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家里来了个小乞丐 ...

  •   天空飘飘扬扬的落着雪花,不一会儿已是雪白一片,这样的大雪好几年都没见过了。

      宋贤一边往家走一边把手放在嘴边哈着气,让手可以更暖和一些,今天放学忘了拿作业本,刚刚回村上小学拿,不然作业没写,明天铁定站墙角儿。

      此时已是腊月,又因雪大天冷,村儿里家家户户都关着门准备着过年的宴食,一片白里缀着星星点点的暖黄色的灯光,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祥和,2010年的大坪村年味儿太浓了。

      “阿嚏!”

      突然,村道边上的烤烟房墙角发出有人打喷嚏的声音,冬天天儿黑得早,下午五六点钟,已经有些黑乎乎得看不太清了,宋贤不敢靠近看,脑子里几乎立马就想到村儿里老人们嘴里经常念叨的‘走阴’‘回魂’‘鬼坟’一类的灵异事件,还有根据描述再造想象出来的各种青面獠牙的鬼怪,都让才上五年级的宋贤定在原地,不敢靠近,害怕是小孩子的权力。

      这么冷的天,正是家家户户关着门享受团圆的时候,有谁还会在外边儿游荡?宋贤越想越害怕。

      他站的位置只能看到烤烟房墙角黑黢黢的一团,听到宋贤的声音好像动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抬头看了宋贤,天色越发黑,加之有些距离,宋贤努力眨了眨眼睛还是看不清,只好又问了一句:“谁在那儿?”

      宋贤有些紧张的往周围扫了一圈,背后亮着电灯的瓦屋就是村里靳叔家老房子,灯光很暗,靳家年轻人都搬去新房了,这老房子现在只住着村里靳叔的妈也就是李奶奶一个人。

      宋贤咽了咽口水,背后的灯光稍微给了他一些勇气:“天黑了,你要是人就上来,要不是就走吧,大家都在过年,没人理你。”

      又过了一会儿,就在宋贤都以为那就是鬼魂,打算不理睬准备回家的时候,那团子动了,比刚才微微高了一点,好像是站起来了,宋贤松了口气,拍了拍胸脯,好歹能确定那是个人了,好像还是个小孩儿。

      小孩儿站起来往马路上走,走到宋贤面前停下,抬头看着宋贤,还没等宋贤开口,又直接往另一个方向走了。

      宋贤想问出口的话就这么堵到嘴边,那小孩儿不太眼熟,这么冷的天只穿着件黑色的毛衣,裤子还是不太合身的开裆裤,小鸡仔露在寒风中,随着他走路的动作一抖一抖的,冻得通红,像个不太熟的小辣椒,一身黑色衣服油的发亮,像是好几个月没洗了,配上那一身脏兮兮的泥土和脏的能洗三盆水的脸,倒像个小要饭的,就是见到人也不说话,让热心想帮助一下的宋贤没了下招。

      按道理村里这个年纪的小孩儿应该都送到学校读书了,可宋贤的记忆里学校就没有这号人,村小学就那么几十号人,而且大多数都是本村的,再者说那开裆裤还是很惹眼的,要是有就不会记不住。

      看着小孩儿走远了,宋贤把夹在胳肢窝的作业本往上抖了抖,加快脚步往家走。

      宋妈妈正在往桌子上摆菜,宋贤回来的正是时候,往天吃饭更早一些,也可能是宋妈妈特意等宋贤回来。

      宋贤进屋带进了些寒气,反手就把门关上,宋妈妈赶紧把火炉上的水壶提开:“快来烤烤火,暖和点儿咱们就吃饭了,下次可别忘了,这么冷的天儿,还非得跑这一趟,够冷的。”

      宋贤把作业本放在窗台上,一边烤火一边搓手,不在意的回了一句:“知道了,下次不会忘了。”

      寒冬腊月,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就让人觉得无比幸福。

      宋贤的爷爷奶奶过世得早,宋贤还不记事儿的时候就已经走了,家里就一家三口,宋爸爸又在外面打工的时间居多,所以就剩娘儿俩,着实显得冷清了些。

      “妈,我刚刚看到个小娃儿,黑黢黢的蹲在李奶奶家门口的烤烟房墙角,还吓了我一跳,村儿里还有哪家孩子没去学校读书吗?”人少吃饭总得找点话说,不然显得太安静了。

      宋妈妈反手把水壶提到火炉上,顺着话说:“小娃儿?那不就是李奶奶的新孙子嘛,那可是个城里小孩儿,前不久才被亲妈给送回来的,咦!送来有段时日了,那孩子也怪可怜的,亲妈送来他丢下就走了,奶奶耳朵也不好,他爸也不认他,说不是他的孩子,谁知道是不是呢?混不吝的一天儿乱跑,还不知道那一天三顿有没有的吃呢?哎!”宋妈妈说着叹了口气。

      宋贤还是第一次听到村儿里还有这起事儿,其实对于这个突然被送来的孩子,村儿里的女人们经常都会凑在一起聊,只是宋贤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在家做作业,没了听的机会,这个年纪的孩子还不知道人性的残酷,且对自己认知以外的事情抱着好奇:“啊?他爸咋不管他呢?他那么小,还连饭都做不来呢,我都是上了三年级才自己学会炒蛋炒饭吃的,他要是读书,肯定只能读一年级。”

      宋妈妈显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急忙转了话头:“你管那些干嘛?村儿里当官儿的说会给解决,这世道哪家日子清闲啊?用不着咱们操心,你爸过几天要回来了,你这段儿时间把学习弄好,考得好你爸肯定给你压岁钱多。”

      小孩子听到压岁钱都是开心的,很快就把其他事儿给抛之脑后了:“放心吧,妈,我肯定还能考第一名,让你和我爸开心。”

      村儿里的人暗自里较着劲儿,比有钱,比哪家庄稼好,比哪家猪牛肥,比哪家男人能挣钱,比哪家小娃儿学习好。

      想着自家儿子十次考试有八次都是第一名,宋妈妈脸上的笑容挡都挡不住:“好叻,我儿子最棒。”

      时间越来越接近期末,也离过年越来越近,好像一切都在有条有序的进行,除了考试的紧张,宋贤还有对爸爸回家的期待。

      终于在腊月十八那天,村小学组织完学生考试,正式统一放假了,就等着拿通知书了。

      宋爸爸也在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回到家里过年了,宋爸爸在新疆煤场上班,村儿里有好几个叔伯都在那边,因为煤场拿的钱比较多一点。

      领通知书那天宋爸爸也一起去了,一年回家时候少,总也要去跟老师聊聊,不出意外的宋贤又是班级第一名,班主任老师也给宋贤这个尖子生好一顿夸,宋爸爸一高兴给了50块的压岁红包,这是宋贤拿到红包最多的一年,开心了好几天,还把钱压平了夹在自己最喜欢的书里放在床头的书柜上。

      腊月二十八这天,村儿里的村支书王叔到家里来了,大概说的就是那个小孩儿的事:“没办法,那爹不像个爹,娃儿太小了,咱们总不能让他饿死,这几天我都让家里那个给他弄了饭吃,我家里三个娃都在上学,压力也大,眼看着这娃也该上学了,村儿里当家的该回来的都回来了,咱们就大家一起商量商量,给娃儿找口饭找张床才行啊,你也来吧,明天,还在小学里,正好娃儿们都放假了。”

      “好,一定去。”宋爸爸倒是很爽快的答应了,听着他们的谈论,宋贤脑海里闪过那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孩子,明明比自己还小几岁,总觉得他是自己见过最惨的人了,比周树人的朋友闰土还惨,闰土还有鲁迅这个朋友,那小孩儿连个朋友都没有,看起来孤独又可怜,像个小乞丐儿。

      大年二十九,本来也该是个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的日子,大坪村儿的男人们却在村小学一间教室里团团坐着,那小孩儿今天也被村支书带着来了,就站在村支书旁边,应该是给收拾过了,没再穿开裆裤,小鸡仔没露出来了,脸也干干净净的,看着就是个很乖的孩子,也不知道那爸妈怎么就忍心给丢了。

      大家凑在一起,都在聊家长里短,村支书时不时的到门口张望,村儿里的人通知的都到齐了,就差那最该到的还没来,娃儿送来的时候就说了是靳家的,不管最后怎么处理,总还是要通知到靳家人来当面商议。

      眼看着都快到午饭点了,还没个人影,村支书去隔壁办公室借学校的座机给打了个电话过去,没过一会儿就回来了,脸色不太好看,大家也差不多猜到了,肯定是不会来了,这孩子被送来的第一天就让靳家给丢了出来,对这孩子不管不顾,大概巴不得有人领走算了,大伙儿心里都有气,但是都知道不能冲村支书发,没用。

      村支书最先开始是问哪家要娃,愿意领养的可以直接领走。村儿里结了婚的,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娃,况且这年头经济也不怎么好,谁家都不愿意再领个只会花钱还不是亲生的回去,农村的传统思想都讲究血源,亲生,根深蒂固,不可撼动。

      没结婚的更不用说,要出去打工,哪有时间带娃?大家都在各自推脱着,不是家里有了就是糊口困难,那孩子就站在村支书的旁边,面无表情,好像是这满堂人讨论的事情一点也不在意。

      看大家都没有愿意领养的,王叔也属实无奈:“那就百家娃,百家饭,咱们这么多人家,一家一口也得给他养活了,我知道大家都是农民,比不上城里大户日子宽裕,但娃既然送到咱们村儿了,咱们总不能不管,好在国家政策好,读书是义务教育,不用咱们给钱,只要咱们一家资一口,这孩子总也饿不死。”

      话也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王叔自从当上村支书以来,也实实在在为着村儿里在做事儿,大家对他得信服度很高,都愿意支这一口饭,事情就初步定了下来,上个星期那孩子是在王叔家,这个周想找个好说话的开个头,王叔就想到了宋爸爸,谁都知道这宋继安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心善老好人,邻里关系处得极好,又读过几年书,识大体,大家对他也比较尊敬,他来开这个头再好不过。

      宋爸爸带着靳家小子回到家里的时候,宋贤正在做寒假作业,抬眼就看到了那个站在他家门口不愿意进屋的小孩儿,犟得很,走到门口了拉都拉不进来,宋爸爸只好叫宋贤去哄哄,说小孩子沟通总要好些。

      宋贤走到靳家小孩儿面前,刚准备打个招呼,突然想起来还不知道他叫什么,转头问宋爸爸:“爸,他叫什么名字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