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阿兰 ...
-
“陛下,臣以为佐相之提议不可取,若将阿兰公主送与五派修行,免不得引起风浪,且如今江湖动乱,实属危险,还望陛下三思。”
话毕,朝党接连几声"臣附谈”,龙椅之上,天帝掩眉叹息。
龙椅之下,分左、右两上位,分别为左相、右相之位。右相告假,左相之势蠢蠢欲动。
"陛下老臣以为阿兰公主濒死重伤后,实在虚弱,出去历练绝非坏事,五派落魄为真,江湖动乱亦真。但老臣相信,阿兰公主非绝无天赋之人。”左根摸着胡子,遂起身呈上卷宗,"陛下请看,还望陛下圣明。”
天帝阅过卷宗后,脸色煞白,而后令执笔官拟诏。
"朕念十一公主阿兰自小良善、纯真,后因变故濒死重伤,天帝体恤,与半月后将阿兰公主送往奇药谷白氏,望其修身养性,身体康健。”
"钦此”
群臣跪拜,"皇上圣明,皇上万万岁。”
红豆听旨后,抬着裙摆奔进听雨阁,正欲叫喊,绿豆一把拦下,示意公主己睡着了。红豆掀起珠帘,看见软榻上的少女睡得香甜,隔着白纱,可以看到少女曼妙的曲线,皮肤白暂透亮,实属不负绝色美人之名。
红豆行礼,对软榻上人说话。
"公主,方才方公公宣旨说是半月后要将公主送至奇药谷修行。”
白纱内的人掀开屏障,露出那张世人迷醉的脸。
她唇色并不深,许是因为身体虚弱。
红豆搀她回阿兰宫,碰巧遇上行色匆匆的六皇子。
六皇子和阿兰公主自幼关系好,此时遇上,怕是六皇子也听说了朝堂上之事。
十一公主阿兰为淑妃所生,自小受尽宠爱,天帝特赐名阿兰,封阿兰公主,筑阿兰宫。祝愿其如淑妃一般惠智兰心。前不久,阿兰公主私自出宫,被发现时只剩下一口气。后有神医进京医治,用一秘法救活了阿兰公主。白那之后,阿兰公主转醒,身子骨异常虚弱,也不再与旁人说话。只此濒死重生之事,令众人叹为观止。
六皇子踱来踱去,嘴也不停,为阿兰想解决之法。
"六哥,父皇既已决此事,阿兰便去吧。”
六皇子满脸惊异:"小妹,你疯了吧?你可知江湖是什么,打打杀杀,刀剑不长眼。小妹自小哪见过这等场面,六哥认为……”
"六哥”阿兰出声打断,"让我去吧”。
六皇子只好应下,随即屋中响起阵阵叹息。
送行礼定在出发前一天,天帝体恤,许天下人无罪即可观。
宫中一下忙碌起来,天帝命人修建了许多观赏亭,妃嫔们每日研习舞步音韵,想让阿兰在送行礼上惊艳众人。
闲下来的,或许只有阿兰。
许是将走了,阿兰不舍,想去逛逛这皇宫。
红色高墙围的严实,路过琉璃台阿兰想起每至夏日父皇便与她同坐父皇总会说,"等我们阿兰长大,父皇就在这琉璃台下种满阿兰喜欢的梅花树。”
阳兰想起,每每听完这句话,她都笑着回答,"那女儿只好冬天再来这琉璃台了。”
病前的事阿兰记不起多少,总觉得,记忆中的那个人已经不再是她,自己就像一个旁观者,一个看着阿兰长大的第三人。
四月初十,四公主宋希回京了,宋阳兰和六皇子宋司夜一同去接人,宋希见到小十一异常激动,一路跟她说了许多,自打远嫁,两人许久未见了。
"对了,不知阿兰在送行礼上要跳什么舞?”宋希拉着她的手,发问。
"母妃说,要绫罗戏水。”
"你要跳绫罗戏水!?""空气人”宋同夜插话。宋希狠狠斜了他一眼。
"要跳这个……”阿兰看看宋希和宋可夜."怎么了?”
"没事,母妃定是做好了周全准备。”这话是对其余两人说的。
进宫后,宋希匆匆住淑妃的住处去了,阿兰知道,定是与绫罗戏水有关。
宋希自出淑记住处,脸色便阴沉沉的,看起来心事重重。
大病初愈,阿兰总贪睡,连着几口卧在房中,不是看书习字,就是睡觉。
阿当做了一个好长好长的梦……
梦中最初有座特别崎岖的山,她摔下山崖,四周什么都没有,白花花一片。她见到一片树林,林中有个黑影蹿来蹿去,突然不见了。"小心!”有人喊,她连忙回头,四周再次化为一片虚无。再一会儿,她梦见了皇城,没走两步,身后有道声音不停叫着:"小侍卫!小侍卫!”,她看向身后的小女孩,女孩手里拿着串糖葫芦正冲她跑来,梦境在此时又一次切换,场景是模糊的,人也是。她听见有位老者说:"自此之后,这东西便拜托
你了。”
小侍卫是谁?要保管什么东西?
梦醒阿兰猛地从床上坐起,听见红豆在叩门。
"公主,淑妃娘娘派赵管事来教您跳舞。”
"就来!”
阿兰翻身下床,穿上鞋子往外走。院中不知何时平满了牵牛花,一副春天景象。
赵管事是宫中专教绫罗戏水的宫人,出名的严厉。
练了一下午,阿兰腿酸背疼,赵管事看时辰已到,笑吟吟地说:"阿兰公主今日我们就练到这里罢,公主身子虚弱,不宜强度过大,奴本以为,这么难的舞公主送行礼前怕是学不完了。今日一看,公主身子如此轻巧,又柔软,想必过几日便学得会。”
听者两手向下摊开,中指相碰推至腰间,微微作礼。
"那便劳烦赵管事了。”
连着学了几日,阿兰果然学得差不多了。
四月十六那晚,下雨了,天空整片整片灰着,一道道雷壁着,听得人脑仁疼。那晚,正在殿中练舞,天帝来了。
赵管事和其余人一同退下,殿中只剩天帝和她,空荡荡的。
"父皇,不知夜中来找女儿,有何事?”
"不急”天帝指指身旁的位置,说:"阿兰,过来坐。”
她向高座上的男人走去,男人在笑,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他就那么看着她一步步靠近,好像之前许多次,他都这样,阿兰想起。
天帝拉着她的手,开日时声音略有些沙哑。
"父皇送阿兰去奇药谷,阿兰可有生父皇的气?”阿兰摇头。
"父皇知道父皇的小阿兰想留在父皇母妃身边,父皇迫不得已,阿兰不要怪父皇。等花园中的梅花开了,父皇接你目家赏梅花,可好?”
"那父皇可要亲自去接我!”
"好!”他笑意更深."父皇还记得,阿兰很小的时候,牵着父皇的手说,以后要做全大京最漂亮,最厉害的公主,父皇当时觉得,我们小阿兰真是可爱,拥有那个年纪的小女孩该有的一切美好,父皇就想把最好的物什都给我们小阿兰,神女的位置空下来许多年,父皇想将它传与阿兰。”
阿兰一愣,说:"父皇,女儿此次出京不知多久回来,神女之位交于我,实在不妥,如此重要之事,父皇可莫要冲动。”
天帝并没有多说,只留下一句话。
"总会回来的,这里是小阿兰的家。”
阿兰觉得,这或汗是想让她心中有个牵挂吧。
之后几天,宫中的皇子公主陆续来过一遍,妃嫔们也送来珠宝手饰,宫中有点位分的总归还是要在跟前找找存在感的。
这群人一直有道规矩束着。
四月二十,送行礼
阿兰起了个大早,淑妃在为她盘发,阿兰看着铜镜里面容姣好的少女和眉眼温柔的女人,颇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盘发戴饰妆面,一系列完成后,红豆进房替她更衣。
衣服大概可归为不保守的一类,腰间的空白将她的腰肢衬的白皙透亮,下装是一层薄纱,竖着分成几条,内里是件只至大腿的小裤。裙纱是蓝底的,像初春开出的芽一般漂亮穿衣者的肩、臂、需得缠上些许白纱,更将阿兰的身姿显得曼妙勾人。
因天帝下令无罪即可观,宫中今日聚集了许多人,百姓、达客贵人、江湖中人,总有些想一赌世间第一美人之称的阿兰公主之风采,天帝特意宴请五派,请他们务必参加送行礼。
乐曲悠扬,台中放置着一面大鼓,阿兰站于大鼓之上,捧着一杯水。随着乐音渐大,阿兰作礼,将杯中水倒至鼓面。阿兰赤足踏鼓面,乐音渐强,阿兰借力跳起,抓住头顶白绫,脚踝铃铛作响。台周有大鼓六面,寓意古祥、如意、安康、顺遂、德治以及民生。阿兰抓着白绫,用脚依次将六面鼓踏响,臂上白纱飘扬,带着水珠住四周挥洒。
场面之惊艳,为后世流传访间,说书人常述之为"仙女下凡”。
五派之中早有传闻,天帝要将最宝贝的阿兰公主送于奇药谷修行。
当朝皇后,乃白幔谷沈氏宗主沈姒姒之胞妹,沈姒姒最不善掩埋情绪,抱拳启奏:
“陛下,民女斗胆一问,五派如今之光景,属吾白幔谷最盛,且吾沈氏素来只修女道,为何不将阿兰公主送于吾沈氏修行?”
高位上那人似早有预料,不急不缓。
"沈宗主不知,打今日起,阿兰公主便是我大京神女。按大京律法,需每年回京参加百官朝会,据联所知,白幔谷有一规定,修女初入门派五年内不得离谷,朕想,阿兰恐是去不成白幔谷了。”
奇药谷白氏宗师白老头一听,这不是明晃着要抢人吗。
白老头抱拳启奏:"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即入派,就要更姓,许是天帝陛下觉得我白氏之姓最好听罢了,大家可都别吃醋!”
说罢,人群中一阵哄笑。
接下来是由方公公交密匙于新任神女。台阶中间铺着红毯,三四十阶,此听雨亭还要高。
阿兰顿悟,父皇这得一几鸟啊。
让她坐上神女之位,体现其心之慈,对女儿之疼爱有加;二来知皇后沈氏必有夺人之心,若她入沈氏,日后争储之时皇后异心,她便成了把柄;三来,皇族不可更姓,神女却可;这最后,便是密匙令朝中众人虎视眈眈,密阁之中,亦有颠覆大京之势,这下倒好,让神女带着密匙逃去奇药谷了。
密匙竟是一颗绝美的玉珠,通体翠绿,上刻有奇异的花纹,再无特别。
阿兰将密匙装盖放入袖中,转身。
脚下是成千上万的百姓,大多从未见过面。阿兰才明白,什么是泱泱大国。
她扫视人群,忽的看见一抹玄色,看见他时,他仅留下一个背影,似无骨般瘦削,身形又修长,一头墨发束在头顶。利落,又干净。
总觉得,像在哪儿见过。
送行礼后便是要走了,此行山高水远,送行队伍大多是公主平日的身边人,都是贴身伺候的婢女,没有侍卫。天帝又派几名亲卫护送,这才放心。
出宫门很远,阿兰望见了阿娘和阿姐眼中的泪。
阿兰在轿中坐着,困意袭来,迷迷糊糊地听见轿外有人轻声说话。
"这五派一贯讲究平起平坐,今日怎的成了白幔谷最盛了。”
"就是,这要放在几年前,还不是得心甘情愿排在云氏后头。”
"今日礼上,可未见云氏。”
"这你可有所不知,听闻云氏数十年前就于天帝闹翻了脸!”
"竟有此事?”
"确有此事,当时……”
那人突然不说话了。
"不可背后枉论他人。”第三人的声音传来,温柔缱绻。
"是,三师兄。”
原来是三师兄,声音真好听。
如此想着,阿兰便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