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01
2017年初夏,傅绥之刚满17岁,因父亲工作变动,一家三口举家搬迁到枫城,一个传说中适合养老的城市。傅绥之的父母顺便提前进入了养老生活。
傅绥之没来过枫城,他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是热烈又奔放,傅绥之极其喜欢,来这里的第一天傅绥之就确定自己一定会在枫城定居。
傅绥之有个不曾跟人启齿过的想法,他原本打算高考结束后去巡游,找一个专门为他订制的城市,等毕业了就在那里定居。或许周边的人会觉得,这种想法对于他的年纪和身份而言为时过早,但是他自己知道这一点儿也不早。他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早越好。
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市,傅绥之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人生实践。
但是他没有想到他能提前完成这个实践。
过去顺遂的经历让傅绥之确定了自己是个直觉型的人,如果最初没有那一眼的直觉,那大概率以后也不可能会有感觉。
他非常确定枫城就是专属于他的城市。枫城旺盛的生命力对他有极致的吸引力。但有一点很矛盾,枫城是个养老城市,但是却极其有烟火气。这也是他一直敬畏人的原因,人真的很伟大,他确信自己这一生都会安静热切地渴望人类的一切果实。
02
因为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加上枫城给的意外惊喜,连转学后融入新班级的艰难任务也没能让他产生波澜,其实在他这里根本就没有融入这个环节,别人以为在他预备的时候他已经融入了,只是方式有些另类,他会不动声色地融入。
是的,傅绥之喜静,有时候甚至能被自己地说话声音吓到。
傅绥之妈妈萧女士说他这是内向,而父亲傅教授说他是文青,书看多了的副作用。
傅绥之从不去界定这些,他不想被现有的概念和标签描述。而且他大部分时候能明确感知到自己既不是文青也不是性格内向。他就是觉得他的话没有哪一句是有意义的。等感知到话语的意义时他肯定会更加热烈,他肯定。
但是他也不着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会用一生去描述。
在一个经典爱情电影里傅绥之看到这样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假如真的有神性,那就存在于你我之间的理解当中。
但是此刻他确定了他和新同学兼据说是邻居的蒋微同学之间真的没有神性,有的估计大概是兽性。
傅绥之和蒋微同行的十几分钟里已经掏了9次耳朵,拧起眉扭头看了一眼比自己矮半个头的蒋微,蒋微还在哒哒哒地说个不停,从流量明星讲到了他家邻居的星罗猫。
他们之间存在的兽性或许该叫对牛弹琴。
有时候生命中极其微小的事情也会提醒一些人生悲剧: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是能真正交流的人其实微乎其微,有时候这辈子都碰不到。
但是如果这一生连一个畅心交流的人也没有,那人这辈子要如何见到天堂,毕竟活着就是为了讲述。
没有谁规定必须要下一生才能到天堂,傅绥之想活着抵达天堂,和那个还没有遇到的人一起。
傅绥之一直在等待,他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样的人,但是他知道一旦那个人出现他能一眼就认出来。
毕竟他的直觉很强。