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乾隆更年期了
昨天晚上永琪不得不接受自己是个穷阿哥的事实。要说这皇子没钱也不行啊,怎么也要想想办法弄些来。远的不说,就是宗亲间的红白喜事,总不能拿宫里的东西送人吧,就算他敢送,估计也没有几个人敢收的。
挣钱的方法也就那么几个,不外乎经商与置田两种。当然也还有别的旁门左道,比方说收受贿赂,挂着五阿哥这个金子招牌倒也容易,这个……难怪说一文钱逼死英雄汉,永琪暗自咳了两声决定回到正途。
置田?永琪手里的钱不多,只有内务府刚刚送来的他今年的奉银,再说他一个没有封号的阿哥一年的银子能有多少,而且置田的话合心的庄子不好买不说,而且来钱也慢。永琪最后还是决定经商,虽然有旗人不得经商的规定,但是哪个稍稍有些权势的旗人家里没有一两个铺子的。
永琪想了一会,奈何实在不清楚外面的门道,连谋划都知道要怎么谋划,还好他有个万能的伴读,和珅。永琪一大早的就召了和珅来,说起来和珅现在跟他一样都算是个闲人,而且都称不上是富贵的闲人。和珅也是被他连累的,现在连个正职也没有,勉强挂着阿哥伴读的身份。不过因为永琪已经成年,上书房也不用每天都去,而且乾隆又免了他军中的差事,和珅自然也就闲了下来。
闲人和珅来的很快,听说五阿哥要经商,皱着眉头不大赞同。士农工商,商人最末。和珅并不像别的旗人一样瞧不起商人,相反和珅对商人比一般的人还多了一份热情,他和弟弟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就多亏了当初让官家刘全经营的一个小铺子,解决了他们的温饱不说,铺子也扩大了不少,现在他们也算有了点积蓄,只是不敢让他继母知道。和珅穷怕了,对金钱比别人也多了一份执着,挣的钱非要攥在手心里才放心,惹得弟弟和琳常常取笑他是守财奴。如果换了个人,和珅绝对是赞同的,只是乾隆现在对永琪本来就有些猜忌了,如今永琪老老实实的待在宫里,做些乾隆喜欢的事,比方说读读书,练练书法,等乾隆心情好的时候去说几句好话就是了。永琪一个阿哥何必要与商人逐利。
不过一听说五阿哥的处境,和珅瞪大了双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他。皇子,还是最受乾隆宠爱的皇子竟然是个穷人,和珅彻底无言了。愣了很久也不说反对的话了,开始积极的给他出谋划策。都说商场如战场,他们确实也把这个当成战争来讨论,沙盘演练,纸上谈兵,两人说的也算的头头是道,不过只要涉及到实际问题,两人就吃了瘪,像是一斗米多少钱这样的问题和珅还能说出来,但是米分几个等级,每个等级需要多少钱?和珅就说不上来了。永琪根本连最基本的物价都不清楚,两个人商量到最后满脑子里都是问号了,还是决定找一个比较通行的人来问。
和珅带着永琪到宫外找官家刘全取经。刘全看着就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听了他们的打算细细的给讲了一些经商的要义。也不敢把他们往三教九流的地方带,只找了个正经商人齐聚的地方带了他们去。
刘全带着他们在胡同里七拐八拐的到了一个偏僻的茶馆,茶馆显得冷冷清清的,里面的人也很少,三五成堆的凑在一起小声的说着话,店小二离客人远远的,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注意着四周,有客人叫的时候,才一溜烟的跑到跟前,等上了东西又退了回去。
“五爷,这茶馆的老板姓胡,也算是个奇人。说起茶馆,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应该是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开着才能挣钱,可这胡老板偏不,专门找了这个偏僻的地方,当初招牌挂上去的时候,有多少人存了看笑话的心,不瞒您说我当初也以为这老板是个傻子。没成想还真让他开了下去,您别看现在人少,再过半个时辰来的晚了连位子都不定找的着。”等到了茶馆里面刘全才说。
刘全说着带着他们到了大堂,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大堂中间竖着一个大大的告示板,上面密密麻麻贴满了纸。永琪、和珅连林立和林成也都凑到跟前,仔细的看了,都是些店铺,庄子的买卖信息。
“听说胡老板在黑白两道都有交情,为人又爽利,朋友也多。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商人都跟着胡老板有些交情,说起来谁家没有应急的时候,在胡老板这茶馆发布了消息,条件好的铺子或者庄子基本上当天就能脱手,价钱也不坏。渐渐的来的人也就多了,名气也就越来越大,胡老板这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刘全说起胡老板也是满口的赞叹。
“那真要见见这胡老板了。”若是这胡老板真的不凡,倒是可以收归己用。永琪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缺的只是一个总管,现在看来最缺的还是一个掌柜。以自己对商铺的了解就不用去指手划脚了。
他们在角落里找了个桌子,位子是林成找的,大堂里的人一举一动都看的清清楚楚的,但是旁边的人都难注意到他们。
永琪这也算的微服了,和珅和林立、林成兄弟在永琪的吩咐下和他在一个桌子坐下了。刘全推辞再三还是在凳子上虚虚的坐了。
过不了多久,茶馆里的人果然越来越多了.来的人有直奔大堂里的看板来的,也有专门为结交朋友而来的,也有没事来凑凑热闹的。当然也会有叫卖的,这些一般都是急着用钱的,要不没有人会走到这步,当场叫卖的价钱一般会被人压的极低。
难得今天就被他们碰到了一例,“诸位随便到京城里问问都知道李家大院是一座多么好的宅子,百年老宅啊,三进三出的大院,大小房间总共七七四十九间,所有家具一应俱全……”大堂里有卖家直接在茶馆里吆喝。
有想卖的自然也就会有想买的,大堂里都兴奋了,连在二楼雅间谈生意的人也被惊动了,买家和卖家风风火火的侃着价,永琪他们也看着热闹,他对胡老板更有兴趣了。
胡老板是个胖胖的中年人,圆脸,见着人就先带了三分笑,看见的人都会觉得这人和善,也就先亲近了几分。胡老板从后堂走到大堂的一路,基本上每一桌都有人跟他打招呼,他也乐呵呵的回着话。看起来在场的人没有胡老板不认识的。
永琪并没有贸然的找胡老板,吩咐了林立去打探胡老板的消息,敢在京城做生意尤其是开茶馆,后面没有几棵大树靠也做不起来。只是不知道这胡老板背后靠的是谁?
———————————————————————————————————————
永琪回到宫里换了衣服与和珅刚说了一会话,就听到外面的人通传:“皇上驾到!”
乾隆看着心情不错,满面春风的样子,笑眯眯的跟他们说了会闲话,末了又笑呵呵的走了。
永琪莫名其妙的看着乾隆的背影,摸不着头脑。
说来永琪这次也算的上冤了,就凭他那些小功劳就算加上京城里的流言蜚语在乾隆眼里也构不成威胁的。只是永琪这次回来的不巧,乾隆才接到老臣们拐弯抹角要求立太子的折子,乾隆起初没有当回事,可几个折子看下来都一个相同的名目-皇帝老了,虽然文人说的很是隐晦,但是还是触到了皇帝的逆鳞。特别是第二天乾隆早上起床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竟然长了白头发,在看看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永琪。乾隆不镇定了,他开始迁怒了,看什么都不顺眼。而且朝堂上诸位大臣齐夸永琪年少有为,乾隆自然不会给他好脸色,只时也只有小燕子那苦等了他十八年的娘才能让他稍稍有点年轻的感觉。
今天从延禧宫那里得到的喜讯算是把乾隆的那点感怀完全的消除了,太医给令妃请平安脉的时候,查出令妃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乾隆得意了,他正当壮年嘛,还年轻着了。自然看什么都顺眼了,现在乾隆不论怎么看永琪都觉得这孩子年少有为,不愧是他最得意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