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两匹小花 ...


  •   中原的月夜永远皎洁如昼。

      南苑的思安园,月色中的池水泛着彻骨冷意。时值深秋,任谁也不愿在半夜外出吹风。而这个时候,陈府上下主仆,的确也都躲在被窝里沉沉入梦了。

      只有一个身影例外。不仅半夜出门,还径直朝锦鲤都沉睡了的荷花池走去。

      荷花谢尽,只余些空秆枯叶。

      池水刚好漫过肩头。只是这样的温度,还不够凉。

      是那女孩。

      认出池水中的人就是解救他的恩人,安二姑娘,假山后的人瞳孔一缩。恩人半夜出来泡冷水澡?好奇怪。是梦游吗?

      阿妈说,人半夜梦游就会这样乱跑,跑够了就会回去接着睡。

      不,不是梦游。恩人在往池子里面沉。他顾不得后果如何,就要前去施救。

      等他扑到池边,还未来得及伸手,浮出水面的恩人,黑曜石般的眼睛看向了他。恩人的手像洁白的云一样,柔软冰凉,搭上了他的手。

      然后把他一把扯进池水里。

      冰冷的池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像龙卷风般肆虐,要将他整个吞没。一双手将他拖得稳当,止住了他挣扎的动作。

      “小声点。”恩人黑得纯净的眼又看向他。

      “你是谁?”

      原来......他还以为恩人认出了他。

      “...我是...乌骏。”

      “乌骏。你半夜到我的院子,来做什么?”见他不再呛水,恩人的手又收了回去。

      “恩人...我想找到恩人...”他冻得瑟瑟发抖。

      “你的恩人是谁?”

      恩人在冰冷的池水中镇静自若,甚至倚着池壁,继续往下沉。她没兴趣再跟他说话了。意识到这一点,乌骏慌乱起来。

      “...是你。”

      他也跟着沉进水中,月色下的池水清澈,叫他能清楚地看到恩人漂亮的、宝石般的眼睛,从微阖到朝他睁开。

      在这样冷的水里,这样寂静的夜里,恩人静静地瞧着他,一直到他无法再忍下去,重新浮出水面大口呼吸。

      “你是那个奴隶。我记得你。”

      随后出水的陈安醒不甚在意地拂去面上的水珠,对旁边的人这样说道,语气毫无波澜。不必看,乌骏的眼神正落在她脸上,像某种虚弱的小动物。

      可惜了。

      两年前她看中的那个有着狠厉眼神的小奴隶,现在只变作了一个唯唯诺诺的下人。

      还打扰了她泡池子的兴致。

      陈安醒扶着池壁跨出来,泡透了冷水的衣物贴在身上,留下一路淅淅沥沥的水迹。乌骏还待在池子里,定定地看着陈安醒远去的身影。

      恩人回去了。

      ……

      聿河府最近得了一桩光宗耀祖的大差事:明年中秋,当今圣上将亲临聿河府过节。

      为此,全府上下欢腾不已,纷纷筹划起接驾事宜。尽管耗费资财必定不少,可能够接承皇恩,是多少地方求也求不来的福气。

      按当地官员的设想,聿河府陈家是接驾工程中的最关键一环。

      人人都传陈家房梁栋瓦都镶金嵌玉,府里光金子就堆了十间屋,门口的一对大石狮也是注银的内里。更不用说在各个钱庄、店铺上周转的资金和产业,光是陈家子孙身上的一件普通华服,都够普通百姓全家一辈子吃喝不愁。

      要是陈府牵头负责接驾的钱财周转,必定省心省力。

      可事实真如此吗?

      至少陈家大公子陈宣风不这么认为。

      依他看,府中上下二百号人吃喝用度,府内外交游往来,商铺店面人手各类杂费,在外游历的爹娘和求学的子侄花用,全都凭着府中资财接续。要再拿出至少五万两白银去搞个劳什子的接驾行宫,还不如拿了银子去填聿河干脆。

      和长辈讨论了许久,陈家最终决定,不参与接驾事宜,但捐出五千两用作聿河府新一批道桥建设,由陈家派人监工。

      客观上改善了聿河府的道桥情况,也算为接驾道路出了分力。

      这下,尽管官员们并不满意,可还是抵不过聿河府百姓的呼声,最终还专门立碑,大肆表扬了陈府一番。

      接驾的大梁,也交给了其他几家氏族合力承担。俗话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个中苦乐,自有各人知道。陈家与接驾事项摘清了,最高兴的首先是北下的赵家。

      百家姓上讲赵钱孙李,赵家在北方积威甚重,来了聿河府,也免不了要跟地头大蛇陈家争上一争。

      赵家在聿河府扎根不过短短十来年,明里暗里却跟陈家斗了无数次。

      陈家卖田卖铺,无论要价多高赵家也要吃进;若逢小荒年,陈家米价微涨,赵家必定跌价三文,并大肆宣扬陈家大发荒难财;陈家修桥,赵家必要铺路;陈家子侄乡试落榜,赵家就揪着自家仅有的一位举人,让乞儿沿街高唱“世家陈族气运衰,新贵赵氏生文才”。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到了最后,连三岁小童都晓得陈赵两家不对付。

      实际上,赵氏甫入聿河府时,也曾想要与陈氏和谐相处,还动过与其联姻的念头。

      只是当时赵家内定的联姻对象早早有了心上人,对家里要和陈氏结亲的安排百般抗拒。不仅在自家府里闹着跳井悬梁,还公开对陈家大发牢骚,不惜毁坏名节,声称自己有孕在先,陈家要是乐于戴帽,就尽管联姻云云。

      陈家忍无可忍,当众推辞了赵氏的婚事,不留情面。

      往后,尽管赵家理亏,可陈赵两家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依赵家看来,陈氏不掺和这接驾事宜,不仅是他赵家乘风而起的大好时机,也暗里传达出陈氏资财削薄的问题。

      推而言之就是陈家的日子已经难以为继,即将破落了。

      尽管陈家捐了五千两道桥银,但光凭接到这桩皇差,也着实让赵家当家人好生快活了一阵子。

      赵家当家人年过半百,北上过战场,南下过经商,赤手空拳打拼出一番好家业,后定居燕京下辖重镇,毗邻皇城,一时间风光无两。

      后来受了排挤,南下定居聿河府,自是心高气傲,一时难以陈氏家族马首是瞻。一番示好也无甚好结局,自然不愿继续伏低做小。

      眼下正是深秋,距离明年中秋满打满算也不过十数个月,而接驾的行宫却还毫无眉目。赵家急于求功,折卖了许多田产铺子来填接驾的无底窟窿以致家业倾颓之事,也留待稍后再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