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1 ...

  •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身形佝偻的神婆目光如炬,颤巍巍的静立在高大的棺椁旁。安魂咒语如同某种远古的呼唤,声声起,声声落,响彻韩家庄员外府层层院墙,声调沧桑而又神秘。
      京都城外,富甲一方的员外郎韩陌中年而逝,合府上下,俱放悲声。
      按大梁国的丧葬风俗,新逝之人魂灵未远,当以白色风筝指引其归家。院子里,神婆的女童弟子闻声将雪白的风筝放飞,那风筝猛然吃风,腾空而起,渐飞渐高,须臾之间,便直入云霄,长长的尾翼在风中翩翩起舞。
      孩童们平日里玩耍的寻常无比的风筝,在此时看来,却是十分的诡异和荒诞。
      韩员外早年宫中为官,一度位极人臣,后虽因事被免,却福缘匪浅,朝野上下颇有些声名。而如今豪门家主,中年而逝,顿时物议纷纭,轰动不小。
      周遭十里内胆大的好事者、爱嚼舌根者,夹道而来,静静地围拢在韩家庄威严高耸的大门前,寻思此等富贵人家,丧事自不可轻慢,倒要好好开一开眼界。
      韩员外昨夜与二太太马氏共寝,今日清晨,被早起的马氏发现已然死于自己的闺阁之中。
      下人们不免私下调侃:员外郎怕不是贪欲过度,虚耗太甚,以致中年魂销,早早的便到阎王面前挂了账吧。
      大太太闻听这些污言秽语,戏谑夫君,心中颇为不悦,一怒之下,轰走了几名长舌的下人。
      伤心未已,黄氏重金聘请了京都城有名的神婆主丧,务求把丧事办得漂漂亮亮,好慰藉早逝夫君的亡灵。
      神婆带着八名童男童女弟子,依着历代神婆传授的规矩,把偌大的员外府里里外外打理了一番,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也已各自贴上相应的神符。庄园巍峨,门第众多,堪堪忙完,已是傍晚时分。
      府上丧灯高挑,白惨惨的桃符贴遍每一座门楣,气氛肃杀,整座庄园笼罩在无尽的悲凉之中。
      此时已到月上柳梢时分,月光从乌云间隙中透出,照在风筝上,唯见一团白影拖着两条长尾,如同鬼魅一般,漂浮空际,时而翩翩起舞,时而长尾轻摇,观之妖艳而又摄人心魄。
      “夫人,贵公子何时方能到家?抬棺之礼,长子抱头,这场丧事要办得十全十美,缺了贵公子可不行啊。”神婆定定的望着天上的风筝,仿佛能看穿其中的千古奥秘。
      二太太马氏忧心忡忡地看了看泪挂腮边,悲默不语的大太太黄氏,颇有歉意地朝神婆恭了一恭,叹道:“熙诚少爷年幼时贵为宫中太子伴读书僮,直至成年。后来,我家老爷因事牵连,被皇上贬为庶民,少爷也从宫中禁军大统领,被贬到承天府衙门当差。昨儿个一早,他便奉承天府府尹孙大人的差遣,前去荆州公干,千里迢迢,怕是……怕是赶不及回来啊!”
      大太太黄氏年过四旬,虽面有愁容,却也难掩年轻时的风华,此时心中悲切,只是默默地冲神婆点了点头。
      神婆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今日乃吉日良辰,适合大丧,员外爷生前显赫,逝去亦当尊贵冥府,时也,命也,良辰不待他乡客兮,可叹奈何!”
      神婆将手中的招魂铃铛轻轻地抖弄了一阵,发出一串清脆的声音,继续凝望着夜空中的风筝,念诵着咒语:“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来兮!不可以讬些。”
      八名童男童女闻声跪在紫檀棺椁旁,随着神婆一道,口中默念着咒语。
      员外府上上下下近两百人齐都跪地,望空而拜,只见那风筝顿时激烈飞舞,长尾破风,扑喇喇作响,隐隐可闻。
      “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归来兮!不可久淫些。”神婆变换了自己身体的方位,把目光收回,望着正厅内员外郎的遗体,沉声说道:“入殓!”
      十六名员外府家丁分成两组,一组将员外遗体抬起,送至棺椁前,另一组神情肃穆地将其置入棺中。
      紧接着,几名府上的老妈子将精心织就的绫罗绸缎、肃色丧袍、转世冥牒等丧葬物事,按神婆吩咐,依序一层一层地铺在遗体之上。
      “员外爷生前可有十分珍爱之物?”神婆的目光在大太太和二太太身上来回逡巡着,最后定定地望着二太太。
      神婆心明眼亮,她已然清醒地看到,大太太黄氏虽然风韵犹存,浑身透着一股富贵气,显是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不是一般人家的闺秀可比。然而,终究岁月不饶人,和大太太的富态相比,年轻十多岁的二太太马氏则别有一番风韵,员外爷独宠马氏,夜夜笙歌,倒也在情理之中。
      二太太颇有几分傲娇的瞄了大太太一眼,起身上前一步,微微颔首道:“我家夫君生前独爱一盆绿植,名唤忘魂草,每日里闲暇之余,必细细把玩一番。”
      “亡者生前所好,必然逝亦有终。烦请二太太取来,置于棺中,一并埋葬,全了员外爷心头所好罢。”神婆意味深长地剜了二太太一眼,目光再次回到大太太身上,哀伤地说道:“大太太,逝者为尊,不克回还,长居幽冥,阴阳永隔。举丧罢!”
      大太太一面哀叹夫君之逝,一面惆怅府中地位竟是不如一个偏房,心中又不免怨怼难平,顿时哀哀号哭起来,几名贴身丫鬟平日里少不了看见主子受气,心中怜悯,此时也都跟着恸哭起来。
      不多时,二太太手捧着一个黑色瓷盆重回正厅。只见盆中绿意盎然,数株形似兰草的绿植溢出盆沿,肆意生长,正厅上,烛火辉煌,此时看来,忘魂草更是多了一丝妖艳之气。
      员外府的官家宋秋雨冷冷地看着正厅中发生的一切,目光反复在那盆绿植和二太太看似忠良的面目间来回穿梭,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住了。
      二太太与神婆对视一眼,将忘魂草放入棺中尾襟。
      “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渊,爢散而不可止些。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五谷不生,丛菅是食些。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归来兮!恐自遗贼些。”神婆再次念诵起咒语,围着棺椁绕行一周,直至门厅前停下脚步,抬眼望去,高悬的风筝兀自迎风飞舞,振振有声。
      蓦然,只见风筝之上出现一道火光,转眼便将风筝吞噬,火焰蒸腾,自八个方向喷涌而出,瞬间将风筝撕裂成数块。不多时,烈焰散尽,天空中的乌云也慢慢消弥于无形。风筝化作无数黑黑的碎片,缓缓下降,渐渐消逝于夜空之中。
      “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归来兮!不可以久些。”神婆声有哀怨,祭词婉转,又似声声责备,透着怜惜。
      至此,祷词已毕,八名童男童女各自起身站定,暗合八卦方位。
      “管家,冥时已到,吩咐起灵!”神婆定定地看了一眼宋秋雨,将手中的招魂铃铛交给了身边的童女。
      “慢着!”突然,二太太缓步走上前来,静静地看着大太太,眼神中透着无尽的杀机。
      此举不止令黄氏愕然,更是令厅中众人颇为不解。
      “二太太,黄道冥时,不可错失啊。有事缓些时候再说不迟。”神婆也对二太太的举动深感意外。
      “是啊,二妹,”尽管心中不悦,黄氏还是竭力让自己稳住心神,“夫君丧事要紧,余事可稍后再议。”
      二太太显然有备而来,只见她不疾不徐地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去掉封印,轻展开来,当众高声念道:
      “休书:兹有黄氏,贵为长房,多年蒙夫恩遇,未尝轻慢,合府上下,倶以为尊,理当殚精竭虑,相夫教子,奈何奢靡有余,持家不足,致使庄园衰落,韩府蒙羞,今赐休书一封,遗金银各百两,绸缎百匹,发归娘家,余生各不相欠,各自安好!员外郎韩陌手书。”
      休书尚未念完,合府上下众人已是暗然魂惊:好毒的一出灵前休妻啊,纵使夫妻情分已尽,也万不可出此下策。韩员外和二太太这一手逼宫计,毒辣且阴狠,看样子,这生生是要把黄氏往死里逼啊!
      果不其然,大太太黄氏怔怔地出了会神,如同被人瞬间抽走了身上的骨头一般,委顿在地,几名近身丫鬟冲上前来扶住,只见黄氏竟然昏厥过去了。
      丫鬟们恶狠狠地看了看二太太,一面将大太太扶去卧房休息,一面吩咐家丁请医馆的大夫来诊治。
      “管家,起灵!”二太太自顾自的将休书收于袖中,朝着管家宋秋雨高声叫道,声音娇艳,不失威严。
      宋秋雨心中一阵哀叹,却又不得不安排了十六名家丁上前,棺椁前后各站八名,合力扣上棺盖,钉上了二十四枚十寸长钉,神婆似有所思地摇头叹息,与二太太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责备。
      “酉时鸡进窝,戌时神唱和,冥吉已到,起灵。”神婆再次催促起来。
      按大梁风俗,丧葬择时,起灵三催,暗应天地人三才之势。韩府众家丁终于将棺椁抬起,跟随神婆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出庄园外,一行百余人,连同数十名瞧热闹的好事者,朝着西面的玉女峰,迤逦而行。
      依大梁风俗,送葬之时,妻妾不可随行,大夫人回了正厢房,二夫人只得在几名贴身丫鬟的伺候下,回进内堂。
      入得房中,二夫人马敏兰从梳妆台上取出几枚银锭,一一分赏给丫鬟们,吩咐道:“如今夫君亡故,这员外府便成了伤心宅第。除了铃儿留下外,你们都各自散去吧,有了这些银两,出府去寻个人家,安身立命,想必不难。今夜你们各自收拾收拾,明日一早,便都走了吧。”
      几名丫鬟暗自窃喜地接过银两,随声应和着,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大梁京都城外三十里的玉女峰,素来是民间安葬亡灵之地,距离韩家庄只数里而已。
      一个时辰之后,送葬队伍行至山中停灵处,只见一块舒展的地面,放置了几张长凳,用于停灵。长凳边是一道六尺深坑,大小正好可容纳棺椁。
      众人中,有数十人高举火把,围在四周。
      神婆带着八名童男童女,各自低声吟诵着超度亡灵的咒语,接着,先是吩咐管家安排家丁将棺椁置于墓穴之中,又一通咒语之后,管家用铁锹铲起第一锨土,抛洒在棺首。继而,神婆又是一阵底诵咒语,童男童女们各自按相应的阵法,时而缓步绕行,时而静默不语。
      直到最后一抔土轻拍在一人多高的坟冢之上,安葬终于完毕。
      送葬的家丁们将备好的花圈挽联一件件放置在坟丘上,神婆终于吩咐大家回府。
      不多时,看热闹的人纷纷散去,韩府家丁也循着来路,回到了府中。蜿蜒山路之上,神婆施舍了一些银两,遣散了八名童男童女,各自归去。
      约摸半个时辰之后,玉女峰下寂静的官道上,两辆马车疾驰而来,路旁的阴影里,神婆面露微笑,缓步行至官道中间,静静地看着两辆马车行至近前。
      “敖大哥,今日之事,请务必守口如瓶!”只见左侧的马车上,二太太马敏兰一扫疲惫和悲伤之态,纵身跃下马车,对面前拦路的“神婆”嘱咐道。
      “二太太信守承诺,敖某自然也会守如绝密。”只见“神婆”抬手撕掉了脸上的妆容,将绑在背上一件包袱取下,一个身形佝偻的老妪,转眼变身为一名精壮汉子。
      马敏兰一指右侧的马车,说道:“这车上是百两黄金,五十两白银,自今夜始,敖大哥永生永世不可在大梁现身。此去向西行,三百里之后,便是彭越国的地界。彭越国与我大梁国素来争端不断,未尝不是个好去处。敖大哥有了这些金银,后半生逍遥快活足矣。”
      敖大哥轻身一跃,进入车中,细细摸索一番之后,这才坐到马车前,拾起马鞭,意味深长地看着二太太马敏兰,淡淡说道:“二太太这一出夺宫戏当真精彩至极,心狠之余,难免首尾不相顾,敖某自是远走高飞,二太太长居员外府,倒是要小心韩家少爷回来起疑,此事恐怕不好收场啊。”
      “多事!”二太太马敏兰娇中带怒地嗔怪起来,狠狠地用自己手中的马鞭抽打了一下安大哥座前红棕烈马的马臀。
      那马儿猛然吃痛,纵声长嘶,四蹄飞扬,风驰电掣般地向官道远方疾驰而去。
      这时,从马敏兰香车上下来一名丫鬟,将一件御寒的兽皮批风轻轻地搭在马敏兰肩头,满腹狐疑地问道:“夫人,姓敖的这一去,可就成了悬在夫人心头的一根针了,真就让他这样走了吗?”
      马敏兰紧了紧兽皮批风,远眺夜月下,直到远去的马车消失在官道尽头,这才冷冷地反问道:“铃儿,你说,什么人最能保守秘密?”
      铃儿兀自眼看着远方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月华如水的夜色中的马车,大大咧咧地说道:“铃儿只知道,敖大哥这一去,只怕银子花光了之后,还会回来勒索你啊夫人。”
      马敏兰缓缓地回过头来,怔怔地看着铃儿,淡淡的月光下,铃儿发现夫人的眼里没有了往日的温柔,顿时心中一凛:“原来夫人刚才问‘什么人最能保守秘密’,意在指我!”心里思考计较已定,瞬间脸上失去了人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哀求道:“夫人,奴婢跟了你三年,向来忠心耿耿,绝无二意。”
      “三年!”马敏兰冷冷地说道:“员外府所有丫鬟中,数你跟我最久,然而,也数你知道的最多。我方才问你,你还没回答呢。你猜,这世上,什么人最能保守秘密?”
      铃儿早已体似寒冰,哪里还敢说出一个字来?
      “是死人。”马敏兰娓娓道来,言语间却透露出万分杀机。“唯有死人,才能保守住秘密。敖大哥身份特殊,他是万万不会出卖我的。倒是你,知道的太多了,前路漫漫,我身负重担,万万不能冒这个险,适才给你的银两,权且当作引路钱了,你带去幽冥地府,好好花用吧。”
      说完,马敏兰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一扯缰绳,掉转马头,往韩家庄而去。
      冷月高悬的官道上,铃儿快步紧追,口中不停的哀求着。
      蓦然,她胸口一阵紧缩,继而,渐渐觉得心痹腿麻,轰然摔倒在地。她面容抽搐,惶恐地想要站起身来,却不料反倒无力的扑倒在地。
      月华下,夜更深,寒风如水,玉体渐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