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画中的我 ...
-
坐上车的夏亦星开启了自闭模式,也不是生气,就是觉得自己被拿捏了。
最气的是自己还“屡教不改”,明明知道他们在套路自己,自己还是钻进套里了,真是不争气。
王东项拿着刚问服务人员要的冰袋,敷在了他的胳膊上,见他还在跟自己闹别扭,稍稍用了点力气按压冰袋,把他的注意力转过来。
“还生气呢?”
夏亦星没理他,看他在帮自己压冰袋,就想把胳膊抽回来,自己动手。还在单方面生气呢,可不能受他恩惠。
但深谙他的小心思的王东项怎么会放过这个让他不生气的好时机呢,“别动,车有点晃,等会冰袋漏水洒车里了怎么办。”
夏亦星觉得他可能被玻璃碎片伤到了脑子,冰袋为什么会漏水呢。
而前面的司机也刚知道,原来他开了二十多年的车还晃悠啊。一生要强的司机师傅不动声色的加大了油门,他就是想让这个年轻人看看,就算他开到最高限速,照样是稳得一批。
王东项丝毫没察觉自己的瞎话打击到了司机师傅,在二十多分钟就到医院后,他还觉得有些稀奇和幸运,难道今天没堵车,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跟司机师傅告别后,夏亦星把冰袋拿了起来,扔到医院门口的垃圾桶里,然后还甩了甩胳膊,所以就有了第一幕,王东项在他身后喊他“祖宗”,让他小心点手的场景。
黄佳丽和董南的婚姻虽然也是未解之谜,但要说经常被人讨论的未解之谜,那肯定就是夏亦星和张潇萧是怎么成为朋友。
像张潇萧这种交际达人,和刚认识的人都能称兄道弟。所以要是他单方面说自己是夏亦星的朋友也没什么稀奇的,毕竟他所谓的朋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但出乎意料的是夏亦星也承认了他是自己的朋友。
夏亦星出名的不仅是他的天赋和能力,还有他不爱交际的性格。要说99%的人是天赋和颜值不可兼得,那他就是那剩下1%兼得的人,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老天为他关闭的唯一窗户应该就是——交际窗吧。而且可能还是他主动拜托老天关闭的。
比起出去交朋友,夏亦星更喜欢在家宅着。
据说有一个专门负责艺术周报的记者,在几次采访邀约被拒后,化身狗仔,在夏亦星家门口堵人,连续五天不间断的蹲守,都没能把人堵到,更离谱的是,这期间夏亦星的家门一次都没开。
最后还是出差回来的王东项到家里找他,才发现那名记者,记者才有机会见到夏亦星。
见到夏亦星,伪记者真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难道都不点外卖吗?”
这问题问的,王东项还以为自己就离开A市几天,他的正经工作混不下去了,真的转行当狗仔了。
闲得没事,但就是不想出门的夏亦星对这个问题冷笑了一下,要不是看这个记者还有点眼熟,夏亦星根本就不会让他进来问这种无聊的问题。
他随意又冷酷的点了点头,开始胡说八道:“外卖不健康,我不吃外卖。”
可能是夏亦星的表情过于正经,以至于记者相信了他的鬼话,不由得发出感叹:“你可真是太厉害了,竟然还能拒绝外卖,不愧是你。”
记者陷入了感叹,而夏亦星则露出嫌弃的表情,用眼神质问王东项为什么把傻子带回家。
王东项也一脸嫌弃,他是不是在外面蹲的太久,脑供血不足,蹲傻了啊。
事情的真相就是——这个记者当狗仔的技术不够熟练,他都不知道这栋小别墅有两个门。他堵在前门,夏亦星在后门活动,当然见不到他的人影了。
这段话被记者发出去后,夏亦星“社恐”的名声又一次做实了。
所以在夏亦星承认和张潇萧是朋友的时候,引起了轩然大波。
喜欢夏亦星的接受不了他和满身铜钱味的张潇萧做朋友,而不喜欢夏亦星的则在鄙视他,说他江郎才尽了,被金钱腐蚀了......
种种言论在夏亦星身边响起,但他可不在乎。
说起来,夏亦星和张潇萧的初遇还有点浪漫色彩。
张潇萧之前根本不是画家,他充其量算得上是一个绘画爱好者。没有系统的学习,他只有对美的追求和喜爱。在数不尽的兼职中,在画板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算是他唯一的慰藉。
两人第一次见面,还是个阳光明媚的大晴天,张潇萧坐在街边,身前支着画架。
这个街上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有的是美院的学生,来到这里找灵感;有的是街头画师,来这里找客人。
不一样的是,他们的身边总是有东西的,不是模型,就是参照物,甚至是遮阳伞。但张潇萧的面前什么都没有。
夏亦星是来这儿散心的,他从街头走到街尾,最后停在张潇萧的身边。
其实张潇萧在他靠近的时候,就知道有人过来了,但当时还很拽的小张压根不屑与和别人交流,所以连头都没回。夏亦星也没说话,在离他一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静静的站着,看他作画。
两个人一坐一站,都没有出声。
不知过了多久,肩膀酸痛的张潇萧放下画笔,活动活动了筋骨,让僵硬的身体放松后,微微侧身看向身边的夏亦星。
可能是满意他的默不作声,没有出声打扰,张潇萧率先打破沉默,略带得意地问道:“怎么样,好看吧。”
“好看。”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夏亦星用最简单的词语表达了他的肯定。
其实当夏亦星听到他的问题,还有点没反应过来。因为已经很久没有人单纯地问他一幅画好不好看了,他听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位大师的作品,是不是很有深意和内涵?”
夏亦星不喜欢这种问题,又不是做阅读理解,为什么要从深意和内涵入手欣赏呢?主观感受非要用客观标准来回答,夏亦星不理解,不接受。
所以反应过来后,他是雀跃和高兴的。因为画高兴,也因为这个人而高兴。
看着已经落到地平线的太阳,张潇萧把画了一下午的画递给了他,然后扬起了嘴角,拽道:“看你这么有眼光的份上,这个就送给你了。你可要好好保存,万一有一天我火了,那这幅画就能当你的传家宝了。”
他的语气和表情都很张扬,没有人能猜到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一会儿还有两个兼职要跑。没有人能想到,此刻的他还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继续画下去。
也不等夏亦星回复,张潇萧快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然后转过身冲他一摆手,背起包就跑走了。
留夏亦星一个人在原地,看着变得越来越小的身影。橘色的光打在那个身影上,拉长了少年迈向未来的道路。
夏亦星小心的收好手里的画,也背着日光,慢慢离开了这里。
回到家,他把画摆在桌面上,盯了良久,然后坐在沙发上思考起来。究竟该如何处理这幅画,要不要送这幅画去参加比赛。
最近,A市各位画界大佬联合举办了一个比赛,目的是发掘更多的新秀,给了新人画家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
夏亦星作为有了不小知名度的天才画家,自然是不会参加这个比赛的。但因为和那些艺术大佬还有着资历上的差距,他也不能作为评委来评判作品。所以他的老师,也是评委之一的温襄楚就给了他一个任务,去找找有没有喜欢的作品,要是有的话就把作者弄过来参加比赛。
这是个很任性的任务,因为选择的标准就是夏亦星自己的喜恶。
要说这是个任务,倒不如说这是他老师怕他无聊,而给他找的小乐子。毕竟温襄楚也知道,能入他眼的作品少之又少。
但没想到,还真的就让他遇见看得上眼的作品了。
夏亦星纠结的是——到底要不要送别人的作品去参加比赛。虽然这幅画已经被送给了自己,但万一作者就是不愿意让自己的画被大家评判议论的话该怎么办。不过又想到,刚才那人磨损破旧的画具,一向冷淡的脸上浮现出几丝纠结。
他盘起腿,用手撑着下巴,眼睛一直盯着那幅画。
橘色调的背景充满了活力与热情,画中的少年坐在街边,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少年却不为所动,笔直的坐在画架前,拿着笔,像是斟酌了许久,最后才在洁白的纸上落下一笔。
这幅画,画的就是作者本人。
过了很久,腿已经麻了的夏亦星想出了办法。等明天再去那条街看看,能不能遇到那个人,然后当面问问他。
但可惜,一连几天,夏亦星都没有再遇到过他。
马上就要到比赛的截止日期了,和王东项讨论后,他们决定送这辐画去参加比赛。夏亦星为它想了一个名字——《画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