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3、第 83 章 ...


  •   六月十五玉米地丰收采摘,中五省巡抚和按察使,两位大人亲自验收,一亩地采完入库,之后单独晾晒,最后称重。

      佃农带着家中小子们一起采摘,差役们学着样子摘下从秆上,摘下被叶子包裹、顶上黑须,称为“玉米”的粮食。

      总共二十亩地,有一亩地的玉米,冯渊单独留下,供上官和自家食用。

      按察使不日就到,巡抚先行到达,他看着蒸好的玉米,等略凉后,打开嫩绿的叶子,露出里面的果实,光泽如玉一般。

      “大人,只吃外面的小小果实即可”,冯渊在一旁道。

      巡抚点头,啃了玉米,细嚼微甜,口感不错,巡抚满意点头。

      心想:天赐良种,只要亩产比过寻常麦、菽,在中五省中发现种植的,他与有荣焉,政绩上小记一笔。

      如是想,巡抚面色和蔼看着湖州知府。

      冯渊被盯着,说:“玉米不止一种吃法,可晒干用石碾磨成细粉,做馒头和饼子,也可制粥。”

      冯渊让厨房用晒干的玉米粒,做了饼子和粥,不止巡抚有,其他的属官和书吏也分到了。

      众人一起品尝玉米的美食,新鲜采摘的番茄和西瓜端出来,充作解渴之用。

      如今番茄,百姓已经普遍种植,当成一种寻常瓜果食用。

      采收一直到了晚上,都入库了,冯渊给每个人结了工钱。

      第二日天高云阔,天色晴朗。开始将备亩玉米剥皮晒干,把玉米扒光棒,五六棵玉米的叶子绑在一起,成捆晾晒,下面垫一层玉米秸秆。

      按察使姗姗来迟,看着府衙粮库院子里晒着的玉米,满满当当的,按察使仿佛看着粮食丰收摆满仓的景况。

      冯渊连忙招待,说:“按察使大人,这边请。”

      用过茶饭,按察使去了客院休息,冯渊转道去了府衙处理公务,巡视城街的治安,免得在上官在湖州期间,闹出事来。

      同知自觉避开,通判却常常靠近粮库,平日里见面面上不显,可冯渊瞧出了他的异样。

      连日烈日炎炎,玉米晾晒十余天,晒干了大半水分,开始剥粒,这是费手活,一溜人排开剥玉米粒。

      有一亩地留在最后采收,这是用特殊的育种方法的良种,充作种子,留着下半年种。

      冯渊空闲,跟仆人一起剥玉米,他们这边的是下半年的种子,马虎不得。

      玉米留种会造成来年产量降低,每一年须用特殊育种方法栽培的玉米种子,方才能保持产量不断崖式下跌。

      冯渊设立育种司,与粮良司管理粮仓的典吏不同,这是专门育种杂交玉米种,并用种植、择优良种,分类区种,再筛出麦种、菽种的优良种子,以低价格买给农户,保证村民的亩产总量,让百姓有粮饱腹。

      育种司请了经验丰富的老农和学习农书的年轻人组成。

      不少农户人家多了一个吃公粮的,原只靠两亩薄田度日,作些生计勉强家用,现如今交了田税,也能攒下几两银子过个好冬。

      从育种司众人也非常感谢,冯渊这个知府,给了他们机会。

      忙忙碌碌三天过去,终于将玉米剥完,在空院子里,巡抚和按擦使,两位三品大员翘首以盼。

      十九亩地,从第一亩的玉米粒抬出来过称重,院中放着一台“衡器”,类似天平秤。

      一次可称五十斤的粮食,十六两为一斤,用麻袋兜着,慢慢往倒,衡器的杆平了,有了五十斤的麻袋放置一边,接着称下一袋。

      巡抚和按察使盯着衡器,保证公正,不出差错,五十斤装着玉米粒麻袋有了五个,二百五十斤已经达到,种麦、菽的良田平均亩产量。

      还有三大袋未称,最后第一亩亩产四百五十斤,旁边京中来使开始记录。

      接着是第二亩、第三亩…,到十九亩是六百斤,比种麦子的良田最高亩产,多了二百五十到三百斤。

      巡抚和按察使对视一眼,眼中的喜悦抑制不住。

      “天赐良物呀,圣上定龙颜大悦!”巡抚激动的说道。

      京中来使记录完,巡视院子的玉米袋子,逐一确认无误,放将纸张墨迹吹干,让一队人快马加鞭送入京城。

      “冯大人青年才俊,得此大功,前途不可限量啊!”按察使冲他恭贺道。

      “侥幸而已,也是大人栽培、厚望。”冯渊做谦虚状。

      互相吹捧后,玉米收入库中。

      巡抚和按察使做完见证人,没几日告辞离开,赶回上衙处理公文。

      闻岐近日逛园子里无趣的很,休沐日,悠闲抱着半个西瓜躺竹椅上,在亭中赏景。

      自去岁,冷郎君柳湘莲受到赏识,投身平安州为兵卒,因军功升任百户,正七品武官。

      朝廷因粮食增收,而赋税充足,国库充盈,对境外蛮族骚扰边境军民,都是正面还击,直接派军队震慑边境,蛮族落荒而逃。

      柳湘莲杀敌有功,又升了一级,成了千户,战乱结束后,平安州和边境安稳。

      柳姑母催促侄儿成家,南省巡抚衙门空缺了武官职缺,柳湘莲能力出众,又有功劳傍身,借此调到了南省。

      柳湘莲调任姑苏府,他曾发誓娶一绝色女子,柳姑母一直未寻到合适的姑娘,一再耽搁。

      不想,柳湘莲一日外出,与一当地乡绅志同道合,误见了老先生的女儿,一时竟看痴了。

      柳湘莲回过神,忙向老先生告罪。

      老先生见他情真意切,又是女儿贸然出来,也就不怪了。

      柳湘莲不敢问老先生,回去后寻人细细打听,方知老先生夫妇只此一女,想招上门女婿,留着女儿在身边。

      只可惜都是歪瓜裂枣,老先生夫妇看不上眼,姑娘的婚事就此耽搁。

      柳湘莲后来,与老先生言明,心悦佳人,想求娶甄姑娘。

      甄士隐与封氏私下合计,觉得女儿已经年岁渐大,碰到护得住女儿的好人家,结两姓之好,也不无不可。

      柳姑母亲自来姑苏,为侄儿筹备婚事,请了冰人上甄家门,两家定下亲事。

      与此同时,贾蓉娶了恩师之女,周老太太严防死守尤氏的继母与继妹。

      尤三姐在唱曲时,遇到一个小武官,两人一见钟情,后来武官迎娶了尤三姐。

      尤二姐贪恋富贵,当了富贵公子的外室。尤三姐嫁人后,便与尤二姐寻同陌路。

      周老太太见终于离着贾家,各有去处,终是放下心来。

      贾蓉和贾蔷给柳湘莲备了新婚贺礼,周老太太也备了一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