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一周目 ...

  •   “这是我的侄孙女,应寒。”大祭司介绍道,“是我胞兄的亲孙女。她的伯父应塘,如今担任村长,亦是应族的族长。”
      顾茗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看来她之前猜的不对,大祭司真的只是是管理祭祀的,不是实权,村长族长另有他人。
      “因为我的两个儿子都出了意外,大祭司后继无人,所以收了寒儿做徒弟。”大祭司接着说。

      顾茗略微惊讶,这种事给她一个外人说干什么,要介绍的话前半段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大祭司收应寒为徒,顾茗倒是觉得没什么,以前或许还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也不兴这些东西了。
      她想着,又打量了一阵应寒。毫无疑问,这是个极美的女子,但不像沙漠的少数民族。
      说起来,大祭司长得也不像这边的人,莫非他们村是从别的地方迁过来的吗?

      在顾茗思索之际,大祭司再度开口:“小友,你不是要出去?刚好寒儿过来了,让她陪你出去逛逛吧。”
      有个熟悉这地方的人陪着也好,顾茗想着,便同意了。

      于是两人一同出了屋子,等真正走出大祭司的院子,顾茗更加感受到了这个村子里大祭司地位的超然。
      整个村落依山而建,中间有一条宽敞的主干道,虽是土路,也可以走车了。大祭司的屋子正位于这条主干道的尽头,整个村落的最高处,前方还有几座院子护着。

      “那里是我家。”应寒指了指大祭司院落下稍微靠右的院子。
      虽然有实际上管理村务的村长,整个村子里地位最高的还是大祭司,这么看来这村子应该挺封建迷信的,顾茗在心中暗自想着。
      她向来是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的。当然,她也不会当着人家信徒的面表现出来,那不是找骂嘛。

      除了中间的一条大道,四周还有不少小巷子联通着四处的房子,整个村落规整好有序,依山而建,放眼望去,还能看见几条小河穿过,最终在低洼处汇成一片小湖。

      从大祭司的屋子基本上可以看到整个村落,小湖旁是人为开垦的土地,周围围着一些树木,更往外是一片梭梭林,梭梭之外便是广袤无垠的大漠。
      顾茗默默目测村落依靠着的这座山的海拔,估计是天山的分支。

      应寒看她四处张望,一副好奇的模样,便开口道:“我带你去天泽池附近看看吧。正好最近胡麻开花了,很好看的。”
      还在观察村子地理环境的顾茗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她说了什么,欣然同意。她们来考察的时间是夏末秋初,沙漠的天气也没那么极端了,正好也是胡麻开花的时节。她还没见过胡麻花,不免也是有些好奇。

      于是顾茗便跟着应寒的脚步下山往农田走去,不走不知道,这村子比看起来大很多,花了一段时间才走到山脚。
      路途中顾茗还有心思继续观察周边,她们并没有走中间那条很宽敞的主路,反而在巷子里穿行,路上偶尔能碰见跑动玩闹的小孩,还会看见一些妇人坐在院子里纳鞋底。

      看起来村民们过得也是安居乐业的生活,路上碰见人都会热情的对她们打招呼。就是有些穷,等她回去了争取帮助这里扶贫的,顾茗心想着。

      天泽湖畔是大片的农田,里边还有村民在劳作,紫白色的胡麻花点缀在一片绿叶之上,随微风轻轻摇曳,连接着澄澈的湖泊,令人心旷神怡。
      “确实是非常好看。”顾茗不吝啬的夸赞,她天生喜爱这种自然景物,否则也不会选择地理专业。看到这风景,也让她焦急混乱的内心平静了很多。她毕竟在生死间走了一遭,远没有表现的那般镇定。

      听到顾茗的夸赞,应寒也抿起唇角,她也很喜欢这里的风景,才会带顾茗过来,如今听到赞赏,也是她的眼光得到了肯定。

      此时,一个大汉正巧走到她们附近,看到两人,便打了声招呼:“寒姑娘!又来这里练习吗?这位倒是个新面孔,我似乎没在村子里见过?”
      大汉不动声色打量着顾茗,看到她衣服的制式,眼神变了变。
      顾茗知道这种闭塞的山村比较排外,毕竟整个村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都互相认识,突然多出一个陌生人是非常突兀的。
      她正准备做解释,应寒却先一步开口了:“是外面来的朋友,由大祭司接待的客人。张叔,在忙吗?”
      “哈哈哈,是啊。”张叔笑着应了两声,看向顾茗的眼神却变得敬畏,也没有多做逗留,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顾茗不知道应寒为什么不直接说她是被大祭司救下来的,不过也帮她避免了麻烦,想来应寒也有自己的道理。
      “说起来,刚刚张叔说的练习是什么?”顾茗突然想到这件事。

      应寒闻言,耐心的回答了她:“大祭司学徒要做的一些练习,除开在爷爷那上课的时间,在家里我也会做练习,这里环境不错,便也时常到此地来。”

      “原来如此。”顾茗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她又向湖边走近,发现还有鱼在湖中游动,觉着有趣观察了好一阵子。如今她也没什么事可做,只能干这些无聊的活计。
      两人又在湖边转了转,眼看天色不早,于是踏上归程。

      小院升起炊烟,张大汉踏着饭点回到家中。他拿起刚摊好的麦饼,三两口吃下了一张。
      “你慢点吃,也不嫌烫。”他老婆嫌弃的提醒了两句。

      张大汉憨笑起来,又拿起一张麦饼,沾了洋葱酱慢慢吃:“婆娘,你今天有没有见寒姑娘?”
      刘大娘正吃着饼,听他问话,把饼咽下去回道:“见了,怎么?倒是寒丫头旁边那小子,以前没见过。”
      “我正要说这事,寒姑娘说那是大祭司的客人,我们村多久没有外面来的客人了,平日里连商队都见不到,都是卫队拿了东西再给我们卖的。可真是稀奇至极。”张大汉人虽憨厚,但委实不傻,他也觉着不对劲,和妻子商议起来。

      刘大娘也讶异起来:“外边来的?还是大祭司的客人?确实稀奇。寒丫头也不小了,你说,这不会是大祭司在外面给寒丫头相看的夫婿吧?”
      她想了想,得出这个结论。张大汉深以为然,不住的点头:“合理,说不准今天就是为了给他们培养感情呢。”
      村民间交流频繁,况且今天不只张大汉一家看到两人一起,很快顾茗是应寒未婚夫婿的消息就不胫而走,当然,两位主人公都还不知情呢。

      回到住所,大祭司已经准备好了饭食,依旧是粥,配上萝卜干小咸菜。顾茗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她不会做饭,平时也是吃外卖居多,还要让大祭司一个老人为她做饭,她现在身上也没有什么钱财,现下也不能报答大祭司。
      “爷爷,我就先回去了,伯母怕是已经准备好饭了。”应寒对大祭司道。
      大祭司点头,就让她回去了,又看向顾茗:“小友,来吃饭吧。”
      “谢谢大祭司。”顾茗如今也只能在口头上感谢大祭司了。

      不远处的村长家,应寒推门走进院子,村长一家已经开饭了。
      “寒儿,听说命定之人已被大祭司带回,你今日去可有看到?”应塘不苟言笑,语气威严的问道。
      应寒点点头:“见到了,是个女子。”
      应塘闻言一惊,表情极少见的变得生动,甚至上唇的长须都被他吹飞起来:“怎么会是个女子?预言可是出错了?”
      “预言从未有过差错,何况是在这种关乎全族存亡的大事上。”应寒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细细想来,预言中从未提及命定之人到底是男子还是女子,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是男子罢了。话又说来,男子女子又有什么干系,只要一切按预言发展便是。”
      此时应寒的大伯母正给她的堂妹夹菜,听了他们之间的对话,眼中蓄起泪来:“苦了你了,寒儿。”
      应寒沉默片刻,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我并不觉得受苦,只要家族能够存续,我便满足了。”
      坐在母亲边上,年仅六岁的应玖天真的抬起头问:“母亲,寒姐姐,你们在说什么?寒姐姐要受什么苦,我来帮姐姐好不好?”
      应寒走近摸了摸她的小脑袋:“没什么,小九好好吃饭,姐姐也要吃饭了。”
      “唔,好吧。”应玖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碗中母亲夹的一堆饭菜中。
      “大伯,不继续吃吗?”应寒看应塘久久不动筷,问道。
      他的神情又回复成了一贯的严肃:“嗯,我吃饱了。”
      族内有这么多人,最后却要牺牲一个女孩的幸福来保全,多么讽刺。预言,预言!若没有这预言,他们族也不会落到这般境地,这预言究竟又是福是祸呢,应塘看着自己的侄女,陷入深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