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我可以停下来 ...

  •   圆圈。零和定律。我是否可以停下来。
      ——题记
      “生活不是为生而活,而是为活而生。”嗯……?太深邃了,不是么?搞不懂。也不想懂。
      生活非如意简单的事,而我总是违背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又似乎,我总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并且刻意或者无意地找到了堂而皇之的理由和借口——谁又知道呢,没人知道。
      我喜欢写作,因为写作可以让人停下来思考,也因为思考,我可以停下来。
      之前对后现代的文学很着迷——有些灰色,喜欢加很多呻吟,感慨——莫名其妙。常常也让自己不知所云,像是看透了浮沉,却只是一纸空悲伤,为了卖弄文字而文字……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我们这代人的心理:
      黑暗的天空为什么没有星星
      因为星星在你眼里
      可是 我为什么看不到光明
      因为你的心被遗忘在无尽的黑暗里
      许多事,我们想得很复杂,但结果往往很简单;有些事我们想的很简单,结果它很复杂。
      于是我们忐忑不安……
      这般文字随处可见,借以晦涩的文字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爱,极致的爱;借以马赛克的镜头,隐隐地表达着对这个世界的恨,极致的恨。很自我,却渴望别人理解——呵呵,这样矛盾。
      席慕容的《凝望》:
      ......如何讓妳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爲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了壹段塵緣
      佛于是把我化作壹棵樹
      長在 妳必經的路旁。。。。。。
      给我的感觉是,唯美的感情故事总会有树相伴。我也喜欢树。
      人们都有脚,喜欢一面走一面变。但是树呢,一棵树,总是停止的状态。今天在这里,明天也会在这里,死后会渗入滋养它的那块土地……它不会因为风沙或是水源,打包收拾准备去另一个地方。
      我终究就不是树啊,我一直在走,而且,走得很快。
      暮色四合时,晨光乍现时,尝试着给自己发短信,问自己在做什么?
      窗外的桃花和着空气安稳漫无目的地徜徉,而我很少有机会停下来推敲这种迷人的香味。呵呵,美好的生活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都是一种浪掷,原来我奔跑的太快,世界追赶地太慢。不要认为我是在逃避,这是两个话题。
      在高三最忙碌的一段日子里,总会做分不清现实和虚幻的梦:坐在静静的高考考场里,眼前静静躺着的理综试卷让我窒息——不事不会做,而是每题都做过。我不想也不敢提前交卷,等我出了考场,我深呼了一口气,然后凉凉的,我的嘴唇——我流鼻血了,然后一片空白……
      醒来后,发现旁边的书桌事一摞又一摞的模拟题,没有套的笔静静地躺在那儿。我笑了笑,摇了摇头。或许这就是摄影里过度曝光之后苍白的虚像,梦想和现实彼此渗透,模糊了界限,我忽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看不到自己的落脚点,无法停泊。
      我要停下来,少一些追求,多一些踏实。
      来到了大学……
      没有抱怨,我很庆幸我依然平静,但却不安分。大学里的生活都是随便的,丰富多彩所以乱七八糟。四处晃悠,四处漂游,从学生会到文学社,从记者团到辩论组,再到广播站。偶尔参加比赛,结果落得一身疲惫也忘了读书,静下心来读书。
      我愿意为宁静的感受停下来,喜欢宿舍里没人时,把手机音乐开得大大的,静静地躺下来,细细地品味每一个音符在耳畔萦绕的韵律感;然后突然关上音乐——这个四月,有人忙碌,有人清闲,我躺在自己的体温里,感受真正的心静如水,哪怕只是这个片刻。
      高中毕业后,只有和很少的几个要好的朋友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其余的同学,曾经的同窗,像一列列隆隆驶过的火车,从我的身边开走,只留下轰轰隆隆……
      事因为很久很久,我都忽略了友谊,与稍纵即逝的情谊断了联系,或许是因为我一直辗转与学习和爱情熔融的生活里不能自拔,也或许是我一直认为人生即离合,纵使相逢,终将离别。天下情唯有爱情的大结局是合,而友情,甚至亲情,结果都是离,因为曾经的挚友也会为了生活各奔东西,我们也终归会离开父母……
      可是我发现我错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没有过去的,只会被记忆抛弃……我很少在□□上和朋友们聊过,侃过,扯过,一是很少上网,二是来了就写日志——感觉自己out了。
      那天在日记本里翻出两张毕业照片,一张初中,一张高中——我随身带着记忆,像为过去添点什么。
      蚨子说得对,我需要点活泼和开朗……我不想走得太快,不想生活得太呆滞,像一潭死水。我需要朋友,欢乐,我很简单也很普通,不想被孤立,我需要的是停下来享受平常而完整的幸福。
      我需要停下来,我可以停下来。
      生活所赋予我的束缚,不是我想挣脱的,而是我正在苦苦追寻的。现在的生活我不知道是否是我真正需要的,但是我满足我所拥有的,并且珍惜。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说,必须要否定自由,永生以及上帝的存在,因为这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可是他反悔了,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又说,为了人类的幸福,必须预设自由,永生和上帝的存在。于是有了信仰。
      我的信仰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好好地活着。这份信仰让我拥有归属感。
      有些事不可言说,但一个人,单恋地生活总是无趣的,想要成长必须经历。每个人都有秘密,比如以什么方式生活。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想着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应对别人,把真实的生活悄悄地留给自己,不愿透露,哪怕是至亲挚友。这样的坚守固然是累人的——那有何苦呢?于是我为这份信仰寻找出路,让自己停下来反思。
      停下来,原来如是简单。我做真实的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和承诺的事,认真并快乐着……
      呵呵,这样多好。
      这篇文章很凌乱,经不起时间的摩梭,却很真实,就像我此时的心情。
      ——后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