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三十一 ...
-
昨天,与朋友一道携着妻子驱车来到了英德市天星塘村。当地一个茶场的老板安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由于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一睹茶场的真容,安仔便舍弃了泡茶迎客的习惯,开着越野车载着我们上山。越野车在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疾驰,两旁翠绿的修竹不时把车窗敲得啪啪作响,像是为我们的到来热烈鼓掌。十多分钟后,车便在半山腰停了下来。刚下车,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无边的绿毯。安仔临时当起了导游,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种茶的知识。原来种茶大有学问,从选地,育苗,种植,施肥,喷药,采摘都各有诀窍。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赞叹不已。安仔指着满山的茶树自豪地说道:他的茶不用化肥、农药,纯属天然无公害有机茶,品质上乘,味道一流。气侯、水土、品种、种植技术、加工工艺决定着茶叶的品质。茶质实际上也代表着种茶人的良心和品格。听了他绘声绘声的介绍,我们顿觉口舌生津,迫不及待地想一亲芳泽。
经过十多分钟的颠簸,我们回到安仔招待客人的茶室。里面窗明几净,宽敞明亮,朴素幽雅。我们在一张古色古香的茶桌旁坐下,安仔便坐在主位当起茶艺师,变戏法似的烹调出风格各异的茶水让我们品尝。烧水、洗涤、泡茶、分茶、敬茶,手法娴熟,行云流水,状若游龙。我们一边品尝,一边聆听安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教我们如何泡茶:水质、茶叶、手法、茶具必须完美配合,恰到好处。水质以山泉为佳,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茶叶不宜过量或过少,冲泡不宜过长或过短,适合才是最好!否则会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他教我们如何品茶:一看颜色,二闻气味,三品汤水,千万不能猪八戒吃人参果一饮而尽,而要浅尝轻试,慢吞细咽,才能品出茶的神韵。他教我们如何悟茶:静心闭目,心无杂念,专心致志,方能领略茶的真谛。安仔哪像是在讲茶,分明字字珠玑。我们仔细观察,认真聆听,用心品味。茶室内茶香四溢,宁静致远,宛如世外桃源。
转眼夕阳西下,经过茶水洗涤,每个人都感到饥肠辘辘。于是,我们转移阵地到另一个朋友志仔家吃晚饭。本地鸡、生蠔、水鱼煲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让人食欲亢奋,大快朵颐。为了增加气氛,志仔拿出几支红酒,每人倒上一杯。先是齐齐举杯畅饮,然后是分别互敬,接着便是分阵营针锋相对。于是,在一轮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后,气氛顿时热闹起来。每个人一改品茶时的温文尔雅,惜字如金,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变得脸红耳赤,磨拳擦掌,妙语连珠,豪气冲天。一时间,客厅里欢呼声、喝彩声、掌声、碰杯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在酒精的作用下尽情挥洒,快意人生。
其实,人既需要品茶时的静,也需要喝酒时的动。静可以让我们好好思考人生,衡量得失,调整方向。动可以让我们行动起来,敢说敢干,敢为人先。动静结合,才能有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