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三生缘(下)
      22
      一座大金山之内,有无数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无数的菩萨,天人,天仙,汇聚于此。那是天界。又有一方极乐世界,由西方教主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变现,亦是无比宏伟庄严。西方净土中,有九品莲花池,有无数座金光闪闪的莲花台,那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修行者们修行之处。白天,修行者们走出莲花台,或是玩耍嬉戏,歌唱跳舞,或是礼佛拜佛,念经修行,待夜晚莲花花合,修行者们便在这里歇息安眠。
      由于有些修行者是带业往生,有些习气未曾完全除尽,因此花合安眠时,不免有些过去的业妄反映,有着各式各样的绮梦。。
      莲花池里的莲花都是极有灵性的。有一株并蒂莲上,盘坐着两个修行者。夜晚,莲花花合,修行着者仍有些微细的念头,便幻化为梦境。莲花感受着他们的梦。一次,它感受到那个修行者化身为人世间的模样,飞身到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找寻着什么,那是一个阴寒潮湿的地方,四周皆是高墙围绕,终日昏暗,不见阳光。修行者通过神力,看到里面的情形。屋子里里面关着数不清的人,皆是表情昏暗,憔悴忧愁。在那数不清的人影里,她继续焦急地寻找,终于在角落里看到一位身形消瘦的妇女,那女人手脚都被套上镣铐,呆滞地坐在那里,看着高墙,不知在想些什么。修行者刹那间眼泪夺眶而出,她朝着里头大声地呐喊,可是里头的人却毫无反应。莲花感受到修行者的情绪,她感受着那种微细的情感,这是灵性生物第一次体会到有情众生的心事。。
      “娘亲,我一定要救你出地府。”她听到了修行者的心声。。

      次日,观音菩萨,在莲花池中讲法,开示众生。法会结束后,修行者们皆献花礼佛。观音菩萨未曾很快离去,而是走到莲花池旁,笑着对那株并蒂莲说,“我看到,这里有位众生的因缘成熟了。”修行者们便请菩萨开示。观音菩萨笑着说,“无论有灵众生,有情众生,皆是众生,法性无二。只要因缘具足,有形无形,有情无情,皆能成佛。”
      修行者们各自沉思着菩萨深意,独有并蒂莲,继续听到观音菩萨的心声。
      “莲开泥水,花开见佛。并蒂莲,你的因缘到了。”

      那已是一劫之前的事了。原本莲花池里的莲花只有灵,未有情。只因那位修行者那晚微细动人的情感,让那株并蒂莲为之动心。心动缘起。它不能继续再呆在净土之中了。。

      并蒂莲因一念心动,灵识出动,漂泊在宇宙之中,四处游荡,看到无处的银河灿烂,高山湖泊,然后是尘世烟火。她看到一处矮小的房屋里,一个面容憔悴的妇女,突然有些亲近之感,刹那之间便被吸引而至。不久,那名妇女诞下一个女婴。。
      因是莲花投生,那一世,她天性清净,甚至不通人情。为了追寻心中的大道,抛家辞亲,远离人世,避居修行。临终时,却未曾得见弥陀来接引。她心有不甘,遂问天道,“我这一生,精进修行,勤勤恳恳,为何今日弥陀仍不肯慈悲接引?”她听到空中有佛音回道,“善女人,你虽一心向道,却只为度己,慈悲不够。”佛音响起的刹那,她脑海中闪现过清晰的一幕一幕。原来,自她出家之后,寡母便一直挂念,朝思夜想,茶饭不思,不久,便郁郁而终。。
      她一时愧从心起,忽而领悟到那名修行者的心声。。
      原来,这就是有情众生的心念。
      因这一念心惊,又继续轮转于六道之中。。

      等到投生为董冰那一世,已不知经历多少次轮回。。

      她曾以为,谢春灵,是她毕生所爱。她曾以为,即便六亲缘浅,能和所爱之人,安稳幸福度过一生,也是人之大幸。她曾以为,往后的日子不过是这样,二人简简单单,相伴相依,春花秋雪,岁岁人间。。
      可是,一切是注定,也是宿命。

      四妹失踪之后,她去找谢春灵。吉祥寺中的那位住持,曾有意与她开示因缘。往后她想起那些话,那些梦,才知道,人世间的一切不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几度变换身份,几度再续前缘,欠债的还债,报恩的报恩。身份在变,因缘交际,只有因果法则从未改变。。

      可那一世,她仍痴迷不误。。

      吉祥寺相聚之后,不久,董冰和谢春灵二人,便做了告别。谢春灵去京中发展,如愿做了高官府上的画师。董冰则是继续寻找四妹的消息。二人再次相见,已是一年之后的事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