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要说浩国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当时天下还分为蛮族和中原各族,浩国的祖先,就是中原各族中的一个。后来焱帝逐渐统一各氏族,建立了华夏,就这样,浩先祖又成为了华夏部落中的长老。

      后来华夏部落采取逐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历经数十年,将蛮族贵族赶往北方,那些被华夏部落打的七零八落的氏族,奔向了西方。

      而华夏部落在此之后因为各氏族、部落之间的勾心斗角,以部落首领为主的氏族逐渐衰弱,再也无力插手于其它大族之间的战争。

      华夏部落第12位首领穹荥继位后励志改变这种局面。

      他亲自主持北伐,将叫嚣起来的前蛮族皇族成员再次打到陷入分裂,他手刃叛徒,血洗大族,使得天下部落得以重新听命于他。而穆宇的祖先,就曾是穹荥手下大部落的酋长。

      可好景不长,好不容易兴起的穹荥在一次北伐中遭遇背叛,叛军向西方蛮族投降,与北方蛮族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将穹荥包围在了一处山谷中,穹荥血战4天4夜,精竭而亡,他死后,蛮族的一部分勇士崇拜他的战绩,将他和一身金甲埋藏在了这座山内。

      穹荥死后,原本好不容易歇息下来的华夏众族为了争夺首领之位再度陷入混乱,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华夏众部落形成了封建社会。

      一时间,大大小小帝国,王朝无数,华夏部落也不乏在中原待不下去而向其它地区发展的部落。

      反观浩国的祖先,在得知穹荥死亡之后,出于首领对他们的援助,浩祖选择了匡扶首领,重振华夏雄风。

      浩祖在部众及其他赞成支持首领的部落的簇拥下,寻找穹荥之子于古。

      历经千辛万苦,浩祖终于找到了于古的下落。二接下来的复兴之路更为不易。

      现在支持首领的这边只有不到6万人,而散落在其他地方的人数仍有20万多。

      万幸的是浩祖还是当年众多人才中富有文韬武略的。

      他学习前穹荥,主张北伐,并一连打到伏儿加河上游,扩大了华夏首领统治的疆域。

      他以一己之力,连抗数百部落合攻。

      可最终,浩部还是未能完成雄业……

      西方以乔为部落联合首领,和浩祖决战于现锆城一带。

      浩部誓死抵抗,率领部众4万人大战五天五夜,却因为于古次次打仗,次次受伤因而节节败退,最终惨死锆城之下。

      之后的统治者为了赞美及让国民学习浩部落这种铁打不屈的精神,建造了此城——锆城。

      浩祖死后,他的族人带着大量情报,敌方信息以及先进的技术,投奔前北方首领统治地,现澇族统治区。

      以乔部为首领的9万残兵们因为看不上北方的贫困,打算向南发展。他们用7万还算可以的军队攻取了南方割据部落,最终打到海南岛之上。带领不到两万残军回到了乔部身边。

      澇部经过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已经开始定居,并具有各族人民共计2万甲兵。

      为了防止以后被乔部打个措手不及,澇部率先南下。

      在看乔部那边,已经没了以前的风光,只用老弱病残的军队守着边境之地。

      澇军南下之路势如破竹,只耗费两年时间就打下了整个乔部,总算恢复了前华夏部落统治的地区,并各有扩张。

      澇部夺取政权之后,开始步入了封建王朝。

      澇部建国,澇部首领自封为大师长寿天王,国号大师,立抵城为首都,在十年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设立16个大州,封浩,齐,郭,睿,等二十余个诸侯王,统辖天下各地。

      大师长寿天王这名字倒是霸气,可还是在建国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仅享年46岁。

      大师长寿天王在临死前下达了一道圣旨,誓要统治南方远古实力任部,并要求子孙遵守这条指令,并把任部统治的区域划分了各个郡县,从中间划分为两个大州,已然把任部视为囊中之物。

      人们将师国掌握的领土和南方的任国两州之地合称为华夏十八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