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难依 ...

  •   我第一次见到南依皇后的时候,还只是薛贵妃的侍女。那年是庚子年,初夏光景,皇家围猎。我沾了几分主子的福气,得以在高台上看世家小姐们表演骑术。
      我曾无意间听薛贵妃跟三王爷提起过,说南家小姐最适合做三王妃。我那会子只听到三王爷冷哼一声,心下以为这南家小姐只是家世显赫但才德不佳,惹得三王爷不喜。
      未曾料想,是那样一位可人!
      南依小姐穿着艳红的霓裳,不适合骑马,她却是轻笑一声毫不在意,纵身跃上马背,霓裳飘着就像谪仙一般,如赵飞燕在世,我一个女子都看呆了,遑论在座的王孙贵胄。
      我还特意望了望邻座三王爷的反应,却见他漫不经心地摆弄着香炉。我不免有些惋惜,若是真的成全了姻缘,有真情实意自是好的,可大概三王爷不喜欢这样的摆布吧。
      说起南家,实在是我朝鼎盛的世家。延续已有一百三十年整,自前朝便是名门望族。传言,先帝曾下令编撰百家姓,这排名第一的不是皇氏一族,竟是清河南家!那家族之力岂可想象?
      薛贵妃娘家原是清河薛氏,与南家沾亲带故,自是要相互帮扶。三王爷雄才大略,还未及冠就已是因军功封了王,皇上对他也甚是喜爱。故而,我猜联姻之事也是板上钉钉。
      再见南依小姐便是在清凉宫偏殿内,薛贵妃为三王爷和南依小姐特意准备了一场家宴。南依小姐已将霓裳换成了家常服饰,但还是艳丽的红色,灵动地宛若夜里盈盈的明珠。三王爷照旧不肯正眼看南依小姐一眼,南依小姐也并不在意,与薛贵妃相谈甚欢。
      薛贵妃贴身的梅玉姑姑想她们二人定会口渴,便让我端来了话梅汤放在一边。南依小姐抬眼看了看我,笑着说:“你这丫头伶俐。”我受宠若惊,不过是按吩咐办事而已。那时三王爷也转头看了看我,后又转去一边观赏屏风。
      我认得那屏风,是苏州进贡的苏绣精品,皇上珍爱薛贵妃,故而破格赏赐于她。屏风上绣的图案为双栖,凤与凰交颈而鸣,寓意鸾俦和谐,夫妻平乐。许是南依小姐与薛贵妃说话,三王爷觉得有些许无聊,平日里三王爷日日见这屏风,未曾看他有哪次如此细细观赏。
      南依小姐临走前还问薛贵妃我是何时进的宫,说我伶俐会做事,看到我舒服。
      这可真是折煞我了!我急忙告诉南依小姐话梅汤一事是梅玉姑姑吩咐的,哪儿有我半分功劳。南依小姐爽朗一笑,“说你伶俐你便是伶俐,哪儿有什么受不住的?可怜得紧。”
      这是我印象中的南依小姐。她明媚动人,就像每日晨起映进窗棂的金乌光;她大方热情,芍药花也许可以形容她。
      我不识字,也说不出什么好词儿来夸南依小姐,我就是觉得她和我见到的主子们都不一样,她和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我有些日子在期待南依小姐嫁给三王爷。咱三王爷虽说对男女之事不上心,但可是我朝少见的美男子和才子,文武双全,文韬武略,多少姑娘梦想做三王妃。南依小姐与三王爷那真是郎才女貌,相配得很。
      后来回到京都,南依小姐总是会择日去宫中拜访薛贵妃。说来也巧,南依小姐每次来三王爷都恰好在,我心下欢喜,觉得这生米迟早煮成熟饭。
      庚子年七月,整个宫内仿佛被罩在一个大蒸笼里,热得很。也就是在七月的初七,皇上赐婚南依小姐与三王爷。听说,是在家宴上,薛贵妃只带了梅玉姑姑前去,我赖着姑姑问南依小姐是不是很开心?咱三王爷是不是很开心?梅玉姑姑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但是她告诉我,也许日后他们会开心的。
      初七晚上,三王爷照例来云清宫给薛贵妃请安,我负责给他们布菜。三王爷对薛贵妃说,“这丫头确实伶俐,日后婚事事宜正好缺人手,不知可否向母妃讨要了这丫头?”
      薛贵妃笑笑,准许了三王爷的请求。于是我便成了三王爷府上的奴仆,但是他从不让我做事,唯一让我做的就是打理院子里的芍药花。每日差事清闲,无聊得紧。我心里盼着南依小姐赶紧嫁过来,这样大婚之时我就有事可做了。
      那天是下九,府里的奴婢都得空在院里玩耍。我隔着墙听到两个婢女在议论三王爷,她们说的无非是三王爷身姿卓绝之类,我觉得无趣刚要离开却听她们提起了南依小姐。
      “诶,南家小姐怕是对婚事不满意吧?听说,婚事刚刚定下,南依小姐就跟她父亲吵了一架,那声音大的整层闺阁都能听见。”
      “咱们三王爷如此风姿,她怎会不满意?再说,她不也天天往云清宫跑吗?”
      “南府里仆人口口相传还会有假?南家小姐模样秀丽,比我们三王爷一点也不差,没听说前年赤海之战就是南家小姐出谋划策的啊?这样的女子心气高傲些也是理所应当。”
      我原不知道南依小姐这般巾帼不让须眉,前年的赤海之战本来都要输了,不知是哪位将领谋略过人将旁边的江水向敌人刚刚火烧过的岳亚山引去,霎时间山崩地裂,敌人被山体阻去来路,死伤惨重。原来竟是南依小姐有如此胆识!
      记得赤海之战三王爷也曾参与,不过他并未在岳亚山之处而去了另一边支援。
      时间白驹过隙,转眼就到了三王爷与南依小姐大婚之际。许是看惯了南依小姐穿红衣,反而觉得穿嫁衣的南依小姐没有以前动人。三王爷倒是比以前多了些生气,他一直穿玄色、青色衣服,猛然换了红衣,倒是更加好看。
      宾客如云,十里红妆,南依小姐与三王爷的婚礼是京都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婚礼。
      不过让我郁闷的是哪怕是婚礼这等繁琐事务甚多之事,三王爷也还是什么都不让我做。置办典礼的时候,我就是端个个盘子给工匠大哥而已,三王爷都让其他人代劳;让我欣喜的是三王爷说从此以后我便负责服侍南依小姐,我便不再想这不寻常的事。也许是三王爷看重南依小姐,要培植一个放心的婢女。我以前在薛贵妃身边服侍,这些时日又在院子里摆弄芍药,跟府上的人都不相熟,自然生不了二心。
      新婚之夜我们奴仆都是要回避的,我奉命守在三王爷和三王妃的房门外,想着怎么也可以借着烛光映的影子看看他们的闺房之乐,好向人家炫耀我家主子恩爱非常。却是怎么也没想到三王爷进房不到半个时辰就剪了烛芯儿!
      好吧,姑且当作三王爷和三王妃今日乏累了。
      清晨,三王爷依旧寅时一刻出门上朝,好像昨日大婚的人不是他似的,他又换回了玄色衣服。唯一让我觉得安慰和浮想联翩的就是三王妃啊辰时才悠悠转醒,看着疲倦得很。我蹦蹦跳跳地走了进去给王妃拿了她素来喜欢穿的红衣,可是她皱了皱眉,说:“既然已经嫁为人妇,就夫唱妇随吧。替我换一件藏青的衣服。”
      可换上藏青衣服的南依小姐一点都不漂亮。
      我把衣服给她的时候,她细细端详了我一番,笑道:“你是那个伶俐的丫头。说起来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一边替三王妃更衣一边答话:“奴婢叫沉璧,早先在宫里叫崔娘来着,三王爷觉得那名字不好听就给奴婢重新取了个名字。三王爷说,这个名字取自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还让奴婢记住来由,日后解释起来方便。”
      我看南依小姐有一瞬的晃神,便问她:“王妃娘娘怎么了?”
      她理了理垂下来的青丝,沉吟片刻,又是勾唇笑道:“无事,这是我最喜欢的篇目。想起了范公的风姿而已。沉璧,很好听。”
      三王妃好像对所有人都会笑,府中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人人都夸赞三王妃。但是我总觉得三王妃笑得跟以前不一样了,说不上来,就是跟以前的南依小姐不一样了。
      我从前觉得他们二人或许没有那么恩爱。可自从三王妃嫁过来三王爷不管在朝中处理事务到多晚都会回家。就算是不回来,也会遣人来府里报信,还会捎来许多有趣的物什。我们心里都清楚那些东西都是给三王妃的。
      三王妃会在家中的餐厅等着三王爷回来,然后将自己亲手做的家常小菜再热一热。三王爷吃饭的时候总是很惊喜,因为三王妃做的菜恰好就是他想吃的菜品,不管多少次都是这样。每当三王爷惊奇地称赞时,南依小姐就会笑,跟以前一样地笑。
      三王爷和三王妃虽说不像新婚情侣一般浓情蜜意,却也是相濡以沫,安安生生地过日子。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五年,但是三王妃始终没有孩子。三王爷侍妾纳了不少,除去各路大臣塞给他的还有一半多是三王妃替他张罗的。
      我记得他们第一次吵架就是因为三王妃为三王爷纳了三个侍妾。三王爷整整一个月没回家。后来我只听清三王爷说:“南依,不需要这样做戏。”我想大概是三王爷觉得三王妃肯定心里吃味,可三王妃却什么也不说,还帮三王爷纳了三个侍妾,三王爷定是心疼了。
      这年花朝节,三王爷邀请三王妃去城北看花。我远远地看到三王爷将三王妃揽入怀中,但是不知怎么的,三王妃好似被针扎着般躲开了。我暗笑,南依小姐原是这么害羞的女子。
      乙巳年冬月十二日,我朝圣武皇帝驾崩。三王爷本身谋略过人,有南家支持如虎添翼,自然毫无疑问地问鼎宝座。
      这年的冬月十五日,登基大典举行,举国同庆。南依小姐变成了南依皇后。
      皇后的礼服有整整十二层,那天我们起得很早,可以看到天边绝美的朝霞。梅玉姑姑说今天的朝霞是祥瑞之兆,预示王朝兴盛。我打心眼里高兴,南依皇后与皇帝定能长长久久,共理国事。若是再能生个小皇子就太好啦!
      登基大典比那婚事还要繁琐上千万倍,南依皇后回来后已是非常疲累。我问她:“娘娘要不要小憩片刻?”南依皇后摇摇头,拿起后宫的账目和花名册开始打理事务。原先在王府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她总是这样操劳皇帝的家事。
      我有一次问南依小姐,您不觉得累吗?
      南依小姐没有回答我,她看天边的月亮,自顾自地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我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听着这句话耳熟得很。想当初在薛贵妃宫里的时候,先皇经常与三王爷一同策论,先皇爱讲魏晋时候的事,每每临近结束三王爷都会说这句话。先皇听后,就会拍拍三王爷的肩膀。
      我只当南依小姐和三王爷心有灵犀,是为良配好啦。
      做了皇帝的三王爷也是格外繁忙,后宫一众妃嫔隔一个月见皇上一次就算是天大的幸运了。我本以为皇上他怎么也不会冷落南依皇后的,谁知道他登基后,竟然有四个月都未曾与南依皇后碰面。
      南依皇后从来都不曾对这些上心,她只是日复一日地尽心打理后宫事务。我心里埋怨皇上如此薄情,却没有身份和资格去责怪,因为皇上他宠幸妃子从未专宠,雨露均沾,是为贤德圣上。
      那段时日,南依皇后总是喜欢刺绣。我没有想到她的刺绣技艺竟是那般高妙,绣的图案栩栩如生,甚至比宫中绣娘都要绣的精美。
      南依皇后见我在旁边看她刺绣看得呆了,笑道:“沉璧,本宫送你一件绣品可好?”
      其实我一直都不知道为什么南依小姐对我这么特别,她身份高贵却从初次见面开始就对我和善有加。侍奉南依小姐久了,我知道她的秉性并非那么温柔,她有着世家子弟的傲骨和倔强。她从小是受着等级尊卑教诲的,所以她对奴仆并非那么平易近人。
      我只觉得三生有幸。但是我又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丙午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皇上终于来南依皇后的宫中了。南依皇后便吩咐厨房做一些国宴菜品,皇上在一旁坐下,就一直看着南依皇后嘱咐婢女。良久,皇上他捧起桌上的热茶一饮而尽,似乎是被烫了舌头,皇上后来猛咳了两声。不等南依皇后转头,皇上身边的侍从便将他围了一圈嘘寒问暖。
      我看着十分好笑却又觉得有些许心酸。皇上不爱品茗,喝茶从来只当解渴,平日里喝的茶都是凉得发苦;可南依小姐喜欢品茗,杯子里的茶水从来都是八分烫。若是在王府,南依小姐会为皇上备下冷蜂蜜水。
      原来只是半年的时间,他们二人就已经如此陌生了。说起来,半年倒也不算短了。
      席间无言,皇上便主动说了话。他说,最近事务繁多,忙得很。
      南依皇后闻言只是笑笑,说道:“陛下操劳国事是为黎民百姓之幸事。陛下要注意身体。”
      皇上又说,后宫妃嫔可还省心?打理后宫事务不比王府,你可觉得乏累?若是乏累,朕可以多遣些懂事理的帮衬你。
      南依皇后放下手中筷子点点头,“那多谢陛下关心。”
      皇上用完膳之后带着南依皇后去了御花园赏梅,只有他们二人。后来是皇上将南依小姐抱回来的,她睡得很沉。皇上把南依小姐轻轻放在月牙床上,小声叹息:“都疲累成这般模样了,坐下便睡着了。”话罢,皇上未曾更衣便也在一侧躺下,不过一刻钟也睡沉了。
      我总感觉皇上好像有好多话想对南依小姐说,只是不知道是何缘故他择了那些不痛不痒的话说。
      其实皇上今日过来,南依小姐应该是很开心的,只是不知道是何缘故她见到皇上能如此云淡风轻毫不在意。
      从那之后,南依皇后便不用再专管后宫事务,皇上差遣了柴美人和宋贵妃协助南依皇后处理事务,柴美人和宋贵妃的娘家皆是最近兴起的氏族,与南依小姐的娘家水火不容。最后南依皇后为避免争端索性不再去管后宫事务,全权交托了二位娘娘处理。
      南依皇后清闲后便将时间花在了刺绣上,而且她对苏绣情有独钟。南依皇后绣了好多精美的苏绣荷包,上面的图案都是天人感应的祥瑞图案。每次绣完一个荷包,南依皇后会像以前一样笑。然后她就要独自出去半晌,我想她也许是拿荷包去许愿国泰民安皇室繁盛。
      丁未年三月初九,太监在各个宫里报喜说宋贵妃怀有了身孕,这可是皇帝登基以来的第一个孩子。南依皇后非常高兴,急着要去看望宋贵妃。不料天降大雨,南依皇后受了凉,从此就得了风寒。
      只怪我思虑不周,明明外面天阴着却想不起来拿伞。从前南依小姐和三王爷都夸我伶俐,谁知道我愚笨得要命,害得南依小姐这般受罪。
      皇上知晓南依皇后感染风寒后派来了最有名望的御医前来诊治,御医笃定南依皇后只是偶感风寒,喝药调理几日便可好转。南依皇后轻笑,对御医说多谢。
      南依小姐说自己素来怕喝苦药。自小对身体仔细万分,生怕自己生病喝药。于是每到喝药之际南依小姐都会将身边人遣去厨房拿准备好的蜜饯。经过厨房不远的路径上会有一棵参天古树,听说是前朝留下的。因着南依小姐感染风寒足不出户,她又极喜爱自然风光,于是我每次路过都会好好观赏那棵古树,好让南依小姐知晓最近的宫中景物样貌。
      不知为何,过了几夜,南依皇后的病情突然加重了。可除了御医没有人关心南依皇后的病情,那时候朝中局势波云诡谲,后宫更是因此党派斗争更甚。所有人都在争权夺利,没有人记得凤鸾殿的南依皇后。连那条路径上的古树都开始枯萎了,明明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它新出的嫩芽却变得焦黄。
      我想也许它最终也会被遗忘吧。
      我不明白。虽然病情加重连正常言语都不能,南依小姐却比以前更快乐了。她不说话,总是会向我们莞尔一笑,然后沉浸在她的刺绣里面。
      丁未年六月初三,南依小姐已是连下床都不能。那棵古树也完全枯萎了。我不禁想到油尽灯枯这个词,但每次这念头冒出来我都狠狠地掐自己一把。
      那天晚上我实在没有忍住望着南依小姐哭了,我说都是因为我没有拿伞,害得南依小姐感染了风寒。
      南依小姐抬了抬眼眸,苍白的唇硬是勾勒出一个弧线。她还是向我笑,带着沙哑的声音说道:“沉璧,你这伶俐丫头可莫要怪自己。生死有命,岂能怪你?待我死后,你去找皇上,他定会好好待你的。还有,记得把本宫梳妆台匣子里的免死金牌赐给御医,错不在他,莫要让皇上迁怒于他。”
      后来南依小姐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她说是儿时偷跑出去听的话本,有趣得很,想说与我听听。
      她讲,有一位江湖门派的小姐,从小就学习经义策论,她最爱的事情就是骑马,她喜欢穿红衣。这位小姐偶然出游恰好赶上朝廷与盟主的大战,那时她的马车被敌兵重重包围,是武林盟主的公子率领五十骑救了她。
      小姐对公子一见钟情,但是公子不喜欢小姐。小姐其实很聪明,公子走后,她为武林盟主的手下出谋划策赢得了战役。只是这些公子都不知道。小姐有时候会想,如果公子知道的话,会不会高看她一眼。
      后来,他们再次见面就是在一场武林围猎里。小姐并非是无准备骑马,实在是挑挑拣拣觉得霓裳比马术装好看,最后才穿了霓裳。小姐笃定自己肯定会嫁给公子,她很清楚自己的家世对公子来说是多么的诱惑和有利。可是小姐也知道,武林盟主不会容忍权势滔天甚至盖过武林盟主一派的江湖门派存在。更何况小姐的父亲让小姐去谋求武林大权。
      所以,小姐宁愿公子不喜欢自己,她只做自己本分的事情。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南依小姐说到这里戛然而止,我还想再听下去。便问:“最后怎么样了?”
      南依小姐摇摇头,说:“我没有听完结尾。”
      我拍手道:“哎呀!皇后娘娘,您听奴婢的,最后定是那公子心悦于小姐,执子之手,共对江湖风云。他们一定还生了好多好看的孩子!”
      南依小姐被我逗笑了,说:“也许吧。”
      困意渐涌,南依皇后让我将月牙床的床帘放下,早点休息。我生怕夜里出什么事情,就在床不远处的圆桌上趴着休息。
      翌日辰时二刻,我是被一声惊呼吵醒的。我看到宫女流苏探了探南依皇后的鼻息,然后跪下哭泣。我跌跌撞撞站起身想要亲自看看,我从来都不敢相信,南依皇后是真的薨了,因为昨晚她还在活生生地给我讲话本啊……
      丁未年六月初四,我朝圣孝德皇后薨,谥号为“宸”,举国同悲。
      我一直都在灵堂的一角跪着,我觉得我该和她一起走的。若是我夜里能够起身照看南依皇后的话,是不是她就会多活几天?
      晚上,按照我朝的传统是要留下死去之人的贴身奴仆守灵的,其实无非是找一个理由赐死贴身奴仆陪葬。我将其他人都劝走了,只有我留在那里。
      临近子时隐隐约约我好像看到一个人一袭白衫踉跄着走进了灵堂。南依皇后生病之时可未曾见有谁这么有情义地看望她,也不知道南依皇后会不会嫌弃这人假凤虚凰。
      待到那人走进我才看清原是皇上,也许是皇上亲自来赐死奴婢好让娘娘泉下放心吧。
      皇上像是没有看到我,他只是呆呆地看着南依皇后的棺椁和牌位。这时我才发现皇上他只穿着一件外衫来了灵堂。许是夜里临时起意,前来看望娘娘的。
      我心里对皇上有所埋怨,但是他确实是千古明君,而且娘娘从没有怨过皇上。故而,我对皇上说了娘娘临走前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
      “娘娘入宫以来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刺绣,她绣的最多的是荷包。不过也只有三个,每个都是精品无双。”我想起今天在收拾娘娘的东西时,她绣的荷包一个都找不见了,不禁有些惋惜。“只是不知道娘娘绣的荷包去哪儿了,到如今一个都寻不见了。”
      不知道我的话戳了皇上哪一处痛穴,他的眼眸在刹那间变得更加猩红,甚至扼住我的手腕,一遍遍地问我:“你说什么?”
      皇上颤抖着双手将外衫里的三个荷包拿出来,小心翼翼地问我:“是这些吗?你告诉朕,是这些吗?”
      我仔细看了又看,那确实是南依皇后生前绣的荷包,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在皇上手中。我向皇上点了点头,他似是高兴又是悲伤,笑不成笑哭不成哭。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之前在王府的时候我是觉得他们夫妻伉俪情深,可入宫后我又觉得不过如此。皇后生病的时候,皇上几乎将皇后的母族连根拔起,只剩下几支血缘最纯正的血脉。这些我都不敢打听,也不敢说与皇后娘娘听。虽然南依皇后绝顶聪明,她定知晓所有的消息。
      我清楚皇上是明君,但是他薄情。他今日这番作态,倒真让我不知所措。
      后来,皇上许是哭累了,在南依皇后的棺椁前坐了下来。他问我:“南依还做什么了?”
      我如实相答,南依皇后除了刺绣似乎并未做其他事。但是我也不忍让此时的皇上失望,便说:“对了,皇上可知这荷包是苏绣?苏绣有一种刺绣技艺是双面绣,顾名思义,一面与另一面图案不同。奴婢记得皇后娘娘曾经跟绣娘讨教过此法,也许此荷包另一面还有另一种图案。”
      皇上闻言急急忙忙将怀里的荷包向另一面翻去,我瞥过去,看到翻出的图案瞪大了眼睛。一个是白鹭荷花图;一个是荷塘鸳鸯图;一个是和合如意图……
      这些无一不预示着夫妻和睦美好。我突然想到南依小姐讲的话本……原来她自己就是那个小姐。
      皇上已是泣不成声,我未想到那个未及弱冠便叱咤疆场的三王爷会哭泣得像三岁垂髫。他站起身来,步履蹒跚地走到南依小姐的棺木前,双手微微颤抖着似乎是想要打开棺木再好好看看他的南依皇后。可皇上好像又忽然想到了什么,只是将身子伏在冰冷的棺木上,呜咽着,嘴里轻声地叫着他从未叫过的南依皇后的小字。
      他的手里紧紧攥着那些荷包,绝美的图案皱成了一团……
      后来他对我说:
      “朕记得第一次见南依,那时候她还是闺阁小姐,出游不慎遇到敌军包围,我救了她。她撩开轿帘,如此惊为天人,你不知道当时我有多紧张。紧张到一句话都不敢说就慌忙离开了那里。后来我听说她出奇计使右翼军转危为安,心下更是佩服。
      我又何尝不想以价值连城的聘礼十里红妆迎娶她为妻,一生一世一双人,只羡鸳鸯不羡仙?
      可是造化弄人,她是南家的女儿啊……为了不伤害她,我怎能说我心悦于她?
      天知道我在围猎场的时候有多高兴,我多想仔细地看看她的如燕身姿。但是高台上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
      她刚表演完马术便要在高台受太阳毒晒,这她如何受得?我便在香炉里加了随身携带的清身香,可以消解暑意。
      后来她总是往我母妃宫里跑,虽然我知道这其中是她父亲的授意。但我一想到可以见她就止不住笑。哪怕我不能让她觉得我心悦于她,看上一眼总是好的。
      沉璧,你并不是母妃宫里最伶俐的丫头。但是她不吝辞藻地夸赞了你,我想她应是喜欢你的性子,所以向母妃讨要了你。因为不想让你沾上半分我府上的奴才气,故而未曾让你做过事。你做的很好。
      《岳阳楼记》是南依最喜欢的古文,她钦佩范公,我一直都记得。所以成亲后差人送回府里的东西有好多都是范公有关的。
      她要嫁给我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才能入眠。
      真情总是藏不住的,我是三王爷的时候没有控制好感情。直到她为我纳妾,我才清醒。她和我是不可能两情相悦的。
      等到天人永隔我才知道……原来……她心悦于我。
      成为皇帝后,我该思考的是怎么稳固江山和皇室尊严,这是朕的天职。她太聪明了,一直都对我敬而远之。
      我知道茶杯里是烫茶,但我得喝。只有这样,她的目光才会分给我一点。
      我只知道每当我烦心之际,我的窗边就会挂着一个苏绣荷包,图案祥瑞讨人欢喜。虽然从未见过面,但我视绣荷包之人为知己。未曾想过……竟会是南依……
      是我错了,我降生后便不该遇见她。也许这样我们可以毫不在意地接受权力的凌迟。呵呵呵……
      她应是一心求死的吧,她从小就喝调理中药怎么会不习惯药苦?我记得我在那棵古树旁看到过她的!她应是从未喝过那些药吧!
      我要是早点知道……至少她还能活着……
      我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心悦于我。南依,我真的很想你啊。”
      我好想告诉皇上是最初的时候。
      我想起来了,在围猎场是他先随口夸赞我伶俐的,故而南依小姐在清凉宫偏殿才会夸赞我伶俐;是因为南依小姐心悦于他,所以她才会去云清宫;南依小姐很想嫁给他,但是她父亲让她去谋权篡位,她害怕自己做不了选择,所以选择远离。
      后来,我退出了灵堂,留皇上一人在那陪南依小姐。他应是在那坐到了第二天的申时。
      最后,丁未年冬月二十九。南氏一族谋反,我朝圣孝文武帝一举歼灭意图谋反的南氏一族,安稳了江山,我朝由此进入盛世之境。我那时望了望天边的朝霞,就如皇帝刚刚登基时一般景象。
      谁都不知道圣孝文武帝七夕的时候会去哪里,只有我知道他会在凤鸾殿的月牙床上将胸口里的荷包拿出来,迎着烛光,自顾自地说一夜的话。
      也不知道南依小姐会不会怪皇上,她可从没给皇上托过梦。
      不过时候不早了,凤鸾殿的烛火还亮着,但是我们都该休息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难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