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前头说了老夫人和老国公感情好,但是孩子少。
老国公虽说姓崔,这个崔却和鼎鼎有名的世家清河崔氏没有关系。老国公泥腿子出身,父母早早便去了,靠着同村的接济艰难长大,但老国公的命却说不上不好,毕竟这样的身世在前朝末年的民间比比皆是,可老国公的邻居便是开国君主魏太、祖。
老国公比太、祖小了十岁,太、祖被天灾逼得落草为寇时,老国公才十三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无父无母地了无牵挂,自然跟着熟系的邻家大哥混。后来太、祖成事,老国公又是被太、祖看着长大的,两人之间的情分自然是不一般。
老夫人则出身于前朝世家姜氏。俗话说,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就是源自于人家会审时度势,眼看着前朝态势不好了,世家就开始到处投资。姜氏家里有一位贵妃在宫中,反应就慢了一步,那时太、祖的形势大好,自然早已娶妻,后院里也塞满了各处送来的娘子。
姜氏到底要疼惜女儿一些,没将老夫人塞进太、祖后院里,而是多方打听到老国公这个太、祖的心腹身上。
那时老国公已经二十岁了,门户高的只想着进太、祖后院,看不上老国公这个无父无母的,门户低的太、祖又看不上,觉得配不上自己亦弟亦子的孩子,这时姜家找上来,可不就一拍即合了,两个主角又相互看上了,可谓是皆大欢喜。
老夫人这一辈子和夫君琴瑟和鸣,没吃过婆婆的苦,也不屑磋磨儿媳,连派去教自己儿子通晓人事的侍女都挑的是不能生育的。
崔靖安是老国公和老夫人三十多岁的时候生下来的,彼时太、祖的孙子都要娶妻生子了。等崔靖安长成,太、祖圣体早已不好,又害怕老国公一脉不受新帝信任,要知道老国公手里掌权,崔靖安又未长成,如果和新帝关系不好,老国公一脉要么落寞,要么死亡。
于是太、祖便做主将新帝正妃的侄女,也就是高氏赐婚于崔靖安。这桩婚事最妙的一点在于新帝正妃无子,又因为流产伤了根本,身体一直不好。这样即将老国公放到了新帝的船上又不至于卷入到下一朝的立储之争。
但不妙的就是,不久太、祖便撒手人寰,国孝三年还未出,高氏的父亲又去了,又守了三年家孝,等二人成婚崔靖安已经虚岁二十五了。
偏偏高氏前期又随了她姑姑的子息艰难一点,嫁进来五年多,肚子一点动静没有。
老夫人再怎么不急这时也急了,也就理智拽着老夫人让她只是催而没有塞人。这时高氏怀上了第一胎,全家都跟着欢天喜地的庆祝,就盼着高氏一举得男,特别太医也说是个男孩的时候,结果一生下来是个小娘子,老太太的弦一下子崩了。
实在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老太太对高氏态度越来越冷,要不是嫡庶有别狠狠的刻在了老夫人的骨子里,早就要给崔靖安赐人了,孩子抱过来取名也懒得想,随口一句现在下雨,都说天街小雨润如酥,就叫崔润吧,敷衍了过去。
这态度直到高氏在崔润三岁和五岁时分别生下两个郎君才好转。
但崔润是高氏盼了五年才盼来的孩子,不是郎君那也是高氏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能够不疼宠,甚至因为老国公和老夫人偏爱两个孙子,高氏要多疼崔润一些,觉得这才能弥补崔润明明是嫡长女却不被祖父母疼宠的遗憾。
这种情绪在崔意沐被老夫人抱走取名后达到了巅峰。不说因着崔意沐出生的时间和妾室怀孕,嫡长在世家里向来是特殊的存在,无论男女。高氏完全忘记因着她不重视崔意沐,导致下人对崔意沐也不上心。
崔意沐不爱吃奶也没人上心,甚至还觉得省事了,结果小小的孩子营养跟不上,就容易生病,有一回小崔意沐半夜烧起来,下人们慌得不行,连忙报到西院那边请了太医才勉强救回来。
为此老夫人大发雷霆,把崔靖安和高氏都给说了,看他们都没往心里去,这才把崔意沐抱了过来养着。又起了名字,崔意沐下头的庶出三姑娘也沾了光,得了一个崔意河的赐名。
但高氏看不到自己的疏忽,只觉得次女得老太太偏宠,心疼老太太对崔润这个嫡长女的敷衍,底下姑娘随崔意沐不随崔润,这不是打崔润脸么?高氏不得又偏疼了崔润几分。
后来许是崔靖安留京的缘故,孩子越来越多,高氏气的不行却无能为力,渐渐看淡时又怀了身孕,可以说是老来得子了。崔意涵生下来没几年,崔润就出嫁了,高氏身边就崔意涵一个亲生的孩子,对崔润的那份疼爱又衍生到崔意涵身上。
纵有千般手段,却舍不得崔意涵吃半点苦,崔意涵又不像崔润做为嫡长女的责任,还有和高氏想让老太太后悔的小心思,自然就对崔意涵放纵多了。
像是之前宫里只是漏了一点信,崔意涵就巴巴的求着高氏说不想进宫,天家怎可妄议?高氏禁了崔意涵的足,直到今天家宴才放了她出来。
只是高氏以为崔意涵能明白她的良苦用心,但人家觉得是父母偏心二姐姐。被宠坏了的孩子,只知道自己不顺心,那别人也不能跟着好过,别的不说,向来家中摆宴,都她居于首位,凭什么崔意沐一回来她就要退而求次?
这不,刚介绍完了家里的兄弟姐妹。崔意涵就开始出来找存在感了。
“二姐姐,你回来有没有带什么礼物给我们呀?”崔意涵扬起手,袖子微微滑落,漏出腕上成色极好的玉镯。“这是长姐前些日子回来带给我的,不过,”
崔意涵脸上带着些许的不好意思,“听说边疆苦寒,没有带就算了,也是我冒昧了。”眼神里却是藏不住的挑衅。
三姑娘崔意河低敛眉眼,一副事不关已的模样。做为第一个庶出的孩子,连比她大半岁的崔意沐都受了高氏的迁怒,更别说她还长在高氏身边,被高氏针对的更多了。
四姑娘崔意清则是挺直了些脊背,左眼写着兴奋,右眼写着打起来。她和崔意涵年龄相仿,小娘又得崔靖安喜爱,自然少不了和崔意涵别苗头。但谁让崔意涵她母亲是大娘子呢,这下崔意涵和崔意沐两个不管谁吃亏,对于她来说都是好事一桩。
六姑娘和七姑娘年岁不大,感觉到气氛不对便和三娘子一起瑟缩地不敢说话。
崔意沐扫了一圈众人的神色,心里厌烦的够呛。崔意涵这话说的,给不给都是坑,不给那是自己小家子气,不懂礼数;给了,那老爹这么多个孩子都得给一番,大出血不说,还落不了好,会被说不如大姐姐送的。
不过,这是聪明人听出来了难做,崔意沐笑着说,“那就多谢五妹妹体谅了,祖父母怕误了进宫的时日,赶忙就让我归家待嫁,别说给兄弟姐妹的礼物了,便是我自己的许多细软,都还留在金州未带回来了。”
崔意沐看着崔意涵不可思议的表情,接着说,“不过五妹妹不必担心没有见过金州的特产,祖母过些时日进京来,肯定会替我给妹妹带上的。”
“母亲也要回来?还回金州去吗?”还未等崔意涵反应过来,高氏先问了出来,之前姐妹间的打闹,只要不过火都没有问题。但婆母回京,那可是件大事。
“是,祖母没有来信给父亲说吗?”崔意沐将注意转到崔靖安身上,她还以为大家都知道,没想到高氏竟然不知道?
崔靖安看众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皱了下眉毛,“这不还有些时日,还未来的及和娘子说。即是家宴,还是先用膳吧。”没有说吗?崔靖安想了想,好像是当时看完信后,正好林小娘来送了汤水,他就把这事忘了。
高氏一看崔靖安的样子就知道应该是有人勾的他忘了。只是崔靖安发了话,她也不好继续纠缠,可面上依旧不是很好看。
高氏都歇了菜,崔意涵自然安静了,其他人更是不好说话。
散席后,崔意沐携着抱香往回走,轻轻叹了口气。
“娘子何故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