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接到数学学院邀请 ...
-
自从晞阳越级与刘浩铭同班上数学课,刘浩铭就经常和晞阳一起讨论数学题,经常在提交数学作业前对答案。提高了平时成绩,使到期末数学成绩保持A级,和晞阳并肩,成为数学优秀学生,受到学校嘉奖。
本来,刘浩铭数学思维能力就挺好,就是不重视日常作业,做完不检查,或是忘记交作业,对分数不着紧,期末得B也无所谓。是晞阳看重分数,而刘浩铭重视晞阳,他希望成为晞阳眼中的好学生形象,毕竟分数就是一种实力体现。
国内国外的中学,都重视数学人才培养,数学成绩好的学生,都被认为是聪明的人才,在升大学时可以选择更多的专业。甚至有的学生仅凭数学成绩就能越级或提前被大学录取。
每年的5月起,澳大利亚当地大学开始进行招生宣传工作,高中12年级的学生,将陆续收到各类大学开放日的通知,欢迎同学们在开放日当天参观大学,咨询报读该大学事宜。
此时,12年级的学生课程减少了,学分也差不多够了,有的同学只剩下要高考那几门课,有的同学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复习,因此,也正是18岁高中生趁机结伴旅行的时机。
刘浩铭约了同学,在周末飞来飞去,借走访“八大”名校之晃,更多的是对成年有独自决策权利的一种宣示。晞阳是刚上11年级,课程较多作业量大,加上未满18岁,还接受寄宿伯伯安杰森监护,就继续专心上课,课间听刘浩铭吹嘘大学见闻。
那天,数学课下课前,数学老师点名缇娜、丹左等4位同学课后留步说事。原来是当地那所“八大”之一大学的数学学院发来邀请函,邀请数学成绩优秀的12年级学生,放学后到数学学院参观。
太意外了,数学学院竟然这么用心,了解到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前半年多,诚挚邀请同学去了解数学学院。这和手机短信收到的开放日通知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指定人选的邀请。
虽然晞阳从未想到过将来读数学专业,但她还是很想去看看大学,看看大学为什么能给她这样11年级学生发邀请,具体有什么表示?刘浩铭也是,并不打算读数学的,但被邀请了,也算是一种荣耀。
周三下午早放学,晞阳和刘浩铭穿着校服,坐公车进城,走入数学楼大厅,看到二十多位穿校服的学生,看校服知道是来自不同学校的,是和晞阳他们一样,是接到邀请来的。
这时,来了一位中等身材的五十多岁的西人男老师,他说他叫迈克,是数学学院院长,欢迎同学们到来。迈克热情地带领同学们参观数学楼,每个专业的教学占据一层,每楼层都有大课室、小课室、自习室和研究室等,在走道的墙壁上,贴着学生研究论文的简约版。
参观后,迈克和同学们进入一个大课室,同学们坐下,迈克用PPT介绍数学学院的专业构成、教学团队和教学条件。晞阳了解到,数学学院目前开设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数据计算及应用4个专业。
原来大学数学专业有纯数理,也有应用,学制三年,接着读一年课程研究生,将来可以在金融界、IT界、科研界、教育界等行业就业。
迈克说:“你们都是高中数学的优秀学生,进入数学学院学习,学习数理和数学拓展知识,对你们来说是在发挥数学特长,学习过程轻松、有趣。大学毕业后读一年研究生课程,成为以数学为工具探讨和解决非数学问题的人才,这是现代社会各领域都欢迎的人才,就业前景很好。”
迈克还说:“数学学院非常希望你们报读,如果你们当中的同学拟报读,从现在开始,提交申请,马上收到录用信(Offer),并提供奖学金。”
哇!这也太吸引人啊,提前半年多拿到录取通知书,还有奖学金呢,这“八大”名校为了争夺数学人才也是想尽办法。当场就有同学心动了,不用背负高考压力,还有奖学金,诱惑太大了。
晞阳忍不住举手问:“请问院长先生,我作为一名11年级的留学生,和12年级同学一起学数学,现在也享有和他们同等待遇吗?”
迈克笑着回答:“当然,你的数学能力和他们一样好,你当然可以和他们一起报读数学专业,同样也获得奖学金。”
天啊!太重视数学生源了,在国外数学成绩好,读大学真太有优势了。出国前,晞阳在国内就读的重点中学成绩排行,顶多是中等偏上而已。
离开数学楼,走出大学校门。晞阳兴奋地抓住刘浩铭的手,嘴里不停地感叹:“太出乎意外了,真是难以置信,我来这里才1年,就被告知可以拿到大学Offer和奖学金,还是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呀,这要是在国内想都不敢想的事啊!丹左,你不意外吗?”
“意外,但不惊讶,” 刘浩铭神情平和地说:“本地学生都不喜欢学数学的,枯燥无聊,不愿报读数学。但数学又是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大学才会给数学学院自主招生的权力和加大奖学金配额。缇娜,你不会是要读数学吧,如果你读数学,就和我一起毕业了。”
晞阳想了想,看着刘浩铭说:“我觉得,我数学成绩好,不能代表我运算能力强,而是国内中小学教育很重视数学的结果。你看,我小学四年级起课外加餐奥数,初中起至出国前,每周六上午是数学私教课,花了更多的时间和做过了更多中小学数学课本的题型,才取得数学好成绩。”
刘浩铭诧异地看着晞阳,真没想到之前在国内,晞阳在数学上花了这么多时间做题,也没有对数学有信心,感兴趣。或许,就是独生子女的常态吧,从小到大,将周末排满补习或私教,父母才放心和安心。
晞阳接着说:“说真的,我自己都不知道将来想读哪个专业,但没打算学的是知道了,比如,音乐和数学。奇怪吧,现在来看,音乐和数学都是我拿手的科目,可是,潜意识里,我并不想将它们当成将来读大学专业。音乐和数学,都是我比其他人多花时间学的。”
刘浩铭说:“有人说,长期做的会成为专业。你四岁学钢琴,到现在仍当主课学习。你4年级开始学奥数,至今数学越级了,你还犹豫不想读数学专业,你真是把数学当工具了,当成获得高考高分数的工具。呵呵。”
“哎呀,我不清楚,如果父母赞成我读数学专业,我相信也能毕业的。但一想到,做了这么多年数学题,将来还要继续做数学题,要一辈子解数学题,这么单调无趣,心里就不愿意啊。你呢?你想读数学吗?” 晞阳想听刘浩铭的看法。
“我大学读啥专业都无所谓,都随我的喜欢,反正将来是要回家族企业做事的,这就是独生子女的命吧。如果你决定要申请这个数学专业的Offer,我就和你一起申请。”刘浩铭态度认真,语气坚定,眼神含着期望,说出真实的内心所想,这是变相的表白啊!
晞阳被惊讶到了,大眼睛盯着刘浩铭,看他认真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的,刘浩铭是真的很喜欢她的。能将大学和专业选择都要和她一起,这种厚爱是压力山大呀,她能承受得起吗?
虽然她也对刘浩铭充满好感,喜欢和他一起上课、自习和玩耍,有他在,她时时刻刻都感受到被重视、被呵护的感觉。可是她无法为了他而选择读数学专业,她需要向爸妈汇报数学学院的邀请,听从爸妈给的建议。而在她的汇报中,当然不会提及刘浩铭的。
晞阳留学以来,一直以高分成绩作为目标,她对高考科目的选择心中有数,但在高考科目范畴选择要读的大学专业,却没有想法。既然自己没有想法,那么听父母的总没错的,或许,在她这样的年龄,确实需要父母为她规划未来,正如决定出国留学那样。
……
晚上,晞阳和爸妈微信聊天,将数学学院邀请她读数学专业的事件告诉爸妈。爸妈为晞阳在国外中学取得的好成绩感到欣慰。出国留学的努力没白费,多年的数学辅导没浪费啊!
但是,爸妈认为:高中阶段的其他课程,对个人知识面拓展和个人成长都是必要的,不希望晞阳凭借数学越级,仅凭数学成绩,以及为了奖学金而提前进入大学数学专业。
除非她现在能确信自己是真心热爱数学,否则,希望她按部就班地,完成高中学习,参加高考,然后选择适合的、喜欢的专业。如果高考后,晞阳还想读数学专业,相信也同样有奖学金的。
而且,爸妈认为晞阳是属于智力中等偏上的,学习自律但不是刻苦钻研的学生。因此,爸妈不想晞阳的学习压力太大,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就好了。爸妈就一个女儿,是心肝宝贝呀,虽然不能宠着惯着,但也不愿她累着压抑着,是普通人就按普通的方式成长吧。
爸妈虽说最后让晞阳自己做决定,但晞阳已经读懂了爸妈的意思了,拔苗助长有风险。不要着急早一年上大学,和大多数同学那样,适龄成长,保持A级成绩,享受成长过程的愉悦。
晞阳静下心来,远眺窗外星星闪烁的夜空,回顾11年级上半年的学习情况。
她原以为自己数学好,就顺理成章地选了会计课,虽然最后会计课成绩是A,但学习会计课的过程是烦闷和辛苦应对的。那些看似简单运算,繁琐、重复且要求精细分项,使她对与数字相关的工作产生了不悦之意。
相比之下,物理课就轻松、有趣多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等等,都是那么地吸引她,学过了便刻印脑里。
而且,物理课的教学实验,是由学生动手,用“乐高”配件来设计和组装,以论证力学、功与能的转化等物理学知识点。满满的设计感和直观感,触动晞阳思维活跃,发挥自如,每次作业得A成绩,都是开心的、轻而易举的事。
11年级的音乐课,以学习表演技能为主,学生细分为个别指导或小班授课方式。学校有资质的钢琴老师要生孩子辞职了,晞阳等几位学钢琴的学生就要到校外的,与学校有合作的钢琴工作室继续上钢琴课。
校外一对一钢琴教学的学费由学校支付,但前提是要通过校外钢琴老师的考核,认为孺子可教,愿意收入麾下的,才能继续选修钢琴。这么好的待遇,享受西人钢琴老师一对一教学体验,晞阳不舍得放弃。除了数学,高中时期有趣的学习历练还多着呢。
如果让晞阳来选择,她更愿意大学继续学物理相关专业。既然数学成绩好,高考就选考两门数学,加上物理、留学生英语和音乐,将拿手的科目和喜欢的科目结合,正常时间毕业,不要缺失高中应有的基础教育和留学生活历练。
想清楚了,晞阳的心就安定了,成长不需要心急,不需要加速,每个年龄都有必学的文化知识,必做的事和必要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