昌原本就性情残暴,他不及辰坤仁义,也不懂治国安邦的道理,玄明帝也是知道这点的”
还有人说“玄明帝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薛子衿为皇后,还有立当时只有六岁的辰坤为太子,到现在你们还不明白吗?玄明帝最爱的人是薛子衿,那左语京不过是玄明帝为了拉拢左相的工具而已,玄明帝只是想要皇位来弥补对薛子衿的亏欠而已。”
后来晚尘阁在那之后一举成名,兰辰坤下旨赏赐晚尘阁黄金万两,还有各种奇珍异宝,江湖秘术,名琴古剑,可顾声一个都没接,还把皇宫的人全部拒之门外。
此后晚尘阁内多了一条门规
“不问天下事”
晚尘阁还是一如既往的救济四方,似乎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看见晚尘阁弟子的身影。
可顾声却从未踏出过晚尘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