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此乃方县令所写土豆种植的心得,请陛下过目。”高成林从袖中拿出一张他整理好的折子。

      高成林膝行几步,将折子高高举过头顶。

      大殿内的人似乎被什么冻住了。

      “呈上来吧。”白明理的声音打破了这诡异的安静。

      大太监贾乡神情恍惚地接过高成林手中的折子,软手软脚,小小一份折子他竟是有些拿不住。

      “荒唐!”俞尚书厉声呵斥,“高大人既然知道吴华青是罪臣,高大人又是为何与其联系的?陛下,高大人手中并无实证,纯属无稽之谈!”

      俞尚书说着一双利眸扫向大太监贾乡,后者却恍然未觉几近踉跄地将折子传给陛下。

      贾乡年纪大了,但依然清清楚楚地记得,几十年前他们村害了旱灾,地都被晒裂了,别说粮食,便是杂草都长不出来。

      实在活不下去,他因长得还算讨喜,年纪又小被卖到了宫中,虽说他如今成了宫中有头有脸的人。

      但奴才就是奴才,若是世上真的有这般良种该多好。

      白明理接过折子,打开一看,折子的内容似乎是誊抄下来的,写了土豆的种植注意事项等等。

      甚至还有土豆每个生长时期的详图。

      方长鸣刻意忽略了,土豆开花的图。

      即便如此,这前后逻辑周密,哪怕没有实物,看过的人都会下意识地相信这世界上确实有这么一种植物。

      “好!朕梦中所见便是此物!”白明理装作惊喜地站起身,他快步走下龙座,将跪在大殿上的高成林扶起来。

      “爱卿快起来,来人传朕的旨意,召奇丰县县令方长鸣同吴华青入京觐见!!!”

      白明理立即快速说道。

      反应过来的唐丞相马上起身行礼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让姓吴的回来?怎么可能?!

      至于什么方长鸣,别说唐丞相,就连沈峥都想不起来他是谁了。

      一个小小的同进士,不值得他们记住。

      “不可?为何不可?”白明理眉头一挑,面露戏谑地说,“对了,朕真是高兴糊涂了,竟是忘了给众位爱卿传阅这份折子,你们都看看,真是天佑大齐,让朕得此良臣。”

      白明理将折子给贾乡。

      唐丞相手中拿到折子时还很懵,他至今也不相信世上有能亩产二百石的东西。

      折子被塞到他手中,大朝会上众位官员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他身上。

      似乎众人都在等他的判断。

      唐丞相便是想要再说什么,也只得先翻开折子看。

      他一目十行越看越心惊,若说看折子前,他对小皇帝口中的良种嗤之以鼻,如今竟是相信了三成。

      有那么一瞬间,唐丞相脑中忍不住想,难道小皇帝真是真龙天子?得天庇佑?

      他紧皱着眉头将手中的折子传给焦急等待的众位官员。

      大殿中时不时便要响起惊叹之声。

      “臣,恳请陛下立即召奇丰县县令方长鸣同吴华青入京觐见!!!”高成林见情势差不多了,迫不及待地再次跪下请求。

      若是平时,他定然不会这般焦躁,只不过事关师父能不能回京,高成林怎么能够稳得住?

      “不可!万万不可!”沈大将军急忙说道,“吴华青到底是罪臣,怎么能召入京中!更何况建州奇丰县县令是怎么同流放到琼州的罪臣来往的?其心可诛啊,望陛下明察,陛下!”

      “吴氏一族又不皆为罪籍,为何不能与同在岭南的方县令结交?再说了吴氏可是出了岭南这流放地了?怎么就其心可诛了?”

      “难道在沈大将军看来,找到陛下梦中所见的良种,此种利国利民的大功劳,不足以让其归京吗?!”高成林不卑不亢地回道。

      沈大将军竟是一时语塞,这良种如果是真的,此等大功,别说让吴华青入京就是名留青史也是应当!

      “陛下,此事兹事体大,怎可轻易处置,不如派一钦差到建州,若是此事为真,再宣召他们入宫也不迟。”

      唐丞相目光一转,小皇帝已经是铁了心要召吴华青回京。

      先派钦差前往,若是良种为真,这推广良种的功劳他是必定要从吴家手中分出来的。

      若是良种为假……

      当年他们顾忌着清流的脸面没有对吴华青斩草除根,如今吴华青冒认良种,蒙蔽陛下,罪该万死啊!

      俞尚书一听,哪里不知唐丞相心中在打什么算盘?

      他也立即起身行礼道:“既如此臣愿意亲自前往,解陛下之忧。”

      不论小皇帝是不是梦中得遇良种,是不是大齐太/祖保佑,这份功劳必定只能属于他们俞家!!!

      听到他如此说,沈大将军和唐丞相的面色皆是一变。

      两人都没想到俞尚书心如此狠,敢于舍下京城如此的多的事,前去岭南。

      不愧是俞尚书,心狠手辣不输以往。

      “从京城到建州,快马加鞭二十日,让方长鸣和吴华青护送良种入京不是更快些吗?他若是欺君便也能当即处置了。朕等得及钦差一来一回,天下人等不及。”白明理面无表情地说。

      果然啊,能走到这一步,这三人还真不是什么敬畏皇权和神权的人,第一时间想的都是怎么将利益最大化。

      高成林也立即说道:“正是如此,如今学子议论纷纷,陛下盛名蒙尘,尽快将良种带到京城才是正经!怎的?难道为了你们的心思,要让陛下的圣明继续蒙尘吗?!沈大将军,边疆数万子弟,良种早一日入京,粮草早一日充足,作为大将军你不会不知吧?难道沈大将军心中根本不在意兵士死活。”

      此时高成林已经完全没了平日沉默清正的模样。

      嘴里吐出的罪名一个比一个重,只恨不得将这些个道貌岸然的禽兽一个个都踩进泥里。

      沈大将军原本就是皇室家奴,是军功让他们走到今日,如今边境还算安稳,除了镇北王还常年驻扎在北疆,连他这个大将军都久居京城,本来就鞭长莫及,若是被扣上个轻视兵士的罪名,可不得了。

      “臣绝无此意!”沈大将军跳起压着怒气行礼说道。

      白明理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立即召奇丰县县令方长鸣同吴华青入京觐见,朕不想再重复一遍。”

      今日这件事必须定下来,不管唐丞相等人再怎么巧舌如簧,此事也不能拖下去。

      白明理可不想因为自己让方长鸣出意外。

      就在唐丞相还想说什么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镇北王世子季连惠突然起身说道:“臣附议。”

      看到他起身,连白明理都是一愣。

      这位镇北王世子,是季家四代单传的宝贝疙瘩,年纪只比小皇帝大上五岁,但性格沉稳,因父辈掌兵权,在京城中季连惠从来都是深居简出,平日在朝堂上也如同泥胎木偶,能不说话便不说话,只为自保。

      书中,镇北王在岭南王成为皇帝后,已经掌握兵权,常青如故。

      季连惠又重复了一遍,躬身行礼:“臣,附议!”他虽未上过战场,但也只边疆苦寒,镇北王府上的杂役都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兵,高成林方才的话,他不知有没有说动沈大将军,但却说到了他的心坎上,父亲在此应当也会做相同的选择。

      季连惠这一声似乎打开了什么开关。

      先是镇北王府旧人宁远将军叶勇起身笑着朗声道:“臣附议!!”

      随即皇室宗正沈至诚立马应和:“臣附议!”

      太常少卿闵思洁:“臣附议!”

      御史中丞杜凌:“臣附议!”

      大理寺少卿娄子昂:“臣附议!”

      中书舍人卢合钦:“臣附议!”

      ……

      白明理已经准备好了一肚子话,预备要打一场硬仗,如今却是不必了,看来这朝堂上还有不服唐丞相等人把持朝政,党争都牵扯上粮种的人,此起彼伏的附议声,竟有十多人,此时出头便是正面跟唐丞相等人撕破脸,良种尚未有实物,前途未卜,他们竟在斟酌过后还是站了出来。

      虽然一切都有他的安排,此时此刻白明理心中竟也有些奇异的波动。

      白明理对着神情恍惚的贾乡说道,“贾公公,笔墨,朕要亲自拟旨。”

      便是唐丞相、沈大将军和俞尚书三人此时才发现,朝中竟然还有如此多的高官不受他们钳制。

      大势已定。

      三人脸上竟露出相似的颓唐。

      圣旨快马加鞭送向建州和琼州。

      “李县丞,奇丰县往后要依靠你了。”接到圣旨,方长鸣叫来自己的心腹和僚属叮嘱道。

      李县丞应道:“是,县令万事小心。”

      方长鸣点点头,他早先已经将母亲小妹托付给了赵朗月,让她们暂且躲一躲。

      接到圣旨,他立即带上随从和一箱子土豆,轻装简从,快马加鞭出发。

      方长鸣手中虽有圣旨,但不代表在路上就是安全的。

      若是他在路上死了,便是世人皆知其中有蹊跷,只要良种还在,最后也会不了了之。

      只怕他和吴太傅要是死了,还给了某些人排除异己的借口。

      方长鸣眼眸微暗,自己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 1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